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了呢

网上有关“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 ”了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了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忽如一夜寒风来,千树万树花不开 。前两年还风光无限的互联网行业 ,这两年似乎突然就不行了,业内人士各个高喊着“互联网寒冬 ”来了,让人不禁想到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最常被提及的那个词:凛冬将至。

当然 ,2019年的互联网行业可不是凛冬将至 ,而是凛冬已至。裁员、扣发年终奖 、高层洗牌年轻化、融资难……这些正在发生,京东、滴滴 、知乎,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互联网公司 ,同样不能幸免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寒冬是怎么来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问了一位互联网从业者,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近十年的“老油条” ,他跟我侃侃而谈了十分钟,内容很多,但总结起来 ,只有两条:一是互联网公司不好赚钱了;二是互联网公司不好筹钱了。

互联网公司不好赚钱了

朋友说,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了,在现有的风口里 ,人口红利基本都已经结束了。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在九亿到十亿之间,全国人数也不过13亿多,去掉老人和孩子 ,基本都在上网 ,封顶了 。

以微信为例,2018年微信的MAU就达到了10.4亿,基本相当于全国网民人手都有一个微信账号 ,你再让微信做增量,可能吗?

像微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互联网产品都遇到了无法增量的瓶颈 ,无法增量就意味着不能再快速获取更多的收益,只能转而去做更为困难,收效反而更低的存量 ,将现有用户的表现能力提升,这比起增量来说,可是一门技术活 。

我做增量 ,一亿用户涨到两亿用户,我能多赚十个亿,我做存量 ,一亿用户我能多赚三千万 ,这种收益差,显而易见。钱啊,不好赚了。

人口红利的结束 ,不单单体现在软件中,在硬件市场,同样如此 。以手机为例 ,当人们都拿着功能机的时候,你让他换智能机,不管什么牌子 ,他都会接受,毕竟那是更高科技,更好的东西;可当人们都拿着智能机的时候 ,你再让他换成自己品牌的智能机,谈何容易。

人口红利结束、增量变存量,收益封顶 ,互联网公司真的不好赚钱了。

互联网公司不好筹钱了

除了不好赚钱 ,互联网公司同样不好筹钱 。承接刚才的案例,当你的收益已经封顶,不能再实现快速增长的时候 ,资本方的投资回报就会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形下,资本方还会愿意投入几十亿、几百亿去扶持你每个月多赚那几千万吗?

这样的回报率 ,几十年才能回本?那如果有新风口的出现,没有钱投资了,岂不是血赔。

当然 ,这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当华米OV已经制霸手机市场的时候 ,一家新公司嚷嚷着自己要挑战他们的地位,再做一个新手机品牌,有多少资本愿意去冒这个险呢?

风口越来越少 ,才会导致往往出现一个新风口 ,所有资本都会蜂拥而至的乱局出现,比如早先的“百团大战”,比如共享单车的“千车混战 ”……能成功者只有少数几个 ,大多数的投资方,均损失惨重,一地鸡毛。

资本市场不愿意再冒险了 ,互联网行业上哪筹钱去 。

寒冬已至。

5G技术的来临,是否会带来新一轮硬件与软件的革新,再次盘活互联网市场 ,还是值得期待的。

互联网真的会迎来寒冬吗?

是进入一个短暂的寒冬期 。首先,真正有能力 、受过教育的人不必担心,因为大企业仍然非常需要真正有技术 、有能力的人才 ,他们会越来越好。

裁员的话著名的甲骨文是众所周知的。最新的思科几年前就听说了很多 。京东、美团、现在网易的考拉等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公司 。今年的互联网很难过。没有新的增长点,资本市场陷入衰退。

但相对而言,如果你的职位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如初级操作 、产品、设计、技术等) ,或者具有普通教育背景 ,就没有大公司背景 。基本上,如果你今年离开,就很难找到工作。并不是找不到 ,而是很难找到一家好公司,也很难像前两年那样支付工资,或者提高工资。

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部门大多被裁为?码农? 。定义:通常称为搬运砖块 ,编程团队没有技术内容。任何人都可以代替你,每天写商业代码。这类人在30岁或35岁以上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工作或跳槽的时候 ,基本上都会被裁掉 。

您可以看到,贵公司的基本核心技术人员尚未开放。我的同事几年前是个典型的代码农民。他有一种危机感,所以后来发展成了建筑 。我听说他最近在学习k8s服务器。作为一项技术 ,他应该每天都在学习,并将其应用到生产环境中,这样他才不会在技术界被淘汰。

最后 ,码农只是技术岗位中最初级的职位 。如果你想有一个长期的技术生涯 ,你需要不断地学习目前最新的技术 。如果可能,您还可以参与修改或开发。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跳槽过程中具有竞争力。

当然 ,寒冬的另一个原因是资金较为谨慎 。过去,PPT和演讲可能会欺骗投资。现在这几乎是不现实的。然而,那些尚未形成稳定收入 、只能依靠融资硬支撑的初创企业将无法生存 。

总之 ,对于没有盈利能力或只是盲目跟风的企业来说,寒冬永远是寒冬。但对于那些真正的巨人来说,影响相对较小。

在2021年腾讯年度大会上 ,马化腾曾情绪低落地表达了“互联网寒冬来了 ”、“减少招聘规模”,“做好过冬准备” 。

2022年刚过去三个月,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曝出裁员消息。其中不乏微博、滴滴 、字节、百度等头部企业。近日 ,“阿里裁员、腾讯裁员 ”更是冲上热搜 。

一系列的事件仿佛更加印证了“互联网寒冬”的事实。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去肥增瘦 、降本增效;一边裁员,一边严格控制招聘。求职难将是许多人要面临的问题 。

一、职场空窗期 ,该怎么度过?

1.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无论你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 ,在空窗期一定要对自己的过往进行一个梳理,从自身分析,找准自己想要做的和自己可以做的 ,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 。理性分析之后再去慎重选择行业、公司 、岗位,而不是盲目地投递简历。

2.规律作息,加强充电

在没有工作的这段时间 ,也应该保持规律作息,充分利用好时间,高效学习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论在什么时候,企业还是有优秀人才的需求 。当求职者同时去应聘一个岗位时,企业一定会选择更加优秀的那一个。如果你比别人的能力更强 ,你就有更大的优势,也有更大的几率拿到offer!

虽然很多传言暂未被证实,但是这股传言也已经让很多人开始唱衰。

二 、互联网寒冬真的要来了么?

其实srds裁员对于大厂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事了 ,一些部门被裁员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部分团队的定位与需求有脱节 。

部门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

产出有限 ,岗位职能定位不清。

但没想到大厂竟是这样“双标”,一边裁员,一边又计划广招小鲜肉...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的发布《2022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第三期)》 ,今年春招需求量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咨询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行业;房地产 、建筑工程行业。

再回头看看现在的春招市场,你会发现上面的数据太真实了!!!

不少大厂今年纷纷开启大规模校招

小米开放1000+岗位;

字节跳动放出6000+岗位;

美团狂甩10000+offer;

...

而且和往年比起来,明显今年的大厂为了抢人都急了小米比去年提前了14天;VIVO于比去年提前了12天...

更离谱的是阿里巴巴 ,前面在裁员,反手直接开启了2023届的校园招聘 。再看看阿里给出的薪酬:

虽然2021年的互联网身处风暴眼,但未来十年的互联网行业 ,随着政策监管框架正不断清晰、可预期性不断增强,将是真正走向冷静、克制和正规的十年。互联网产业作为现代社会的弄潮者,成为了不少职场人心仪的工作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提升自身的能力 ,实现个人价值的增值 。天来建议想转行IT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们结合自己的爱好及特长,选择这几个发展前景好的互联网岗位。

三 、哪些岗位发展前景更大

在互联网行业里,我们大致分为4大板块:技术类、设计类、产品类 、运营类。而这其中 ,入行相对较为容易 ,并且薪资待遇非常优厚的岗位有以下几类:

A

JAVA开发

主要工作是做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修改bug等等,包括业务需求的沟通,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业务功能实现于单元测试,系统维护等

java岗位可以说是IT行业里人群规模最大的群体了,而且也算是IT行业里历史比较久远的岗位了 ,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不管是现阶段的需求还是以后的大数据 、物联网等风口,只要学会Java ,你在抓住当前的同时,未来也会非常广阔 。

B

Web前端

简单的说就是给需要做网站的人做网站,比如pc端 ,移动端,手机端等,然后就是这些网站除了布局美观还要有动态效果 ,数据接口 ,数据交互功能 。

HTML5是互联网前端的主流开发语言,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前端开发技术能够取代,因此无论是PC端还是APP端的应用 ,前端都离不开HTML5。

C

UI设计

UI主要做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简单来讲就是你眼睛看到的所有的网站 、APP的界面,都是UI设计做出来效果图,然后交由开发人员以代码的形式复现出来 ,从而实现各项功能点击交互 。

UI的发展前景是很赞的。UI其实最好的发展方向就是UE,也就是交互,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优化师。

D

软件测试

关于“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 ”了呢”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梓轩]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10-25110.html

(19)
梓轩的头像梓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梓轩的头像
    梓轩 2025年10月01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梓轩”

  • 梓轩
    梓轩 2025年10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了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了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梓轩
    用户100104 2025年10月01日

    文章不错《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咱就开始“缺钱”了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