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

网上有关“《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太行春感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

诗句意思:

1、“远望春光镇日阴”,隐喻了国民党统

治区的政治气侯。春天应该是阳光明媚、清新爽朗 、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是由于蒋介石顽固地奉行“攘外必先安内 ”的反动投降政策,积极反共,消

极抗日 ,疯狂地压制人民的抗日爱国力量,因此,在作者看来 ,虽然大自然已经进入了春天 ,但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政治气侯却依然阴沉昏暗,没有半点春天的景象。

正是在极不协调当中,作者无情的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不顾民族利益 ,与人民背道而驰的卖国投降行径 。国民党统治区是一片阴沉昏暗的政治形势,那中国***领

导下的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太行高耸气森森”便是作者对根据地大好形势的生动描绘。巍峨延绵的太行山,高高地屹立在华北大地上 ,她云雾

缭绕,林木茂密,一派蓬勃兴旺的壮丽景象 ,给人以庄严肃穆、雄伟坚强之感 。这一切也正是抗日根据地的象征。

2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在这两句当中,作者巧妙而恰当地运用了两个典故 ,表达了中国***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决心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强信念 。前句作者运用了《晋书·王导传》中的典故:东晋时期 ,“过江人士 ,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 。周颧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皆相视流涕。唯导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 ,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 ”这个故事说的是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南

京)重新建立了政权——东晋 。当时 ,一些北方过江的士大夫为中原的沦陷而悲叹流泪的情形。后句作者借用了宋朝岳飞抗击金兵南下入侵的故事。岳飞出生于北宋

末年,亲眼看到了由于金兵入侵而使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难的悲惨景象 。为了抵抗金兵南下 ,保卫南宋的半壁江山,收复中原,他19岁从军 ,以“还我河山”为

己任,冒矢石,经风霜 ,长期转战在今两湖、浙、赣 、苏、皖一带 ,历来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岳飞38岁时被秦桧迫

害致死。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决不会像古代的封建士大夫那样只会为国土的沦陷而空洒热泪 ,而是要

像民族英雄岳飞那样,忠心报国,抗战到底 ,誓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英雄气概 。一般地来说,像这样连用两个典故的诗句是不容易写好的,搞不好就会弄巧成

拙 ,流于生硬呆板,缺乏诗意。但朱德在这里却运用得活泼而流畅,恰切而自然 ,使诗句充盈而富有意境,铿锵顿挫而又充满豪气,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他和根据地广

大军民决心抗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具有广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十分娴熟的写作技艺 ,但更重要、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作者作为一个***人 、革命

家、爱国主义战士所具有的那种内在的革命气质 。

3、颈联“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热情讴歌了中国***及其领导的根据地抗日军民所走过的三年艰苦的战斗历

程,以及所取得的伟大功绩,笔调中充溢着豪放之感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气质。“百战新师 ”是指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八路军 ,也可以引申为根据地广大抗日军

民 。八路军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红军诞生之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千百次浴血奋战 ,成为一支钢铁队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红

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前线 ,成为抗击日寇的一支主要力量。仅第一年就与敌军作战约1300多次,歼敌5万多人 。的确是威震敌胆。“三年苦斗献

吾身”,概括地描述了作者自己及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抗战三年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 ,高度赞扬了根据地抗日军民赤胆忠心 、抗击日寇 、保卫国家的

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抗战开始的三年,正是根据地军民处境最困难的时期 。当时,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积极反共 ,消极抗战,国民党中央军在前线节节败退,丧

师失地。而日寇则以主要兵力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 ,并对太行山区实行包围、封锁,妄图把抗日军民困死在太行山上。敌人的封锁和包围,也确实给根据地抗日军民

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没有吃的 ,战士们常常以榆树皮和野菜充饥,没有穿的,战士们十冬腊月仍穿着单薄的衣服与敌人作战 ,枪枝弹药的供给也十分困难。面对这种

情况,朱德同志曾号召八路军官兵,“做到拿起枪杆子是子弟兵 ,放下枪杆子是老百姓,”并同根据地军民一起开荒种地,制造枪枝弹药 ,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 ,并

且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苦斗 ”二字正是根据地这种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

4、尾联“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唱出了作者对中国***领导下的根据地抗日军民 ,坚持抗战,驱逐日寇,夺

取胜利所满怀的战斗豪情和信念 ,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不畏强暴 、不甘凌辱的光荣传统,从古到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

利益而献身,谱写了无数的慷慨悲歌。朱德在这里借古喻今 ,满腔热情地赞颂英勇抗战的根据地军民都是英雄豪杰,豪迈之情,阳刚之气溢于言表 ,读来令人感奋,

信心倍增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领导抗日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 ,前赴后继 ,坚持抗战,忠心赤胆保家卫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坚强性格 。因

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中国***就是英雄豪杰,广大的抗日军民就是英雄豪杰,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有这么多英雄豪杰 ,所以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

赶出中国去,夺取抗战胜利的一天就一定会到来。到那时 ,全国人民载歌载舞,举杯畅饮,共同欢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将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驱

逐倭儿共一樽”正是朱德对抗战胜利前景的憧憬。尾联两句,就其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来讲,可以称得上是“豹尾 ” ,它以千钧之力振起了全诗 ,使全诗具有一种冲

天的气势,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诗的意境,把太行山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引向了全国抗战的胜利。可以说 ,没有这个结尾,全诗就会黯然失色 。

关于“《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lan/202507-1860.html

(12)
kino520的头像kino520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kino520的头像
    kino520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 kino520
    kino520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kino520
    用户072603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七律.太行春感》的诗句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