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瞀的解释

网上有关“狂瞀的解释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狂瞀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狂瞀的解释

精神 错乱;昏乱 。《新唐书·刑法志》:“ 河内 人 李好德 坐妖言下狱 ,大理丞 张蕴古 以为 好德 病狂瞀 ,法不当坐。”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惑疑桂宫近,斯语岂狂瞀。” 清 陈梦雷 《抒哀赋》:“童昏侈而踵步兮,驱狂瞀而荡魄 。 ”

词语分解

狂的解释 狂 á 本称狗发疯 ,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 。 疯狂 。癫狂。发狂 。狂人。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 态度 :轻狂。狂妄( 极端 自高 自大 ) 。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 。狂躁。狂恣。狂草( 草书 的一种,风 瞀的解释 瞀 à 目眩 ,眼花:瞀病(头目晕眩的病症) 。瞀瞀(垂目下视的样子; 形容 眼睛 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瞀瘛(中医指看不清,手脚拘挛的症状)。雀(僶 )瞀(古时称夜盲症) 。 心绪 紊乱 。瞀乱。 愚昧:“ 世俗 之

?宋徽宗简介 历史上宋徽宗是风流才子或昏君皇帝?

郑玄传

题解

郑玄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着名经学大师。本传详细记述了郑玄潜心经学 、淡泊名利、气节凛然的一生 ,显示他清醒的人生定位与恒久的价值追求 。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 ,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郑玄是东汉以来承先启后的经学家 ,卓越的古籍整理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

原文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 ,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 ,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1] ,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筭术》 。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 ,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 。融素骄贵 ,玄在门下 ,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闻玄善筭,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 ,问毕辞归 。融喟然[2]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 ”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 ,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

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3] ,遂隐修经业[4],杜门[5]不出 。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 ,针《膏肓》 ,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 ,中兴之后,范升、陈元 、李育 、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绬及玄答何休 ,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

注释

[1]受业:跟从老师学习。

[2]喟然:叹气的样子。

[3]禁锢(gù):关押和监禁 。东汉时,指朝廷规定不得在 *** 部门任职。

[4]经业:儒家经书之业。

[5]杜门:闭门 。

译文

郑玄 ,字康成,他是北海郡高密县人。八世祖为郑崇,在汉哀帝的时候任尚书仆射。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 ,离任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为吏 ,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 ,也不能阻止他 。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第五元先为师,开始通晓《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筭术》 。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感到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 ,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

马融的门徒有四百多人 ,登堂入室的有五十多位 。马融素来对人怠慢而声望显赫,郑玄待在他的门庭之下,三年都不能见到他一面 ,马融指派他身边学业优秀的弟子给郑玄传授学问。郑玄日夜推求学理诵读经籍,不曾有丝毫松懈倦怠。有一次,正好马融召集门徒考查论证图谶和纬书 ,听说郑玄善于算学,便将郑玄召到楼上去见他,郑玄便趁机向他问询自己不能理解的疑难义理 ,问完之后就向他告辞回家去了 。马融感慨地对门人说:“这位郑生现在离开了 ,我的教义就向东方传播了。”郑玄一个人去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 ,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 。

等到发生党争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一起被规定不能做官,于是就隐居起来 ,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当时任城何休正热衷于公羊经学,于是着述《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出了辩驳。何休看到之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 ,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 ”起初的时候,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 ,范升、陈元、李育 、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绬,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 ,释义与考据都通达精深 ,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 。

原文

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 ,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6] ,礼待甚优 。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一宿逃去。时年六十,弟子河内赵商等自远方至者数千。后将军袁隗表[7]为侍中 ,以父丧不行 。

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昔齐置‘士乡’ ,越有‘君子军’,皆异贤之意也。郑君好学,实怀明德 。昔太史公、廷尉吴公 、谒者仆射邓公 ,皆汉之名臣。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 ,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然则公者仁德之正号 ,不必[8]三事大夫也 。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昔东海于公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闾,矧[9]乃郑公之德 ,而无驷牡[10]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号为‘通德门’。”

董卓迁都长安 ,公卿举玄为赵相,道断不至 。会黄巾寇青州,乃避地徐州 ,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 ,见玄皆拜 ,相约不敢入县境。

注释

[6]设几杖:配备坐几和拐杖,表示尊重 。

[7]表:上表推荐 。

[8]不必:不一定必须是。

[9]矧(shěn):也,也是。

[10]驷牡:指驾一车的四匹公马 。牡:公马。

译文

灵帝末年 ,限制列名党籍人士做官的禁令解除后,大将军何进听说了郑玄的贤名便派人前去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 ,于是就去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了朝廷 。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以礼相待 ,待遇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裹整幅头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 。此时郑玄已经六十岁,他的弟子河内郡赵商等从远道而来的有数千之多。后来将军袁隗上表推荐他担任侍中 ,郑玄也借父亲去世而不赴任。

北海国国相孔融深深敬佩郑玄,急匆匆地拖着鞋子上门拜访郑玄,并且告诉高密县要为郑玄特设一乡 ,说:“从前齐国设置了‘士乡’ ,越国建立了‘君子军’,都是敬重贤人的意思 。郑君喜爱学问,实际上是心怀完美的德行。往昔的时候太史公、廷尉吴公 、谒者仆射邓公 ,都是汉朝的名臣。此外,南山四位须眉皓齿的长者如有园公、夏黄公等,都隐藏光彩 ,隐居避世,世人赞赏他们高尚的节操,都全部称他们为‘公’ 。由此可见 ,所谓‘公’就是具有仁德之人的尊号,不一定是‘三事大夫’这类在朝中处于显位而有德之人 。现如今郑君所在的乡应该称为‘郑公乡’。以前的时候,东海国于公只是凭判决狱讼知名就有人告诫乡里人去增扩他的门庭 ,何况郑公具有这样完美的品德,能没有一车四马通行的道路吗?可扩大他家门前的道路,让路面容纳高大的马车通过 ,并命名为‘通德门’。”

董卓将都城迁到长安之后 ,公卿大臣举荐郑玄任赵王的国相,因道路被阻断没能到达 。正好遇上了黄巾军进犯青州,于是转道到徐州去躲避战祸 ,徐州牧陶谦以师友的礼节接待了他。建安元年,郑玄从徐州返回高密县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黄巾军数万人 ,他们见到了郑玄都一齐下拜,互相约定并表示不敢侵入高密县境内。

原文

玄后尝疾笃,自虑 ,以书戒子益恩曰:“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11]之吏 ,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 、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12] ,处逸大儒 ,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 ,时睹秘书纬术之奥。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13]播殖 ,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 ,而蒙赦令,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 。公车再召 ,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惟彼数公,懿德大雅 ,克堪王臣 ,故宜式序[14]。吾自忖度,无任于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15] ,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而黄巾为害 ,萍浮南北,复归邦乡。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 ,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今我告尔以老 ,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16]以终业 。自非拜国君之命 ,问族亲之忧 ,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 ,汝一承之。咨尔茕茕[17]一夫,曾无同生相依。其勖[18]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声称 ,亦有荣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吾虽无绂冕之绪,颇有让爵之高。自乐以论赞之功 ,庶不遗后人之羞 。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 ,不得于礼堂写定 ,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19]于昔,勤力务时 ,无恤饥寒。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 ,尚令吾寡恨 。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 ”

注释

[11]厮役:指卑贱冗繁的工作。

[12]获觐乎:得以觐见。在位通人:当时名声显赫学问通达之人 。

[13]假田:租借耕地。

[14]宜式序:按照顺序被朝廷录用。

[15]元意:本意 。

[16]覃(tán)思:深思熟虑 。

[17]茕茕:孤苦伶仃。

[18]勖:勉力。

[19]差多:强于 。

译文

郑玄后来曾病情危重,自己思前想后 ,便写信给儿子郑益恩,告诫他说:“我家以前比较贫困,不为自己的父母兄弟们所包容 ,离开了处理卑贱冗繁事务的吏职后,到周代 、秦代的都城长安交游访学,往来于幽 、并、兖、豫数州之间 ,才有机会去谒见那些为官而学识渊博的通达之人 ,和避世隐居的硕学大儒,只要有所领会都随从并拱手致敬,所以于学问之事有所领受。于是多方稽考六艺 ,略览经书注释,时常能够发现秘籍和纬书之学的奥妙。年过四十的时候,才回到家里赡养亲族 ,并租借田地进行耕作种植,以此来打发时光消磨岁月 。遇到宦官专横跋扈独揽权势,因此被列为党人遭受禁锢 ,前后加起来一共14年,后蒙受朝廷的赦令,并被举荐为‘贤良方正有道’ ,受到大将军和三司府的征召。公车署两度征召,文牒相连姓名放在一起被争相召见的,都是宰相这一类。只有那些位居公相之位 ,德行美好 、雅正大才 ,能够胜任志匡王室的大臣之职的人,才应该按照顺序被朝廷录用 。我独自思量,不想在这方面担任职位 ,只想着陈述先世圣人孔子的本意,思考着整理百家不同的思想,也已经几乎竭尽我的才力 ,所以不愿意听从征召的任命,可是,没想到国家遭受黄巾军的祸害 ,而我南北漂泊,又回到家中。回到这里一年多了,现在已经七十岁了。家境向来衰落不振 ,又一再被耽误,按照礼法的要求,就应该将家事交付子孙 。现如今我将年老的情形告诉你 ,将家事交付给你 ,我将闲居在家来安养身心,并将继续深思问学直到终了。如果不是拜谢国君的厚意,慰问烦忧的亲族 ,祭拜祖先的坟墓,观看野外的生物,又何曾拄着拐杖出门远行呢!家里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 ,你都一一承担下来吧。我感叹你孤独无依只有一人,竟然没有同胞兄弟可以依靠 。一定要勉力追求君子的道义,深入细致地研究而不要荒废 ,恭敬慎重你的仪容和举止,去亲近有品有行之人 。显赫的声誉是由你的同僚去成就的,而美好德行的树立在于自己的意愿。如果获得了美好的名声 ,对于你的生活也是无上荣耀的,又怎能不深思啊!怎么能不深思啊!我虽然没有为官造福的功业,也颇有辞官让爵的雅量。我自以为对经籍有研究和维护之功而感到快乐 ,差不多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羞耻 。最后 ,如果说心中不平,只是因为亡亲的坟垄还没有修筑好,所喜欢的各类书籍都已经朽坏了 ,不能在礼堂上将它们写成定本,留传给志趣相同的后世好学之人。太阳已经偏西快要到黄昏了,哪里还能有更多的追求啊!家里现在比过去稍稍强盛了一些 ,希望你多劳费体力,及时耕作而不误农时,不要忧虑饥寒之事。少讲究些饮食 ,也不要讲究穿戴,这两个方面节省,还能让我少一点遗憾 。如果你忘记而不能记住这些 ,那也就算了吧!”

原文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邀)玄,大会宾客 ,玄最后至 ,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 ,容仪温伟。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 ,未以通人许[20]之,竞设异端[21],百家互起 。玄依方[22]辩对 ,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 ,因自赞[23]曰:“故太(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劭有惭色 。绍乃举玄茂才 ,表为左中郎将 ,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

五年春 ,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 ,来年岁在巳 。”既寤[24],以谶合之,知命当终 ,有顷寝疾[25]。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 ,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 。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 ,缞绖[26]赴会千余人。

门人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 ,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着《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27]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

注释

[20]通人:学问通达之人。许:认可 。

[21]设异端:提出怪异的问题。

[22]依方:依据方正的儒家学说。

[23]自赞:自我推荐 。

[24]寤:睡醒。

[25]寝疾:即卧病。

[26]缞绖(cuī dié):披麻戴孝 。缞: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绖:古代丧服上的麻带子。

[27]禘袷(dì xiá):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

译文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军队 ,派遣使者邀请郑玄,规模盛大地招待宾客,郑玄最后到达 ,袁绍便延请他就上座 。他身高八尺,能饮酒一斛,眉毛秀美 ,眼睛明亮,颜容温和,仪表魁伟。袁绍的宾客有很多都是豪俊之士 ,都很善才辩,见到郑玄是儒者,并不认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之人 ,竞相提出种种不经的见解 ,各人纷纷起身向他发难。郑玄依照儒家经籍进行申辩对答,每一对答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并且都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 ,座中没有谁不嗟叹心服 。此时汝南郡应劭也归依袁绍,趁机自我引荐道:“我是以前的泰山郡太守应中远,愿北面拜师自称弟子行不行?”郑玄笑着说:“孔子以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四科考查学生 ,颜回、子贡这些人不称引自己的官阶门第。 ”应劭听后感到很惭愧。袁绍于是便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他任左中郎将 。但他都没有前去就任。公车署征召他任大司农,赐给他一辆四马安车 ,所经过地方的郡县都派长吏接送。到朝廷后,郑玄就以生病为由自求回家 。

建安五年(200)的春天,郑玄梦见孔子对他说:“起来吧 ,起来吧,今年岁星在辰,来年岁星在巳。”郑玄醒来后 ,用谶书来验核梦境 ,知道自己寿命应当结束了,过了不久就卧病在床。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 。郑玄迫于无奈 ,带病赶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在这一年六月病逝 ,享年74岁,留下遗嘱要求薄葬 。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门人在一起撰写郑玄回答诸位弟子问《五经》的语录 ,依照《论语》的体例编成《郑志》八篇。郑玄所有的注释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他又着述有《天文七政论》《鲁礼禘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所有加在一起共有一百多万字 。

原文

玄质于辞训 ,通人颇讥其繁。至于经传洽孰(熟),称为纯儒,齐鲁间宗之。其门人山阳[28]郗虑至御史大夫 ,东莱王基 、清河[29]崔琰着名于世 。又乐安[30]国渊、任嘏 ,时并童幼,玄称渊为国器,嘏有道德 ,其余亦多所鉴拔,皆如其言。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 ,举为孝廉;及融为黄巾所围,益恩赴难陨身[31]。有遗腹子,玄以其手文似己 ,名之曰小同 。

论曰: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32],滞固所禀,异端纷纭 ,互相诡激 ,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 ,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 ,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33]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 ,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专以郑氏家法云 。赞曰:玄定义乖 ,褒修礼缺 。孔书遂明,汉章中辍。

注释

[28]山阳:今山东邹城。

[29]清河:今河北清河 。

[30]乐安:在今山东广饶。

[31]陨身:亡身。

[32]守文之徒:墨守旧说之辈 。

[33]王父:祖父。对老人的尊称。

译文

郑玄在文辞注释方面比较质朴,渊博通达之人总是讥刺他注释过于繁多 。另外经传的研究可以称得上是与事切合而详尽 ,被人称道为“纯儒 ” ,齐鲁两地都很尊崇他。他的门人山阳郡郗虑官至御史大夫,东莱郡王基、清河郡崔琰在世上也很有名气。还有乐安县国渊 、任嘏,当时都还是幼童 ,郑玄称赞国渊为国家的宝器,任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余的也有很多人被识别、选拔为有用的人才 ,都像郑玄所说的那样 。郑玄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郑益恩,孔融在北海郡国的时候,推荐他为“孝廉 ”;等到孔融被黄巾军所围困的时候 ,郑益恩赶去拯救危难的局势而献出了生命。郑益恩有个遗腹子,郑玄因为这孩子的手纹很像自己,就给他取名为“小同”。

史官评论说:自从秦朝焚毁六经以来 ,圣人的文典像尘埃一样漫灭 。而从汉朝兴盛之后,儒者们对六艺群书进行了大量的修撰;到了东汉的时候,很多学者都是经籍研究方面的名家 。而那些墨守旧说之辈 ,固执地坚守自己的学说 ,于是各种违背经籍的学说繁多而杂乱,彼此之间怪异偏激,导致了经籍分成了数家;而每家又有很多不同的学说 ,有的辨章析句甚至达到了一百多万字,致使学习起来白白地劳烦精力而极少有建树,后来即使疑虑重重却无法进行匡正。郑玄囊括了重要的典籍 ,搜求各家学说,删减了各种繁杂和捏造之言,修改订正了很多遗漏和失误之处 ,从此以后学者们大略知道了一些学问的指归。我(指《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祖父豫章君(范宁)每每考校前代儒者们对经籍义理的解说,总是推崇郑玄,常常认为研究儒家的学问不能超过他了 。等到豫章君传授门徒的时候 ,便全部集中用“郑氏家法”进行讲授了。赞曰:郑玄止住了经义乖悖的趋势,使得六经学问尽可能都兴盛起来。

赵佶确实是中国历代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  。如果没有坐上 宝座的话 ,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美术史上 ,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那说不定就是又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了 。>风流误国—— > 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期间,重用蔡京 、童贯 、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 ,穷奢极侈,荒*无度。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宋徽宗传位赵桓(钦宗) ,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其治国无能 ,但艺术才能颇高 。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命运暗示才艺双绝的少年时代>宋徽宗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 ,即北宋元丰五年阴历十月十日。>据说他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曾经来到秘书省,观看过收藏在那里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 ,并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儒雅风度极为心仪 ,随后赵佶就降生了。并且,史书很认真地记载说,在他出生时 ,他的父亲宋神宗梦见李煜前来谒见 。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 ,对奇花异石 、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他确实是中国历代帝王中 ,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 。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那说不定就是又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了 。>

关于“狂瞀的解释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spj/202507-1453.html

(30)
kino520的头像kino520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kino520的头像
    kino520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 kino520
    kino520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狂瞀的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狂瞀的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狂瞀的解释精神 错乱;昏乱。《...

  • kino520
    用户072305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狂瞀的解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