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网上有关“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内容简介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 、谦让的品格 ,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 ,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 。

 随着时代的发展 ,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 ,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我们时刻受到不好意思的伤害——

 不好意思争取合理利益 ,从而处处受损;不好意思拒绝无理要求,从而麻烦不断;不好意思赞美,从而失去升迁机会……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 ,让你彻底意识到不好意思的危害,完全去掉不好意思的心理疾病。

 学会拒绝别人和要求,学会赞美和沟通 ,不再懦弱和自卑,做生活中的主人!!!

作者简介

 周维丽,心理咨询师 ,作家,长期以来一直潜心从事心理学及人体潜能开发工作 。2009年,周维丽在诸多地方发起“从现在开始改变 ”的活动 ,已有近两百万人开始参加到活动中来。《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一书主张人们要学会拒绝和要求 ,不再懦弱和自卑,做“强势”的自己,充分体现了作者多年的研究所得 ,必将为你的人生带来好运。

目录

第一章  “不好意思”是成功的绊脚石——失败的心理定律

你有一个信念,就是你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你就会觉得你在工作中很有信心 ,你常常这样想并在实践中想方设法去做好工作,信心就会更强 、这就是你的行动加深了你的心态 。反之,时常的过多的消极心理暗示 ,久而久之,消极因素就会如毒蛇般盘踞在心头。

1.贴标签效应:懦弱自卑

2.蝴蝶效应:影响生活

3.登门槛效应:利益受损

4.酒·污水效应:难成大事

第二章  了解掌握“不好意思 ”的成因——对症下药的前提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有因才有果 。换句话说 ,当你看到任何现象的时候,你不用觉得不可理解或者奇怪,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必有其原因 。你今天的现状结果是你过去种下的因导致的结果。

1.自卑心理——经常丧失许多自我发展的机会

2.羞怯心理——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孤僻心理——享受自我而不愿参与群体活动

4.多疑心理——人为地制造交往的阻力和障碍

第三章  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别“不好意思”

自信的力量 ,在于即使自处逆境 ,亦能帮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自信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自信 ,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自信,是蕴藏在心中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自信,是成功的起点 ,是人生的坚强支柱。

1.把握自卑的分寸  有种自卑叫自信

2.彻底地踩碎自卑  拥有自信的姿态

3.自信需自我超越  人生低谷可坚守

4.点滴中培养自信  不灭的信念之火

第四章  行事果断——做一个拒绝“不好意思”的人

人生路上,有得有失,要取要舍。要取得成功 ,你必须学会拒绝,拒绝安逸,拒绝诱惑 ,拒绝眼前的利益……当然一定要对“不好意思 ”说不 。懂得拒绝“不好意思”的人,生活才会赐予他更多,才会使他成为生活的强者。聪明的你 ,此时此刻 ,你是否已经微笑着领悟了拒绝的真谛?

(一)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

1.为什么中国人大多好面子?

2.该低头时就低头:走出面子的误区

3.求人办事遭冷遇,千万不可拂袖去

4.丢掉虚荣的面子,解救他人的脸面

(二)口是心非最难受——都是“不好意思 ”闯的祸

1.拒绝当做家常饭  生活才会有滋味

2.拒绝他人莫伤情  此门学问须精通

3.拒绝他人之境界  幽默艺术来应用

4.该说“不 ”时就说“不”  但让对方别说“不”

(三)金口难开不合适——都是“不好意思 ”犯的错

1.口才哪能天生会 艺术原则须牢记

2.轻松打开话匣子 一见如故不陌生

3.自我表露近关系 不会可以用笑容

4.家庭幽默促亲情 交谈相处有禁忌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都是“不好意思”出了错

1.以批评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

2.把批评自己的人当敌人:为渊驱鱼

3.批评是把双刃剑 ,把握分寸与方法

4.若是猛打一巴掌,切记定要揉三下

第五章  圆熟变通——做个“好意思”的人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 ,在生活中学着做个“好意思 ”的人。容人之过,大度睿智地低调做人,放下自我的清高 ,多走动走动,去欣赏别人的优秀,赞扬他人闪光点 ,在生活中试着做个“好意思”的人 。

(一)溜须拍马得学会

1.恭维:提要求给压力

2.奉承:心甘情愿来上当

3.善于吹捧 搔到痒处

4.专心倾听 眉目传情

(二)卑辞厚礼事好办

1.放下清高 庸俗一点

2.送礼有门道 “礼”到理也到

3.七个讲究在 以礼来服人

4.平时多烧香 不忘拜冷庙

(三)赞不离口好“促销 ”

1.赞美的话在当下  轻启玉口有艺术

2.适当赞美获好感  背后赞美更有效

3.喜听好话是天性  多谈对方得意事

4.毋对自己太吝啬  别忘随时鼓鼓掌

(四)知恩图报是良言

1.“谢谢”两字很平常  会说之人得人心

2.心中常常怀感恩  生活天天乐悠悠

3.感恩之花须培育  手中玫瑰常拥有

4.感激别人的宽容  感谢生活的馈赠

第六章  脸“厚”心“黑 ”——人活世上够“意思”

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腼腆,不能忍受各种在处世交往中的屈辱,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 ,就不能够与朋友和敌人相处 ,更不可能抓住机会显示自己,即使本身有出众的才智,也会淹没在芸芸众生里面。我们主张“黑 ” ,不是简单的诡计多端 、狡诈阴险,它更多包容了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 。谁要想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与质量,谁就要拥有较别人更多的智慧与韬略 ,这是现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

1.脸薄心软怕得罪  事情注定要办坏

2.学做鳄鱼流点泪  死皮赖脸不要累

3.心慈手软办坏事  软硬兼施是王道

4.古谚“无毒不丈夫 ”  制敌于万劫不复

正版图书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这话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致的意思是 ,廉颇听到了这些话,立马脱去了上衣,露出了上身 ,背上荆鞭,通过宾客的引领来到了丞相的门前来请罪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知错能改的道理 ,千万不能一错再错。然而 ,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耳熟能详的道理。犯错不可怕,可怕的犯错之后不自知,亦或是将错就错 ,一错再错,这才是让人觉得最愚蠢且最不可饶恕的事情 。

比如说,这一对兄弟就是典型的一错再错的代表 ,那么他们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呢?云南王氏兄弟,出于泄愤的心思误杀了一只熊猫,然而当发现是国宝时 ,非但不自首,反而为了金钱,售卖熊猫肉 ,简直是罪不可恕。

一、熊猫的珍贵,国家一再出台相关保护政策

千百年来,世间万物变化万千 ,渐渐的人类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然而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很多生物在自然中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中被淘汰 。一直以来,万事万物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物种灭绝,都会引来一连串的后果,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蝴蝶效应。

就拿我国的珍贵国宝大熊猫而言 ,也是如此,自然的发展进程中,使得熊猫逐渐被淘汰。而要知道大熊猫诞生于八百万年前 ,称得上是活化石,如今它的生存环境并不好,逐渐成为了濒临灭绝的动物 。越是稀少就越是珍贵 ,因此,大熊猫不仅是我国的国宝,是我国形象的象征 ,也成为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如今 ,现存在世的熊猫并不多了,全世界也就才几百只。1869年,阿尔芒戴维神父在四川进行考察时 ,发现了熊猫的踪迹 。对于见过熊猫的当地人来说,熊猫也被他们称是白熊,花熊等等。新物种的发现 ,让全球震惊,纷纷想要一睹熊猫的风采。由此,也开始有了中国赠送熊猫的外交方式 。为了更好的保护大熊猫 ,20世纪40年代时,我国就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其中有一项就是禁止捕猎活动 。而后在九十年代 ,更是为了保护熊猫的安全,正式出台法律禁止一切伤害熊猫的行为。然而,出台相关保护政策 ,就能真正杜绝伤害事件的发生了吗?显然不可能 ,在任何一个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情哪里还会少。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禁止捕杀熊猫的政策,但是仍然有人不知利害,触碰法律底线 。

二 、羊群被咬死 ,他一怒之下杀

大熊猫2014年,云南一名农民王文林就因杀害熊猫被捕,判刑三年。新闻一出 ,全国哗然,实在难以想象在如此法律高压的情况下,依然有人会顶风作案。说到熊猫 ,就不得不提这件事情中的另一动物主角,王文林饲养的家畜?羊 。他云南普洱镇龙台村的村民,靠着养羊为生 ,这是一家的全部收入来源。一天,他如往常一样上山放羊,然而当他走进羊圈才发现自己的羊竟然全被咬死了。现场的脚印 ,羊身上的咬痕 ,以及被毁坏羊圈的程度,无一不在告诉王文林,这是野兽干的好事情 。羊的死 ,让王文林损失惨重,家中唯一的生计被破坏。他是又气又恨,恨意让他失去了理智 ,只想着要将做坏事的野兽抓住,然后杀了它泄愤。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制定了完整的实施计划 。他分析能够进入自家羊圈作案 ,那么必定就在这附近,为此他在家周围设立下了不少陷阱,然而他的计划很快便被破解了 ,不仅没能抓到做坏事的野兽,自己设立的陷阱也全被破坏。

气愤不已的他找来了弟弟王文才,兄弟二人誓死要抓住这只野兽。既然野兽如此聪明 ,那么他们就亲自上山会会对方 。他们上山后果然发现了庞然大物 ,面对仇敌,王文林抬起枪支,就朝着野兽开了枪 ,一枪毙命 。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就真的让他们震惊了,他们捕杀的竟然是我国的保护动物大熊猫。他们慌了 ,这可是犯罪啊。对于这场误杀,其实结果也许并不会如王氏兄弟二人所想的那样严重,毕竟他们只是因为距离太远没能看清楚而动的手 ,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么,他们是否能够自首呢?是否能够走出这次事件的旋涡呢?根本没想过自首,反而在杀害熊猫后 ,本着贴补家用的做法,将熊猫肉卖了。

三 、知错不改,罪加一等

人是一个很复杂的动物 ,在王文林兄弟二人意识到自己闯下大祸的时候 ,他们想的并不是自首,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反而实行了将错就错 ,将熊猫肉卖了来贴补家用。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坏事到最后都会如《老子》中所说的那样:?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纸永远是包不住火的 ,王文林兄弟也没能逃过这条自然规律。一位买主被人举报吃熊猫肉,警察立马成立了专项小组前往这位买主家中,果不其然在买主家中发现了熊猫肉。于是乎 ,警察顺藤摸瓜,找到了王文林兄弟 。最终,王文林因杀死大熊猫 ,且卖掉70斤肉,共计4800元,被判刑11年 ,而所有与这件事情相关的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常言道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试想,如果王文林能够知错能改,在发现自己误杀了国宝的时候 ,便前往派出所报警,相信国家是不会为难他的 。毕竟这只是误杀,并且事出有因。

然而 ,他最后却亲手葬送了这个机会,不仅不自首还向外售卖熊猫肉,以此来谋取福利 ,这一点上就不能被人原谅了。人,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文中的王文林就是如此,因为有侥幸心理 ,认为反正都杀了,也没有知晓就大张旗鼓售卖熊猫肉,且不把国家法律当成警示 ,注定只能在监牢中去悔过了 。做人就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千万不能一错再错 ,将错就错。

关于“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小西]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lan/202508-10449.html

(17)
小西的头像小西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小西的头像
    小西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小西”

  • 小西
    小西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内容简介一直来...

  • 小西
    用户081006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