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

网上有关“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油瓶认为忽必烈攻打日本是由下面几大因素综合决定的

(1)日本人认同正统中原文化

自唐朝以来,日本特别仰慕中原的文化,日本的掌权者会定期潜使朝拜中原的君主 ,甚至包括辽国、金国和南宋,但是对于这个新兴了草原来的王朝,以武力征服中原的忽必烈 ,连日本人都认为他们为蛮夷文化 。

图为唐朝时日本留学生渡海来华情景

(2)当时的日本自恃拥有武士阶层和与中国相隔的大海有恃无恐

当时的日本皇室大权旁落,权利掌握在镰仓幕府手里,幕府首领北条时宗并不打算顺从蒙古 ,自恃拥有骁勇善战的武士阶级,凭借偏居大洋,易守难攻的日本列岛 ,拒绝了忽必烈的朝贡要求 。

(3)日本是除南宋之外仅存的未对忽必烈臣服之地

蒙古自成吉思汗开始,便以对外征战劫掠为目标,往北征服了阿里不哥 ,往西是蒙古其他汗王的地盘 ,往东协助高丽国平定了叛乱,往南刚刚在襄阳大败南宋,而日本一直与南宋开展贸易活动 ,击败或者日本臣服,是摆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忽必烈的下个选项。

(4)日本人两次漠视 、无视 、拒绝的态度

第一次忽必烈派遣了使团前往日本,并带来了忽必烈的信函 ,忽必烈在信函中提到日本天皇只是个小国国君,幕府政权干脆也直接把蒙古使者遣送回国,连只言片语也不回复。忽必烈被日本人的傲慢搞得心烦意乱 ,如此弹丸之地竟然公然蔑视他和他的大元王朝 。在决定动武之前,他选派了特使赵良毕再次前往日本,结果连觐见日本天皇的请求都被粗鲁拒绝 ,还把他们驱逐出境。赵良毕回到中国后,向忽必烈汇报了日本的国情,以及自己所收的耻辱 ,打狗还看主人呢 ,这次彻底激怒了忽必烈。

(5)第一次对日作战部队全为高丽降兵

忽必烈是在处理完高丽国叛乱之后,才发动的第一次攻日作战,第一次对日作战的部队都有哪些呢?女真军、高丽的屯田军、水军共计1万5千人 ,这么一只代表蒙古的军队,却全无一个蒙古人,全是降兵 ,战斗力可想而知,这只军队在日本的博多湾登录,日本甚至都没有动用幕府的军力就将他们杀得丢盔卸甲 ,然后又遇到了台风,全军覆没 。

可见忽必烈利用这些叛军对日作战有两个目的,一来是为了教训日本征服日本 ,二来可以消耗了大量的叛军。

(6)第二次对日作战部队主力为投降的南宋军队

1788年,崖山一战,南宋彻底灭亡 ,一大批投降的南宋军队成为了元朝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仅过了2年 ,1281年,忽必烈发动了第二次的对日作战 。这一次元兵分两路,一路是忻都 、洪茶丘的军队四万人 ,其中高丽士兵2.7w,蒙古仅1w,第二路则以南宋降军为主的江南军 ,有10w人,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偌大一直舰队又碰到了台风 ,剩余部队都被日本杀死。

可笑的是,江南军出征时,携带最多的是农具 ,这就是说哪怕他们打赢了日本,忽必烈也没想让这10w人回来,全部仍在日本种地。

综上所述 ,日本的蔑视态度、自己的征服欲、消耗数量庞大的叛军 ,这三大因素才是忽必烈攻打日本的根本原因

元日战争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元朝攻打日本失败原因揭秘

日本不肯臣服于元帝国

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许多史籍都有记载,记载中都有偏颇 ,相互矛盾也有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证,又有考古发现作旁证 ,互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真相 。

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多利害关系,他们的记录更可信些。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 ,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绝了的要求 。

元帝国兵力不足

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 ,于是武装攻日遂不可避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南宋尚未灭亡 ,忽必烈仅控制了北方 ,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并不多,汉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元帝国财政不足

忽必烈执意要控制日本 ,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汗虽富甲四海,可因为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 ,再加上蒙古人拙于理财,财政时常捉襟见肘 。忽必烈之前的两位大可汗都以挥霍无度着称,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以贵金属支付 ,对部分拖欠的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激战四年,这场蒙古内战无利可言,使蒙古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日本在数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地和出口国 ,这个富裕的岛国在蒙古贵族眼里无疑是块肥肉 。

元帝国第一次袭击日本

公元1274年,进攻日本的远征军由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 ,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 ,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元军航行至博多湾,首先攻占并蹂躏了对马岛和壹歧岛 ,然后分三处在九州登陆攻入内陆 。三路入侵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 ,主力部队的登陆地点大约在长崎附近。

日本的反击

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 ”,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 ,日本人战术较为落后,在开始的战斗中蒙受巨大伤亡,但他们仍然成功地阻止了元军的推进 。在相持了几天后 ,日本人渐渐适应了蒙古人的战术,于是开始反击。

元军弹尽粮绝

主要由武士组成的日本重骑兵队尤为英勇,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敌人与敌军贴身近战 ,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 ,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 。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进展无望,他们的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给养都即将用尽 ,元军无力继续守住阵地,他们只得上船撤退 。在返回朝鲜的路上,元军的舰队遭风暴袭击 ,遭受了一些损失,不过大部分船只安全回国。

文永之役的来历

此次战役日本史称“文永之役 ”,蒙古人在东亚第一次遇到了装备训练和勇气都不逊于自己的对手。高丽人在战斗中主要负责近战 ,他们因遭受日本人的正面冲击而损失惨重 。故而高丽人对日本军人的战斗力,尤其是日本人的战刀印象深刻,据说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日本刀一碰即断。

1259年 ,征服了高丽的忽必烈在1268年命令高丽派出使者携国书赴日本,在书中表达了要元朝要与日本“通好”,并且还用战争来威胁。但是日本朝廷祈求神佑 ,并且以“书辞无理”为理由 ,拒绝接受 。幕府执权北条时宗令大宰府备战,同时还加强了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备。之后忽必烈又两派使者,但都遭到了日本朝廷的拒见。因此在1274年忽必烈发动了征日战争 。

在第一次失败后 ,忽必烈又两派前去,但都被日本朝廷将使者斩首,忽必烈十分恼火 ,于是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的侵入。就这样,有了元日战争的两次侵入,这两次侵入都以北九州为主。在这场战争中 ,为了对付元军入侵而进行的全国范围的改编,最终使得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处于重压之下,并且整个国家的资源使用已经到了极限 。由于战后受货币经济的影响 ,幕府无法赏赐抗元士兵,加剧了国内矛盾。

关于“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绮丝]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10-26437.html

(7)
绮丝的头像绮丝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绮丝的头像
    绮丝 2025年10月04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绮丝”

  • 绮丝
    绮丝 2025年10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小油瓶...

  • 绮丝
    用户100405 2025年10月04日

    文章不错《忽必烈为什么攻打日本?》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