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

网上有关“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 、圆满进行 ,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观察和操作,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

 2.尝试按两种以上的特征将物体分类 。

 3.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四座不同的小房子;大小、颜色不同的积木若干;大小 、颜色不同的各种水果玩具若干 。动物小狗 、小鸡、小猫、小鸭的头饰。

 2.学具:操作卡 、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教师出示小猫、小狗 、小鸭、小鸡的头饰 。

 师:小动物在森林里盖房子,让我们看看这些房子漂亮吗?(出示四座小房子,让小朋友观察。)

 2.引导小朋友观察 ,并说出每座小房子的不同特征,如房顶的形状、颜色;有没有窗户;门的形状 、颜色等,鼓励小朋友大胆的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3.小动物找家:教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出这些房子的各种特征 ,请小朋友为小动物找到家 。

 如:"汪汪汪,我的房子是红色的圆顶房子",那么请小朋友根据这两个特征 ,为小狗找家。同上方法 ,根据教师的指令,按两个特征为其他小朋友找家。

 4.四个小朋友分别戴上小狗、小鸡、小猫 、小鸭头饰,任选一个房子 ,说出两个特征 。如:"我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小房子"。

 二、操作活动

 1.分积木。

 (1)每个小朋友一盒大小、形状 、颜色的积木,自己先练习按两种特征分类 。

 如:"红色的大积木在一边,其他形状的放另一边 。"

 (2)教师口述指令 、小朋友找出积木举起来。

 如:"**的圆积木"。小朋友就把符合这两个特征的积木举起来 。

 2.幼儿游戏(按幼儿的特征分类)如:"请穿红衣服的女孩子起立。""请扎辫子、穿蓝衣服的小朋友站起来。"……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2

 活动意图:

 电话是现代沟通工具 ,又是幼儿熟悉的物品,并且电话号码蕴含了丰富的数知识和经验 。中班的孩子刚刚从小班升上来,由于电话号码都是9以内的数 ,数点对应也是中班幼儿需要逐步掌握的,将电话号码和数活动有机整合。因此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家中的电话号码》。让孩子们了解家里的电话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知道电话号码是由数字组成的 。在游戏中尝试数与点对应 ,了解并积累有关数经验。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2 、运用数、物、点对应经验,知道朋友电话号码 。

 活动准备:

 1 、各种打电话的场景画面。

 2、记录家中的电话号码、0----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观察画面,谈论并出示电话记录纸

 1、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电话可以让我们和好朋友互相联系 ,分享彼此的快乐 。

 2、记住家中电话号码有什么好处?

 小结:如果迷路 ,在幼儿园里身体不适,都可以打电话到家里 。

 3 、介绍幼儿园电话,数数有几个数字 ,记住幼儿园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如果生病了,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如果爸爸妈妈有事要晚点来接我们,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

 二、解读电话记录纸

 我们如果想和班级里的好朋友打电话就要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记录纸:我们可以用花纹、点点 、小棒变成数字 ,来记录每个小朋友的电话号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贴在它的下面 ,就能把电话号码变成数字,知道好朋友家里的电话.

 三 、幼儿操作

 每人一份电话号码纸,把电话号码中的点子变成数字。

 四、分享交流

 模拟按记录纸上的电话号码拨号 ,如正确,对方即用铃声表示打通;如错误,则共同检查错在哪个数字上 ,该怎么变 。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3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 ,“0”的教学常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 ,我们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戏方法,让幼儿认识“0 ”,了解“0 ”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0”的认识一定会提升一个高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 ”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 、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 、数字卡片;0-4各一个 ,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 ”有关的物品 。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 ,你好,我叫___,我叫___。

 二、认识“0”的意义。

 1 、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

 2、老师示范操作 ,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 、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 ,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

 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_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 ,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

 四 、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 、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 、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 ,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 、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 ,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4

 活动名称:

 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 、文具盒、尺子 。

 2.幼儿每人1套。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 ,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 、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 、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 ,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 ,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 、橡皮、剪刀、文具盒 、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 ,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摆出来 。先找出老虎,把小兔子摆在老虎的左边,把小猫摆在小兔子的左边 ,把熊猫摆在老虎的右边 ,把小鸭子摆在熊猫的右边 。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又是什么?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 ,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 ,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 ,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 。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5

 活动名称:

 有趣的纽扣

 设计意图:

 鉴于中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经常能碰到分类这一问题,如给玩具分类 ,给衣物分类,等等,尽管多数幼儿都能完成简单的分类任务 ,但这往往都局限于老师的吩咐与要求 ,因而想通过这样一个数学活动让幼儿能主动探索到可以根据物体不同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学习到各种分类的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物与物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共性的。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方法 。

 2.学会用多种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

 3.训练幼儿的分类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颜色(红 、黄、蓝),形状(正方形、圆形),大小(大号 、小号)的纽扣若干 。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同上的纽扣。

 3.衣服形状的图卡一张。

 4.分类操作盘幼儿人手一个 。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激发兴趣。

 1.出示各种纽扣,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纽扣?(纽扣有三种颜色,有圆的和方的 ,还有大的和小的。)教师小结纽扣的特征 。

 2.出示衣服形状的图卡,请幼儿为它按上方形的红色纽扣 。

 3.幼儿操作,教师小结:在一堆纽扣中一个一个找出来太慢 ,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可以先把纽扣分分类,再进行操作时就会顺利多了。

 二、游戏活动:找找好朋友。

 1.拿起**的一正一圆两个纽扣 ,用纽扣宝宝的口气说:“我们都是**的纽扣 ,所以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 ”请幼儿小结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好朋友?(因为**是它们共有的一个特征)

 2.游戏:找找好朋友。师:“让我们边做游戏边帮纽扣宝宝找朋友。”(以游戏活动的方式激起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教师讲述游戏要求:说出两个纽扣之间的一个相同特征就可以让它们做好朋友 。

 ①示范活动。教师手拿一个**的圆形纽扣和一个蓝色的圆形纽扣说:“你能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吗?请你来说一说。”

 ②集体练习活动 。教师分别出示:红 、圆与红、正;黄、圆与红 、圆;蓝 、大与蓝、小;圆、小与正 、小;……请幼儿说说它们两两之间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由于放成一堆的纽扣总类繁多,因而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对单独两个纽扣进行比较 ,进而出可以作为分类依据的几种分类方法,并由此体现了在活动的难点之处是引导幼儿能主动探索发现分类的不同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不光可以按照颜色来进行分类,帮相同颜色的纽扣找到好朋友 ,我们还能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纽扣集中到一起做好朋友,还能按照大小帮大个子和小个子的纽扣都找到好朋友 。

 三、自由分类活动。

 1.为自己的一份纽扣分类 ,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分的类别进行活动。

 2.分好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照何种类别进行分类的 。(活动环节三正好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会用多种分类方法对纽扣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类进行再一次的巩固、强化)

 活动延伸:

 1.课后为班级里的积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

 2.由家长带领幼儿到超市里去找找看,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是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6

 一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懂得关爱他人 。

 学习重点:

 一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画面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并能大胆讲述。

 2、乐意探索数学活动 ,懂得关爱他人。

 学习重点:

 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

 学习难点:练习用3个数字来编算术题。

 二 、活动准备:

 三幅背景图、折、剪好的房子 、小花和树若干 、固体胶、幼儿分三组,

 第一组:色纸折的房子(蓝、黄两色)若干

 第二组:色纸折的房子(粉红 、黄两色)若干

 第三组:色纸折的房子(蓝、咖啡两色)若干

 三、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把四川人民的房子都震塌了,他们没有房子可以住只能住帐篷了 ,我们来帮助他们重建新家,请你们做工程师帮他们设计制造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每组幼儿将用色纸折好的房子放到对应小组的背景图上 。

 房子造好了,再种些绿化 ,把小区打扮得漂亮些。

 请你们将篮子里的花和树种到小区里去 2、情境感知——看图编8的加减法

 小区造好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每个小区都有几幢房子、几棵树和几朵花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我们先到1号小区去参观,1号小区有几幢房子?(6幢蓝色的房子 ,2幢**的房子,一共有8幢房子)

 花有多少?(5朵红花,3朵紫花)树呢?(4棵大树4棵小树)。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

 现在请你们每个小区的朋友们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

 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6+2=8或2+6=8)

 这两道题用到了几个数字?(三个)除了加法题 ,还可以用这3个数字列出其它题目吗?得出: 8-2=6 、8-6=2。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

 小结:2+6=8、6+1=8数字相同,位置不同 。所以看到2+6=8 ,马上就想到6+2=8 ,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8—2=6,马上就想到8—6=2,我们也把他们称为朋友题。

如何开展大班数学教学活动

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是从问题开始的 。只有当幼儿有了疑问 ,并产生寻求答案的愿望时,主动探究才可能会真正开始。问题可以说是数学探究的核心。因此,数学探索区活动要以有价值的问题贯穿始终 ,以推动幼儿不断解决问题,理解数学关系 。

2.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

时间充足,才能保证幼儿进行深入探究。区域活动不像集体活动那样受时间限制较大。在区域活动中 ,幼儿可以自主控制探索节奏 。数学探索区活动吸引着幼儿不断观察 、尝试、猜想、推断,在尝试中不断调整方向,最终圆满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3.善于观察 ,适时介入

在数学探索区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 、帮助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善于观察,应当对幼儿正在做的事情保持敏感 ,观察幼儿的兴趣 、材料选择方式以及活动中的表现 ,了解每个幼儿正在做什么以及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可以做一些观察记录,以及时了解幼儿的现状。

幼儿对数学关系的理解,是一个将外部动作逐渐内化和抽象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教师要学会等待 ,不要拔苗助长,应当给幼儿充足的时间。

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可以主动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以促进幼儿发展 。何时应当等待,何时应当介入 ,要以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为考量,以促进幼儿深入探究为目的。

幼儿园数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寓教于乐,让处在数字敏感期的孩子 ,对枯燥的数学感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

所以数学活动设计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生活化,越贴近孩子生活 ,孩子的接受程度就越高 ,教学完成质量也越高 。

2、简单化,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限制,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还局限在具象化阶段 ,越简单具体孩子越容易理解学习。

3、趣味化,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引导把握孩子的学习方向 ,尽量让游戏有趣巧妙,调动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可操作性,游戏尽量充分利用生活中实物、玩具等 ,隐含着丰富数学概念和属性,引导孩子通过主动观察、探索,发现数学解决数学问题 。

何秋光学前数学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 ,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关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求子兴]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lan/202510-27804.html

(50)
求子兴的头像求子兴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求子兴的头像
    求子兴 2025年10月11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求子兴”

  • 求子兴
    求子兴 2025年10月1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为了保障...

  • 求子兴
    用户101109 2025年10月11日

    文章不错《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