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二十六式 ,收势口诀:身体逐渐站立,两臂向前外旋,掌心向上,与肩同宽 。两臂内旋 ,变掌心向下,落,根节带动中节 ,中节带动梢节,坐两掌落在两胯前,指尖朝前 ,掌心向下,肘尖向后,两臂外旋 ,两掌垂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内,指尖向下 ,目视前方(正南)。
起势:马步开立,双臂平举,曲膝按掌。2.金刚倒坠:左朋右捋,推掌提膝 ,开步,双手向右画圆,上步撩掌 ,扎拳,顿脚扎拳 。3.懒扎衣:出手,双臂画圆 ,拾腿,合手铲步,右掌左摆 ,移重心摆掌.受问4.六封四闭:朋,捋,并步推掌。5.单鞭:下引面圆 ,勾手提膝,开步,移重心摆掌。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拳谱有哪些
一 、听
“听在太极拳技击中称为听劲,是双方在肌肤接触时 ,利用肌肤的敏感性来感受彼此用力的大小、方向、快慢 、软硬的技巧。
二、松
“松是练习太极拳所要求的最高标准 。不管是练套路推手还是为了健身防身,接触太极拳首先就要放松,全身上下、处处节节都要放松。
三、随
“随为跟随 、相随之意。太极拳套路的练习中要求内外合一 ,上下相随 。
四、沾
沾可称之为“沾劲。沾劲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最高级境界。
五、化
“化就是“化劲 。化劲是太极拳高级的攻防技术。
太极26式的名称
太极拳 是靠手法运用为辅,动作力求柔顺,拳架舒展大方 ,步法轻灵稳健,手法之变,身法中正自然 ,具有卓越的技击 、健身、养生作用。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拳谱 。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拳谱
第1式 预备式 第42式 掩手肱拳
第2式 金刚捣碓 第43式 小擒打
第3式 懒札衣 第44式 抱头推山
第4式 六封四闭 第45式 三换掌
第5式 单鞭 第46式 六封四闭
第6式 第二金刚捣碓 第47式 单鞭
第7式 白鹤亮翅 第48式 前招
第8式 斜行拗步 第49式 后招
第9式 初收 第50式 野马分鬃
第10式 前螳拗步 第51式 六封四闭
第11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52式 单鞭
第12式 再收 第 53式 双震脚
第13式 前螳拗步 第54式 玉女穿梭
第14式 掩手肱拳 第55式 懒札衣
第15式 第三金刚捣碓 第56式 六封四闭
第16式 撇身捶 第57式 单鞭
第17式 背折靠 第58式 运手
第18式 青龙出水 第59式 摆脚跌岔
第19式 双推手 第60式 金鸡独立
第20式 三换掌 第61式 倒卷肱
第21式 肘底捶 第62式 退步压肘
第22式 倒卷肱 第63式 中盘
第23式 退步压肘 第64式 白鹤亮翅
第24式 中盘 第65式 斜行拗步
第25式 白鹤亮翅 第66式 闪通背
第26式 斜行拗步 第67式 演手肱拳
第27式 闪通背 第68式 六封四闭
第28式 掩手肱拳 第69式 单鞭
第29式 六封四闭 第70式 云手
第30式 单鞭 第71式 高探马
第31式 云手 第72式 十字摆莲
第32式 高探马 第73式 指裆捶
第33式 右擦脚 第74式 白猿献果
第34式 左擦脚 第75式 六封四闭
第35式 蹬一跟
相关阅读: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历史推源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 ,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 ,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造成往常阳村 。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西清风岭上 ,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 ,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 ,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直至建国后陈家沟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 ,仍以陈姓为主,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世传之太极拳,取法太极阴阳开合之理 ,运刚柔化发之劲,为中国 武术 之上乘者 。其根源可远溯自六百多年前,在明朝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温县常阳村。后因陈氏宗族生嗣繁衍 ,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陈氏族人于世居山西洪洞县之时期便素习长拳,迁居温县后,由始祖陈卜以阴阳开合之理 ,研究拳法,以授子孙 。历代相传,至九世祖陈王廷 ,参以戚继光拳经,编造拳套;以其独特缠绕运转之缠丝劲,并配合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导引 、吐纳之术 ,形成意识、呼吸及动作相互结合之内功拳法。
陈氏拳艺,世代家传,不授外姓,从十四祖陈长兴 ,方开先例,外传于永年杨露禅,并由杨氏引至京城 ,变化拳式成杨家太极拳而广为流传。尔后亦衍生出数家不同之派别 。直至十七世祖陈发科,于民国十七年秋,受聘至北平教拳 ,陈氏太极拳始为外间所认识。
陈氏太极拳,自始祖陈卜迄今已六百多年,历代相传 ,其间亦有所改进 。 至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时 , 陈氏拳艺 ,已由博而约而定型 。
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传者为老架 ,有头套十三势及二套炮捶。另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传之新架,则是删去头套中之震脚发劲,变化难练之架式而成。第十五世祖陈清萍所传者为新架之小架,简称小架 ,又称赵堡架,此套拳路是从新架变化出来,且更为紧凑 。
此趟头套十三势之三种架式 ,拳套着势之结构和运用缠丝劲的法则,完全相同,仅在手法上有所不同。老架着势宽大 ,有发劲震脚和跳跃等较难之动作;新架略去较难演练之动作,架式则与老架同样宽大;小架架式则较为紧凑,发放抖劲之手法亦较多。
猜你喜欢;
1. 陈式太极拳56式拳谱介绍
2. 陈氏56式太极拳谱
3. 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要求
4. 陈式太极拳七十四式老架一路拳谱
陈式太极拳26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一、起式
二 、金刚捣碓
三、懒扎衣
四、六封四闭
五 、单鞭
六、白鹤亮翅
七、斜行
九、掩手肱拳
十 、金刚捣碓
十一、撇身捶
十二、双推掌
十三 、肘底捶
十四、倒卷肱
十五、闪通背
十六 、掩手肱拳
十七、六封四闭
十八、单鞭
十九 、云手
二十、雀地龙
二十一、上步七星
二十二 、下步跨虎
二十三、摆莲脚
二十四、当头炮
二十五、金刚捣碓
二十六 、收式 杨式太极拳26式动作名称(第一段)
第一式:预备式
第二式:起式
第三式棚手上势
第四式;揽雀尾
第五式单鞭掌
第六式:云手
第七式单鞭掌
第八式:抽身下式第九式:金鸡独立)
筇十式:倒撵猴
第十式:下打十字式
第十式:斜飞式
第十三式:提手上式
筇十四式:白鹤这翅
第十五式:搂膝拗步掌
第十六式海底针
第十七式闪通臂(第三段)
第十八式:翻身撤身捶
第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二十式:玉女穿梭
第二十一式:十字拍脚
第二十二式:打虎式
第二十三式:进步搬拦捶第二十五式:十字手
第二十六式:收势(合太极)
关于“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雅容]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10-3115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雅容”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国家新编杨式26式太极拳口诀》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