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律的诗歌

网上有关“关于七律的诗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七律的诗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早雁》

唐代: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译文: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 ,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

2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3、《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 ,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

4、《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译文:连日雨后 ,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

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 ,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5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 ,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

江村的注释译文

作品简介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由杜甫创作 ,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至德二载(757),作者自金光门出,由小路投奔凤翔肃宗 ,任左拾遗 ,十月随肃宗返长安。次年──乾元元年(758),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又出金光门 ,感慨万端 。然而作者在诗中写道“移官岂至尊? ”不敢归怨于君,而以“无才日衰老”自责。不忍去君,留恋故职 ,见得分明。 诗人因上书为宰相房琯的战败辩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又从金光门被流放离京了 。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 。后四句虽然写得很含蓄,实际是在埋怨肃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作者:杜甫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 。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

注解

此道:指金光门。道:道路。

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翔时 ,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 。归顺:指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

胡:这里指安禄山军队。

破胆:丧胆 。

未招魂:丧落而未招回的魂魄。

近得:侍奉皇帝的官 ,指作者作左拾遗。

移官:调动官职,指由左拾遗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 。

岂至尊:岂是皇上之意 。

无才:没有才能。

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 ,距京城长安不远。

移官句:这里固指贺兰进明之进谗,其实也多少含有对肃宗的牢骚 。岂至尊:岂出皇帝之意。

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

韵译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 ,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

直到如今想起来 ,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我拜近得左拾遗 ,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算了吧 ,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 ,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翻译

当初从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归往行在的时候,走的就是这个门 。当时西郊驻扎的敌人很多 ,往来调动甚频。真是危险极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胆战心惊那时更是吓破了胆,至今彷佛还有未招回的魂。自从担任左拾遗这近侍之官 ,随着鸾与回到京邑 。如今被放为外任之官,又哪里是圣上的本心!是因为我自己不争气,没有才干 ,而日渐衰老。但我依旧不愿离去,驻马回望帝都的万户千门。

评析

安史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 ,押往长安 。几个月后,他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逃往凤翔见唐肃宗 ,被任命为左拾遗 。在长安收复后 ,他随皇帝回京。后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管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 ,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诗。

首联扣题 ,从“悲往事 ”写起,述说往日虎口逃归时的.险象 。“胡正繁”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当时安史叛军势大,朝廷岌岌可危;二是说西门外敌人多而往来频繁 ,逃出真是太难,更能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无限忠诚。

颔联“至今”暗转,进一步抒写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 ,伸足前意而又暗转下文,追昔而伤今,情致婉曲。章法上有金针暗度之效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之一评云:“题曰‘有悲往事’ ,而诗之下截并悲今事矣 。妙在三、四句说往事,却以‘至今’而言,下便可直接移掾矣。 ”指的正是这一点。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

颈联转写今悲 ,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 ,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故成为杜甫忠君的美谈。元人赵汸《杜律赵注》卷上评云:“子美乃心王室 ,出于天性。故身陷贼中而奋不顾死,间道归朝 。及为侍从,虽遭谗被黜 ,而终不能忘君。 ”但若仔细体会,杜甫在这两句中还是含有怨艾之情的,只不过是说得婉曲罢了。

尾联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 。感情复杂而深婉 ,真是“一句一转 ,风神欲绝 。实公生平出处之大节。自觉孤臣去国,徘徊四颅,凄怆动人”(吴瞻泰《杜诗提要》卷七)。对全诗之评价 ,清人黄生较为公允中肯:“前半具文见意 。拔贼自归,孤忠可录;坐党横斥,臣不负君 ,君自负臣矣。后半移官京邑,但咎己之无才;远去至尊,不胜情之瞻恋。立言忠厚 ,可观可感”(《杜诗说》卷十二)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别名: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汉族 ,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 ,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 ,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 ,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 ,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 ,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称他的诗为“史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 ”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

杜甫的诗词以古体 、律诗见长,风格多样 ,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 ”和“三别” ,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 ”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 ,把杜甫所作之诗,与屈原的《离骚》、庄周的《庄子》 、司马迁的 《史记》、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 ” 。在当代 ,杜甫对国家的忠心和对人民的关切被重新诠释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含义,而他本人因为使用“人民的语言”而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赞赏。

杜甫不只在中国流名,还扬名海外。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 ,叫《杜诗谚解》 。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 。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杜甫也是美国作家雷克斯罗斯(Kenneth Rexroth)最喜欢的作家。

中英对照翻译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 ,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

杜甫

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繁。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得归京邑 , 移官岂至尊 。

无才日衰老, 驻马望千门。

TAKING LEAVE OF FRIENDS ON MY WAY TO HUAZHOU

Du Fu

In the second year of Zhide, I escaped from the capital through the Gate of Golden Light and went to Fengxiang. In the first year of Qianyuan, I was appointed as official to Huazhou from my former post of Censor. Friends and relatives gathered and saw me leave by the same gate. And I wrote this poem.

This is the road by which I fled,

When the rebels had reached the west end of the city;

And terror, ever since, has clutched at my vitals

Lest some of my soul should never return.

...The court has come back now, filling the capital;

But the Emperor sends me away again.

Useless and old, I rein in my horse

For one last look at the thousand gates.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 ,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 ,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 ,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 、来去无声 ,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 ”即成都的浣花溪 ,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 。因此给它一个美称 。“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 ,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 ,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 ,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 ,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 ,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 。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 ,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 ,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 ,原来是一个棋局 。“叮叮 ”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 ,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 ,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 ,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 、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 ,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 。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 ,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 。被后人尊为“诗圣 ”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 ,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 。诗人说得这样闲淡 ,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 ,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 ”,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 ”,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 ,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 。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在艺术上 ,此诗有三个特色:

复字不犯复:这首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 、“村 ”字皆出现两次。按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 ,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 。这首诗用一对复字 ,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像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 ,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 ,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 。

全诗前后啮合 ,照应紧凑:“梁上燕”属“村 ”,“水中鸥”属“江”:“棋局 ”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 ”。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 ”字 ,当句自对;“去 ”、“来”与“亲” 、“近 ”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 。颈联的“画”字 、“敲”字,字皆现成 。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 ,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 ,不隔贤愚的意境。

结句忽转凄婉: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甘苦 ,说是“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至后》)。此诗本是写闲适心境,但他写着写着 ,最后结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欢之情,使人有怅怅之感 。杜甫很多登临即兴感怀的诗篇 ,几乎都是如此。前人谓杜诗“沉郁”,其契机恐怕就在此处。 《杜工部草堂诗话》:《萤雪丛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以“老”对“稚 ” ,以其妻对其子,如此之亲切,又是闺门之事 ,宜与智者道 。

《木天禁语》:七言律诗篇法:二字贯穿,三字栋梁在内:《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

《诗薮》:(杜七言律)太易者,“清江一曲抱村流”之类;……杜则可 ,学杜则不可。

《杜诗说》:杜律不难于老健 ,而难于轻松 。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诗源辨体》:(杜甫)七言律,如“清江一曲 ”、“一片花飞”、“朝回日日”等篇,亦宛似宋人口语。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全首高旷 ,真野人之能言者,三联语意近放 。周敬曰:最爱其不琢不磨,自由自在 ,随景布词,遂成《江村》一幅妙画。单复曰:此可见公胸次洒落,殆外声利 ,不以事物经心者。周珽曰:物得遂其幽闲之性,人得尽其伦理之和,非无萦襟怀 ,不能享此清福 。陆时雍曰:自生幽兴 。钱光绣曰:眼前口边,妙,妙。

《杜诗解》:瞿斋云:先生以夔 、龙 ,伊、吕自待者 ,起手便着“事事幽 ”三字,真乃声声泪、点点血矣。何必读终篇而见其不堪耶!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工部颓唐之作,已逗放翁一派 。以为老境 ,则失之。许印芳;通体凡近,五 、六尤琐屑近俗,杜诗之极劣者。无名氏(乙):次联 ,近情乃尔,冯舒:不必粘题,无句脱题;不必紧结 ,却自收得住,说得煞;不必求好,却无句不好 。圣人!神人!何处分情景?

《杜诗详注》:王介甫《悼觐江隐士王致》诗云:“老妻稻下收遗棅 ,稚子拾堕樵松间。 ”二语本此。杜能说出旅居闲适之情,王能说出高人隐逸之致,句同意异 ,各见工妙 。又引申涵光曰:此诗起二语 ,尚是少陵本色,其馀便是《千家诗》声口。选《千家诗》者,于茫茫《杜集》中 ,特简此首出来,亦是奇事。又引黄生曰: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 。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随园诗话》:论诗区别唐、宋 ,判分中、晚,余雅不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琐碎极矣 ,得不谓之宋诗乎?

《读杜心解》:萧闲即事之笔 。

《杜诗镜铨》:诗亦潇洒清真,遂开宋派。

《唐七律选》:此总承“事事幽”也。宋人第以五 、六击节,而不知前四之妙 ,便失自然一地步矣 。(“稚子敲针 ”句下)。)

《小清华园诗谈》:昔人谓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余以为杜诗亦然 。故有时似浅而实不浅,似淡而实不淡 ,似粗而实不粗 ,似易时实不易。此境最难,然其秘只在“深入浅出”四字耳。如“舍南舍北皆春水……隔篱呼取尽馀杯 。”浅矣而不可谓之浅。“清江一曲抱村流……微躯此外复何求。 ”淡矣而不可谓之淡 。

关于“关于七律的诗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ylzx/202507-1534.html

(14)
kino520的头像kino520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kino520的头像
    kino520 2025年07月24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 kino520
    kino520 2025年07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七律的诗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七律的诗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早雁》唐代:杜牧...

  • kino520
    用户072407 2025年07月24日

    文章不错《关于七律的诗歌》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