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

网上有关“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线路传输过程的消耗。

2、示波器的采样硬件和软件需要丢失 。

3 、数模转换必须是有损的。

4、显示屏的输出需要丢失,采集波形实际上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 ,这是波形失真的原因。

5、正常正弦波放大后,边缘抖动严重,说明原输入波形存在寄生振荡 ,应检查信号源 。

6 、随着频率的增加,波形呈现平顶状,主要原因是电感中的高频磁芯被过度磁化 ,导致磁饱和。此时,通过电感器的输出信号不再随输入信号线性变化,因此出现平顶。另外 ,当信号频率超过磁芯的线性工作频率范围时 ,输出信号将不再响应输入信号 。

7、此外,电容器的种类也很多,如纸电容器、聚酯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陶瓷片式电容器、片式电容器等。不同类型的电容器有不同的频率范围。

如何用示波器测量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电压大小?

需要对正弦信号分类说明 。

对于纯正弦信号 ,经过有限带宽的放大电路放大后,带外信号未被抑制,不会出现频率失真。

对于复合频率信号 ,经过有限带宽的放大电路放大后,由于带外信号被抑制,将产生频率失真。

扩展资料

正弦信号有用的性质

1 、正弦信号对时间的微分与积分仍然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

2、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相加 ,虽然它们的振幅与相位各不相同,但相加的结果仍然是原频率的正弦信号 。

3、如果有一个正弦信号的频率?f1?等于另一个正弦信号频率f的整数倍,即?f1=?nf ,则其合成信号是非正弦周期信号,其周期等于基波(上面那个频率为f的正弦信号就称作基波)的周期T=1/f?,也就是说合成信号是频率与基波相同的非正弦信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正弦信号

百度百科--放大电路

三极管放大电路 波形失真情况

一 、电压直接测量法

(1)交流电压的测量

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AC ”位置 ,显示出输入波形的交流成分。如交流信号的频率很低时 ,则应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位置 。

将被测波形移至示波管屏幕的中心位置,用“V/div”开关将被测波形控制在屏幕有效工作面积的范围内,按坐标刻度片的分度读取整个波形所占Y轴方向的度数H ,则被测电压的峰-峰值VP-P可等于“V/div ”开关指示值与H的乘积。如果使用探头测量时,应把探头的衰减量计算在内,即把上述计算数值乘10。

例如示波器的Y轴灵敏度开关“V/div”位于0.2档级 ,被测波形占Y轴的坐标幅度H为5div,则此信号电压的峰-峰值为1V 。如是经探头测量,仍指示上述数值 ,则被测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就为10V。

(2)直流电压的测量

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于“地”位置,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位置,使屏幕显示一水平扫描线 ,此扫描线便为零电平线。

将Y轴输入耦合开关置“DC”位置,加入被测电压,此时 ,扫描线在Y轴方向产生跳变位移H ,被测电压即为“V/div”开关指示值与H的乘积 。

直接测量法简单易行,但误差较大。产生误差的因素有读数误差 、视差和示波器的系统误差(衰减器、偏转系统、示波管边缘效应)等。

二 、频率测量:周期法

对于任何周期信号,可用前述的时间间隔的测量方法 ,先测定其每个周期的时间T,再用下式求出频率f :f=1/T

例如示波器上显示的被测波形,一周期为8div ,“t/div ”开关置“1μs”位置,其“微调”置“校准 ”位置 。则其周期和频率计算如下:

T=1us/div×8div = 8us

f= 1/8us =125kHz

所以,被测波形的频率为125kHz。

扩展资料

正弦信号的性质如下:

1、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相加 ,虽然它们的振幅与相位各不相同,但相加的结果仍然是原频率的正弦信号。

2、如果有一个正弦信号的频率?f1?等于另一个正弦信号频率f的整数倍,即?f1 =?nf ,则其合成信号是非正弦周期信号,其周期等于基波(上面那个频率为f的正弦信号就称作基波)的周期T= 1/f?,也就是说合成信号是频率与基波相同的非正弦信号 。

3 、正弦信号对时间的微分与积分仍然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

以上这些优点给运算带来了许多方便 ,因而正弦信号在实际中作为典型信号或测试信号而获得广泛应用。

百度百科-示波器

放大电路波形失真的类型

当放大器的工作点选的太低,或太高时,放大器将不能对输入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

(1)截止失真

图5-12所示为工作点太低的情况,由图5-12可见,当工作点太低时,放大器能对输入的正半周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而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因 点击浏览下一页 将小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三极管将进入截止区,iB=0,iC=0,输出电压u0=uCE=Vcc将不随输入信号而变化,产生输出波形的失真 。

这种失真是因工作点取的太低,输入负半周信号时,三极管进入截止区而产生的失真,所以称为截止失真。

(2)饱和失真

图5-13所示为工作点太高的情况,由图5-13可见,当工作点太高时,放大器能对输入的负半周信号实施正常的放大,而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因 点击浏览下一页 太大了,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iC=βib的关系将不成立,输出电流将不随输入电流而变化,输出电压也不随输入信号而变化,产生输出波形的失真。

这种失真是因工作点取的太高,输入正半周信号时,三极管进入饱和区而产生的失真,所以称为饱和失真 。

电压放大器工作时应防止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现象,当饱和失真或截止失真出现时,应消除它,改变工作点的设置就可以消除失真。

在消除失真之前必须从输出信号来判断放大器产生了什么类型的失真,判断的方法是:

对由NPN管子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当输出信号的负半周产生失真时,因共发射极电压放大器的输出和输入倒相,说明是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电路产生了失真。输入的正半周信号与静态工作点电压相加,将使放大器的工作点进入饱和区,所以,这种情况的失真为饱和失真,消除的办法是降低静态工作点的数值 。

当输出信号的正半周产生失真时,说明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电路产生了失真,输入负半周信号与静态工作点电压相减,将使放大器的工作点进入截止区,所以,这种情况的失真为截止失真,消除的办法是提高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数值。

注意:上述判断的方法仅适用于由NPN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器,对于由PNP型三极管组成的放大器,因电源的极性相反,所以结论刚好与NPN型的相反。

图解法能直观的分析出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清晰地观察到波形失真的情况,且能够估算出波形不失真时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度,从而计算出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P-P=2Uom,但作图的过程比较麻烦,也不利于精确计算 。该方法通常用于对大信号下工作的放大电路进行分析,对于在小信号下工作的放大器,通常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来分析。

关于“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傲绿]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lan/202509-16872.html

(26)
傲绿的头像傲绿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傲绿的头像
    傲绿 2025年09月05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傲绿”

  • 傲绿
    傲绿 2025年09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线路传...

  • 傲绿
    用户090504 2025年09月05日

    文章不错《正弦波失真的几种情况》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