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网上有关“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故事1:虚心纳谏的齐景公

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 。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 ,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 ”

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 ,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尝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 ,这可怎么办才好? ”

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桀 、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

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

点评“知过能改 ,善莫大焉 。”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2:鞋带松了

有一回 ,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一个徒步旅行的百姓 ,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父,您的鞋带子松了。 ” 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 。”然后立刻蹲下 ,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显然他的目的是 ,以草鞋带子都已松垮,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 。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

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 ,看到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责学生呢?他不懂得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 。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 ,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 ,并给以回报。 ”

点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看到教师有缺点或失误 ,学生应该善意提出,而教师呢,也应该如勘弥一样“坦然接受” 。

故事3:南郭先生逃走后

自从南郭先生逃走后 ,齐王一直怀恨在心,可是过了几年后他又忘记了 。

南郭先生看见自己滥竽充数不成,便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吹竽的本事。他在白安镇安了家。他遇到了一位师傅 ,想拜他为师,一开始那位老师不肯收留他 。南郭先生为了求师,南郭在门前跪了三天三夜。他这行动被师傅看在眼里 ,终于收了南郭。南郭先生天天练,日日练,终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他还写出了许多乐谱 。

有一次,齐王到白安镇去游玩,南郭也正好走来 ,他俩对看了一眼。南郭刚想走 ,就被士兵捉了起来关进了天牢。齐王对他说:“小子,上次你逃了,今天我来找你算帐来了 。”

南郭想:“既然大王爱听吹竽 ,我就给他吹吧! ”南郭请求大王让他吹竽,他把自己最美的乐曲吹奏出来。大王听后拍案叫好,问南郭先生有什么请求。南郭先生想回家 ,齐王无可奈何,只好放南郭回家 。

南郭回到家里,家人看他有惊无险 ,便问他:“是什么让你战胜齐王?”南郭幽默地说:“技能。” 后来南郭先生成为一位很有名的吹奏家。

点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那一跤跌得太惨了 。然而他能够接受教训,虚心学习吹竽技术,成为一名杰出的吹奏家 。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

故事4:谦逊的贝罗尼

十九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有一天 ,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 ,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比手画脚地批评起来 ,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 ,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 。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 ,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讨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 ,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

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 ,回答说:“不敢当 ,我就是贝罗尼 。”

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点评才识 、学问愈高的人 ,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另外,我们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 ,听在专家耳里,不是益发显得你的肤浅吗?

故事5:学历与学力

小李是分配到研究所里的唯一的研究生,所以 ,不论遇到什么事,他从没想到过向别人请教,因为他是研究生嘛。

有一次 ,老张和老王约小李到一条小河边钓鱼 ,旁边还有一些看他们钓鱼的人。

钓着钓着,小李感到了内急,便意甚浓 ,他瞅了瞅,只有对岸有一厕所,可河上没桥 ,只能干急 。就在这时,只见老张放下鱼竿跑到不远处,“噌噌噌 ”从河水上跑了过去 ,到厕所里方便后又回来了。老王把渔竿交给一个人,也从刚才老张的地方跑过了河,方便后又从原路跑回。

小李想:莫非这俩人都练过轻功 ,能从水面上行走?可老张是个大学生,老王才不过是专科生,我怎么能开口向他们求教?想到这里 ,也跑到刚才他们过河的地方向对岸跑 。可是 ,只听“扑通 ”一声掉进了河里 。老张和老王急忙跑过来把他捞起来,问道:“你不会游泳,往河里跳啥?”

原来小河上有一座很窄的便桥 ,只是近期涨水,把小桥淹没于水下了,老张老王都是踩着水皮下的便桥过去的。其实 ,只要小李开口问一下,就可知道便桥的准确位置之所在。

点评其实,一个人的学历只能代表他的过去 ,而学习能力才能点燃一个人的智慧之火 。在我们的面前不知会有多少像这样被淹没于水下的小桥呢,只要我们愿意虚心学习,勇于向他人求教 ,我们前进时就会一路畅通,不然,掉进河里的事就难免会发生了。

故事6:错了就承认

从我家步行不到一分钟 ,就有一片树林。春天来到时 ,树林里野花盛开,松鼠筑巢育子,马尾草长到马头那么高 。这块完整的林地 ,叫做森林公园,我发现它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我常带着我的哈巴狗雷克斯到公园中散步。它是一只可爱温顺的小狗 。由于园中不常见人,所以我总是不给它系上皮带或口笼。

一天 ,我们在公园中遇见一位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的权威的警察。

“你不给那狗戴上口笼,也不用皮带系上 ,还让它在公园里乱跑,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我知道是违法的, ”我轻柔地回答说 ,“但我想它在这里不至于会伤害什么 。”

“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想。那狗也许会伤害松鼠,或咬伤儿童。这次我放你过去,但如果我再在这里看见这只狗不戴口笼 ,不系皮带 ,你就得去和法官解释了 。”

我真的遵守了几次 。但雷克斯不喜欢戴口笼,所以我决意碰碰运气。起初倒没什么,后来有一天下午雷克斯和我到了一座小山上 ,忽然我看见了那个警察,他骑着一匹红马。雷克斯在前面正向着那警察冲去 。我知道事情已毫无办法了。

所以我没等警察开口说话,就先发制人。我说:“警官 ,我愿意接受你的处罚 。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没戴口笼的狗带到这里,你就要罚我。 ”

“哦 ,好说,好说,”这警察用温柔的声调说 ,“我知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让这样一只小狗在这儿跑一跑,是一件诱人的事 。”

“那真是一种引诱 , ”我回答说 ,“但那是违法的。”

“像这样一只小狗是不会伤人的。”警察说 。

“不,但它也许会伤害松鼠。 ”我认真地说。

“哦,我想你对这事太认真了 ,”他说,“我告诉你怎样办,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 ,我看不见它,就没事了 。”其实,那位警察也挺有人情味 ,他只不过要得到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 。所以当我开始自责时,他惟一能滋长自尊的办法就是采取宽大的态度,以显示他的慈悲。

我不与他争辩 ,因为我承认他是绝对正确的,我绝对错误。我迅速地、坦白地、热忱地在承认 。我们各得其所,这件事就友善地结束了。

点评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遭到责备时 ,我们首先应该自己责备自己 ,这样岂不比让别人责备好得多?听自己的批评,不比忍受别人的斥责容易得多吗?如果你将别人正想要批评你的事情在他有机会说话以前说出来,他就会采取宽厚 、原谅的态度 ,以减轻你的错误了。

故事7:感谢骂我的人

那是2001年,一个不寻常的年代,我成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新生 。

第一个星期 ,我自认一切还都称心如意。但是到了第二个星期,有一天当我坐在厕所内的一个小单间里方便时,我听见几个女生走了进来———我估计她们有三个人。我很快意识到 ,她们明显正在议论我,并且用最肆无忌惮的词语 。她们争先恐后地对我品头论足,嘲笑我的头发 ,我的体重,我的鞋袜,我的穿着 ,我的嗓音 ,以及我的仪态举止。不知是谁发现了从同一厕所另一单间露出的我的鞋,“噢,妈呀!她就在这里。 ”我听到一个女孩在低语 ,接着传来她们匆匆离去的声音 。

我当时必须要面对的最为难的事是,在三双眼睛全神贯注的审视下,如何回到那间教室去。那时我不懂得那些女孩也许会有些后悔 ,我只是怀疑她们是否担心我会辨别出她们的声音,可我在学校的时间太短,还不能听得出。对我来说 ,在那间教室的每一个女生都是值得怀疑的,并且在厕所的几分钟已经告诫我那分明是“她们的 ”学校,我只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闯入者 。

我不得不在内心与自己展开激烈的斗争 ,拼命努力,不使自己的情绪失控,出于倔强和清高的秉性 ,我不想让我的敌人知道(她们已经成为我的敌人)她们对我的伤害有多深 ,她们激起了我万丈的怒火,当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已为时太晚 。试想如果当时我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大吼一声 ,冲出厕所,与那些女孩子正面交锋,这件事也许早就通过对骂的较量 ,眼泪的尽情抛洒而得到平息。

但我还不具备那种洞察力,也缺乏应付这种对抗局面的情感储备。相反,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理防线 ,使之免受伤害,我虽然恼羞成怒,却也没有发作 ,我又回到了那间教室 。在接下来的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用我的怒气来构筑一道坚硬无比、刀枪不入的心理防护层,用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我的内心 ,守护着我的心灵。

我在大量的书籍中寻求慰藉 ,它使我过早地由天真趋向成熟,比起我的同班同学,这会使我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钟情于嘻嘻哈哈的打闹时 ,我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开始为校报写稿,同时致力于钻研音乐 ,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 。渐渐地,我被另外一些与我志同道合的人所接纳。我不断找机会施展我的才华,尤其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才华。

那些女孩对我的所作所为应该说是非常恶劣的 ,但我却应该感谢她们 。到了高三我才开始认识到:从长远来看,那些给我人生带来如此震撼的女孩,实际上使我终生受益匪浅。她们看起来不再像是敌人 ,而只是个别16岁的孩子在那个该诅咒的年龄段,不经意间对我的冲撞冒犯。我能够透过她们窥视到我自己,我也能通过我的遭遇认清她们 。正是她们鼎力相助 ,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点评常言道:于人言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 ,那么得不到不止是成功而且还有知心的朋友 。

故事8:喻皓学木工

喻皓,浙东人,从小就很喜欢做木工活 。他小时候 ,常常到外面去捡些木头,将它做成小巧美观的家具、房子 、塔等各种玩具。到了二十多岁,他的手艺已经很不错了。喻皓学木工 ,很注意吸收各种优秀的技术 。他年轻时住在洛阳,洛阳城有座相国寺,是唐代修建的建筑物。有一次 ,喻皓到那里去游玩,看到相国寺的门楼结构十分别致,尤其是向上卷起的飞檐 ,过去从来没有见过。为了学会修造这种飞檐结构 ,他常常一个人跑到寺前去观察,起初是站着看,累了就坐下来看 ,坐久了又躺下来看 。边看边琢磨。接连看了许多日子,最后终于弄懂了其中的结构和奥妙,掌握了制造这种飞檐的技术。

由于喻皓勤奋好学 ,很快成为了北宋时期有名的建筑家 。

宋太平兴国(948~976年)中,宋太宗想在京城汴梁建造开宝寺木塔,从全国各地抽调了一批名工巧匠和擅长建筑艺术的画家到汴梁进行设计和施工。喻皓也在其中 ,并且受命主持这项工程。

为了建好宝塔,喻皓事先造了个宝塔模型 。塔身是八角十三层,各层截面积由下到上逐渐缩小。当时有一位名叫郭忠恕的画家提出这个模型逐层收缩的比率不大妥当。喻皓虚心听取视郭忠恕的意见 ,对模型的尺寸进行了认真研究和修改,才破土动工 。

在广大劳动工匠的辛勤努力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 ,建成了雄伟壮丽的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 。塔高三百六十尺(宋朝一尺大约合30.72厘米) ,是当地几座塔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当时最精巧的一座建筑物。可是塔建成以后,人们发现塔身微微向西北方向倾斜 ,感到奇怪,便去询问喻皓是怎么回事。喻皓向大家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刮西北风 ,使塔身稍向西北倾斜,为的是抵抗风力,估计不到一百年就能被风吹正 。”原来这是喻皓特意这样做的。可见喻皓在搞设计的时候 ,不仅考虑到了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注意到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

杭州建造梵天寺塔时,他科学地解决了木塔的稳定问题 ,并在晚年写下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木经》 。

点评喻皓之所以取得相当高的成就,与他的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学手艺、学技能需要有“心”,需要虚心 、专心、好奇心与恒心 ,需要用“心 ”去学。

故事9:虚心的白居易

白居易虽然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伟大诗人 ,但他却十分虚心,一点也不骄傲 。每当他写了诗以后,总要虚心地请朋友们提批评意见 ,有时候还会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婆听。老太婆如果说听得懂,他就抄在稿本上;如果说听不懂,他就马上进行修改或者重写。他的诗稿 ,差不多都涂满了修改的痕迹,有的甚至改得一字不留 。

有一次,长安福先佛寺的和尚来到当朝宰相裴度府中 ,请求裴度特色一位学问渊博、诗文出众的人,为佛寺写篇碑文。裴度想了一会儿,觉得白居易最合适 ,就当即写了一封邀请信,准备派人火速送去。那知书信还没有封口,坐在旁边的门客皇甫湜就发起牢骚来了:“唉 ,我在你身边 ,你不请我写文章,却偏偏舍近求远,请那个姓白的来 。有什么了不起 ,我才不服他呢!”接着,又对白居易的诗文品头论足了一番,数列了一大堆毛病 。裴度见皇甫湜是这样不自量 ,很不高兴,就忍着性子说:“你这话可太不公道,当代的人们 ,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哪个不称赞白居易的才华啊!”一听这话 ,皇甫湜可更恼火了,气呼呼地说:“好吧,既然你眼里只有白居易 ,那我就告辞吧! ”说完 ,就真的去卷铺盖了。裴度是个大度量的人,见皇甫湜发了脾气,急忙向他表示道歉 ,并且当场决定请他为佛寺撰写碑文。

这件事传出去后,不少人对白居易说:“皇甫湜这小子太狂妄了,简直是欺人太甚!”可白居易却微微一笑 ,满不在乎地说:“皇甫湜是有些高傲,但他对我提的意见,并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他的文章 ,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啊。”接着,他又找出皇甫湜的几篇文章,把其中的可取之处指了出来。

过了一些年 ,皇甫湜病故了 。白居易听了这个消息,十分难过,还专门写了一首悼念他的诗。

点评虚心是一种良好的心态 ,它能使人借助他人的智慧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使自身取得迅速的进步。

故事10:虚怀若谷得真传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出生于苏州,他的父亲叶阳生是一位名医 。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刚满10岁就能看病开方了。14岁那年父亲去世 ,他小小年纪继续行医,居然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在苏州一带很有名气。

称赞叶天士的人越来越多 ,气坏了另一位年轻的医生,他叫薛雪 。薛雪对叶天士不服气,就给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名 ,叫“扫叶庄 ”。叶天士得知,也很恼火,便将自己的书房改名为“踏雪斋”。

几天后 ,叶天士的母亲忽然得了重病,叶天士给开了药方,可是吃了总不见好 。这事传到薛雪那里 ,他对徒弟说:“自古以来 ,医别人容易医自己难 。叶天士爱母心切,舍不得下猛药。其实这种病非白虎汤不可!”不料这话传了出去。

叶天士得知薛雪的看法,恍然大悟 。治好了母亲的病 ,他亲自前往拜见薛雪,说:“人各有长,我应该向你学习 ,而不该贬低先生。 ”他们从此成为好朋友。

18岁那年,有位贩卖木材的商人从江西来到苏州 。他患病多年,日渐严重 ,便请叶天士看病开药。叶天士见他面黄肌瘦,不停在咳嗽,经过望 、闻、问、切之后 ,就说:“不用吃药,赶快回家,越快越好。如果路途上稍有耽搁 ,就恐难与家人见面了 。”

江西商人半信半疑 ,叶天士又说:“没错儿,快动身吧,如果我诊断错了 ,宁愿叫你砸了门外的招牌!”

那商人回到旅店,即将木材迅速脱手,灰心丧气地乘船返乡。

商人暗想:“反正病也好不了啦 ,不如沿途散散心,看看风景名胜,也不枉活一世。 ”船到镇江 ,听人说金山寺很好玩,便离船上岸,登山游览 。他尽兴地玩了一天 ,当晚住在金山寺。的时候,老和尚捧出化缘帐本,对他说:“施主 ,为佛寺捐几个钱吧。 ”商人想也没想 ,提笔在本子止写下了1000两银子 。老和尚连说几声“阿弥陀佛” 。又见那客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道:“怎么,施主身体不适?”

“岂止不适 ,我活不了几天啦! ”商人把叶天士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和尚为客人把脉,详细询问了发病的经过,点点头说:“叶天士名不虚传 ,你的病确属绝症啊!”客人的心更凉了。

“不过,我且问你,回江西走旱路还是走水路呢?”

“我有自己的船 ,走水路 。 ”

“那就太好了。如今秋高气爽,正巧新梨上市,你装上一船生梨。吃在梨上睡在梨上 ,渴了饿了都吃梨 。船到江西,梨吃没了,再去抓药试一试……”老和尚开出了药方。

一年过后 ,江西商人来找叶天士 ,说:“我没死,来砸你的招牌了。”叶天士大惊,忙问经何人所治 。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能人背后有能人。叶天士决定立刻起程,前往镇江拜师。

叶天士到了金山寺,怕老和尚不予收留 ,就隐姓埋名,谎称是个流浪汉,愿意伺候和尚 ,讨碗饭吃 。老和尚见他聪明伶俐,喜欢学医,便收他为徒。叶天士每日里给病人按方抓药 ,端尿端屎,好不勤快。如果师父出诊,他就身背药箱紧跟其后 。

三年之后 ,有一天寺院来了个急重病人 ,因师傅不在,叶天士就给诊治 。病治好了,师傅归来看过药方 ,仰头大笑起来。叶天士说:“徒弟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和尚说:“如你个叶天士,竟然骗了我。除了苏州的叶天士,哪个敢开有毒的砒霜?”

叶天士俯身跪倒 ,说:“徒儿为了学到真传,不得不如此啊,望师傅恕罪 。”

老和尚大为感动 ,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给了叶天士。终于,叶天士成为了一代名医。

点评强中自有强中手,不错的 。但只有你虚心 ,强者自然会为你所用,那么,你还有什么学不会或办不了的事呢?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都有哪些事例?

故事1

清雍正年间 ,江水被推荐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 ,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得清清楚楚 。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 ,谁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

皇上又问: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为什么?戴震说:老师年老,耳朵有些背 ,可他的学问,超过我一万倍 。皇上赞赏他的谦让精神,赐为翰林。

故事2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位声誉显赫的物理学家,深受人们的敬仰。在纽约河滨教堂所设的世界最伟大的学者的塑像中,爱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 。但他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 ,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品质 。

他对别人把他当成偶像感到无法理解 ,对报刊上的宣传和赞扬十分厌烦,非凡是那些记者 、画师 、雕塑师来找他拍照、画像、塑像,更使他难以忍受 ,他说他简直成了这些行业的模特儿了。

爱因斯坦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熟悉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基础上开辟的 ,因此他总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

他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人在共同奋斗,各人有各人的工作 ,各人有各人的贡献,因此他对同行的工作非常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下属和学生,爱因斯坦也没有任何傲慢的表现 ,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他的和蔼可亲和平等待人而感动。

他还总结了这样一个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 ,x代表艰苦的劳动 ,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 。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个真理的忠实而勤勉的追求者。

故事3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起义前期能和官兵同甘共苦 ,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 ,功绩的显赫,他的骄傲情绪一天天滋长起来,贪图享受 ,拒听忠言,居然杀害了向他进谏的忠臣李岩,以致军心涣散 ,辉煌功业毁于一旦,落得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

故事4

左拉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学生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眼睛明亮而含笑 ,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

谁也不曾料到 ,这个布满欢快朝气的年轻人后来竟一举推出了《羊脂球》那个满含柔情 、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他默默地听我们的谈话,然后他的作品源源而出,显出了炉火纯青的功力 。完全可以说 ,《羊脂球》的享誉文坛,是谦虚好学的结果。

故事5

牛顿是科学史上的巨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他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光学;在热力学方面 ,他确定了冷却定律;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运动规律 ,科学地解释了潮汐现象,预言了地球不是正球体;

在数学方面,他是微积分学的创始人……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文中对他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 。然而他自己却非常谦逊 。

当他临终的时候 ,来探望他的亲朋好友在病榻边说: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听了伟人二字便摇摇头说:不要那么说,我不知道世人是怎样看我,我自己只觉得似乎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 ,偶然拾到了几只光亮的贝壳。

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还未被熟悉 ,被发现哩。停顿片刻,他又说:假如说我比笛卡儿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说完这段话 ,他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功夫不负有心人比如悬梁刺骨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 ,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 ,每当头往下垂时,绳子就会将他扯醒,醒后便继续读书 ,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用悬梁来防止自己睡着的名人。还有刺股的苏秦,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一直被人家看不起 。于是 ,他决定要争口气。以后 ,他就废寝忘食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深夜,四周一片静悄悄时,苏秦已经是头昏脑胀 ,总想睡觉,他就立即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感到疼痛 ,人也便醒了 。这就是刺股使自己醒来的名人苏秦。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 ,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这就是“凿壁借光 ”的故事 。做任何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虎头蛇尾 ,都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愚公移山的故事北山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儿 ,名叫愚公 。他家门口有太行 、王屋两座大山 ,进出很不方便 。愚公就跟家里的人商量,想挖掉这两座山。愚公的妻子怀疑说,山上的石头和土往哪儿放呢?愚公和他的儿子们不管这些 ,说干就干,把挖下的土和石头运到很远的渤海去,一年才来回一次。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 ,派了两个天神,背走了两座大山 。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 ,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 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 ,从“指通豫南,达于汉 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 ,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 ,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尽 ”的,“而山不加增 ” 。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认为自然条件无法 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 的 ,真是“鼠目寸光 ”。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 。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当阿道夫•贝耶尔10岁生日那一天。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为他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可是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把他领到外婆家里,在那里消磨了一整天 ,根本没有提做生日的事。贝耶尔很不高兴,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嘟着嘴不说话 ,母亲见了 ,语重心长地说:“我生你的时候你爸爸41岁,还是个大老粗。现在他51岁了,可还跟你一样 ,正在努力读书,明天还要参加考试 。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而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对他来说实在太宝贵了 ,你现在还小,也要学会珍惜时间 。”母亲的话语,如雨露一般 ,点点滴滴滋润着贝耶尔幼小的心田。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关于“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天巧妙旋]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lan/202509-21229.html

(19)
天巧妙旋的头像天巧妙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天巧妙旋的头像
    天巧妙旋 2025年09月22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天巧妙旋”

  • 天巧妙旋
    天巧妙旋 2025年09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故...

  • 天巧妙旋
    用户092203 2025年09月22日

    文章不错《名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