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

网上有关“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好像没怎么听过啊。。 。 。。。有梅录的简介

梅菉街道位于吴川市东南部,是中共吴川市委和吴川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是全市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 。面积36平方公里 ,市区13平方公里。下辖14个管理区,其中5个农业管理区。吴川,文物古迹颇多 。有“延华弄月 ”、“一览赁高” 、“极浦渔归” 、“渔翁撒网 ”、“东海朝阳 ”、“通驷垂虹” 、“丽山樵唱”、“限门飞雪 ”等八景 ,这“八景”连同吴川的名字,闻名遐迩。吴川有梧山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南朝平定令遗址 ,唐潘水县遗址,明吴川县遗址,明限门寨东炮台遗址 ,芷寮港遗址等;有元吴阳学宫、晋茂山书院 、晋香山古庙、宋梅录祖庙、宋极浦亭 、明天后宫、明双峰塔古建筑,这些人文景点源远流长,是访古探幽的胜地。有状元林召棠故居、民国名将李汉魂故居 、张炎将军故居、陈兰彬故居等 。吴川的海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4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 ,海水清澈透明,沙滩洁白晶莹,礁石新奇别致 ,还有被定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考察点”的蔚为壮观的防风林带 ,确是海水浴和度假的理想地方。特别是吉兆海滨,经专家考察认为,自然风光可与北戴河相媲美 ,具有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的条件 。目前,吉兆和吴阳金海岸海滨旅游区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和湛江市旅游度假区。吴川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泥塑、飘色 、花桥被誉为“吴川三绝 ” ,吸引着无数游人观赏。

金秋寻访吴川古八景 这一次我们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吴川的古八景 。因为东海朝阳景观只能在早上观看,所以凌晨五点钟 ,我们就已经从市区出发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沿途也有其他人在赶路,开车的 ,或走路的。秋天的风很凉爽,开着摩托车感觉有点凉 。

大概六点钟,我们到了金海岸。天还是灰朦朦的 ,岸上依稀看到有人影在走动。锁好车 ,步下海滩,听着海浪声,吹着海风 ,心旷神怡 。过了不久,海上的天空慢慢亮起来,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景物。但是 ,不见太阳。难道天气不好,我们与日出无缘吗?

海滩上的人慢慢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 ,或跑步,或打拳 。沙滩上开来一辆推土机,有渔民在拉绳子 ,然后将粗粗的绳子绞在铲土机后面的转轴上——渔民在利用铲土机的动力来拉网呢。

正当我们看得入神时,傲雪突然叫了一声:“看,日出了!”我们放眼远眺 ,海天相接的天上已经呈现一轮红日。颜色鲜艳 ,但不刺眼 。我们抓紧时间用手上的DV拍摄这令人激动的景色。

沙滩上的人越来越多,岸上走下来三位**,其中两个挺着大肚子。新鲜的空气 ,温柔的海浪声大概是给小生命最好的礼物吧 。我们退回到岸边,海滩上的人和物都背光,和黄昏的景色有点相似 。

大概早上七点 ,肚子饿了,到农村信用社约五十米(即麦可基对面)的一个小档口吃及第粥。花费不多,只用了二十元就让三个人填饱了肚子。

吃过早餐 ,我们来到吴阳工商行政管理所附近的几个小山丘上 。这里树木茂盛,杂草丛生。古时这里树木不多,视线较好 ,远处望过来,这里的景色象一个老渔翁正在撤着一张网。故名渔翁撤网 。但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 ,我们都看不出老渔翁的形象。我们爬了两个山丘 ,亲身去体验这种寻访的乐趣,并且在一个小树林里稍为休息。

我觉得部落组织的活动,最大的乐趣在于亲身探访 ,而不是走马看花的来到景点,口里道一声“噢,原来是这里!”就匆忙离开 。

离开金海岸旅游度假区 ,我们来到塘尾的邱屋村,看到了通驷垂虹遗址。我们略微有点失望,因为据资料介绍 ,古时,此处有鉴江支流经过,小河弯曲蜿蜒 ,河上有石拱桥一座,此石拱桥犹如垂虹横跨两岸。如今再也领略不到那种景色了,只见破烂的小石桥 。

告别通驷垂虹 ,我们折回吴阳 ,进入吴阳中学。古时吴川城内东门正对文庙后有个相对较高的小山丘,登山凭望,吴川城内景物尽收眼底 ,好比在越秀山上眺望广州城一样,故称一览凭高。当然,如今小山丘已经消失 ,好在还有座水塔 。我们爬到了第二层,视野开阔了许多 。无奈高楼阻碍,依然找不到“尽收眼底 ”的感觉。

意外的收获是看到了吴川学宫 ,但这座文物已经破烂不堪,急切需要维修。

离开吴阳中学,我们到城里村寻找延华井 。碰巧有个阿婆 ,家里就住在延华井旁,坐上我们的顺风车为我们指路。资料介绍,此井不是太深 ,水位较高 ,春秋二季月满之时,月影于井里水中,微风吹拂 ,井中泛起涟漪,水中之月亦随之荡漾,加之周边人文环境 ,此处为吴川一景实不过分,故称此景为延华弄月。而我们所看到的延华井,确实不深 ,但水位很低 。正好有阿姨在打水,看到井水还是比较清的。延华井旁边有个延华池,以前井水满的时候会溢出来流到池里。可惜的是 ,延华池里浮着一只死老鼠,让人实在无法想像延华弄月的神韵 。

带着略微的失望,我们来到附近的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破旧不堪 ,而且楼梯已经拆掉 ,没有办法到上面探个究竟。门口有几个侬儿(小孩子)在玩耍 。

离开中山纪念堂,我们来到极浦亭。极浦亭前有个水塘,走到九曲十八弯的小桥尽头是一座小亭。我一直以为那就是极浦亭 ,其实错了,岸边貌似祠宇的那座建筑才是极浦亭 。

资料介绍,极浦渔归遗址位于现在吴阳镇中街村 ,极浦亭始建于南宋淳佑(1241-1252),为解元李凌云隐居讲学处,极浦亭原构为亭制 ,经明 、清多次重修,外貌变成祠宇 。极浦亭前原是鉴江支流入海处,每当夕阳西下 ,归帆点点,渔歌晚唱,景色怡人。古代文人墨客咏为极浦渔归。

极浦亭还没有重修 ,雕梁画柱都是古色古香的 。但据称不久后 ,这里将建设一座极浦公园。

临近中午十二点,我们到沙角璇一处叫做土生海鲜店吃饭。叫了腊鱼汤、金枪鱼、鸡杂炒丝瓜 、青菜、炒河粉、啤酒 。花费也不贵,只了55元。

八景中保存得最完整的 ,行程中最令人感到难忘的和最有意境的,恐怕就是限门飞雪景点了。我们都认为,限门飞雪是最值得去发掘的一个景色 。

旧吴川八景之限门飞雪遗址位于吴阳镇沙角漩的鉴江出海口处 ,古时,鉴江下游特别是鉴江出海口处江面宽广,风浪较大 ,当时往来在鉴江出海口的船只都不大,浪花打在船蓬上,浪花四溅 ,远远望去犹如雪花分飞,故称限门飞雪。

大概已经有许多人来过看过景点,未经多说船家便知道我们的意图 ,很快带我们去看限门飞雪。坐船的感觉很奇妙 ,因为船是有篷的,热日之下,迎面吹来的却是凉爽的江风 。伴随着轻微的摇晃 ,人的感觉很愉快,“像神仙一样”。船行驶在江中,只见江面上金光闪闪 ,还可以不时见到有鱼从水中跳出来。

大概二十多分钟,我们便到达观赏的位置 。这边是江,那边是海 。远远望去 ,海天交际的地方,一道道数不清的白色浪花在游动。这,就是限门飞雪了吧?

不远处有一道长长的白色的线 ,大概是一个岛吧?叫船家开过去,果然是一个沙岛。船家说他小时候就来过这里,但没有岛 。十年前这座小岛才慢慢出现 ,并且不断的上升 ,现在已经初具雏形。

这个小岛应该是由鉴江冲积下来的沙所屯积而成,岛的中间有一堆树枝等杂物。船家说水面最高的时候也没有浸没这个岛 。**的沙,白色的云 ,蓝色的天,站在上面环顾四周,360度的水天一色。

回航途中问船家:这座小岛有名字了吗?船家说没有。于是我们决定为小岛起一个名字——飞雪岛 。希望通过部落组织的这次活动 ,将飞雪岛介绍给更多的人认识。

在飞雪岛可以看到对面是坡头,上面有一个灯塔。

依依不舍的告别飞雪岛,我们开始整个旅程中最为艰苦的一站——骊山樵唱 。

古吴川八景之丽山樵唱遗址位于现在塘缀镇丰六洞村西面的丽山岭 ,丽山岭山高56米,山上林木葱翠,风景秀丽 ,山顶有口天然井,俗称山尤窍。井内之水冷热各半,井旁有八角亭遗址。并有石椅 、石凳、石砧板、石菜刀 、石碗和石脚印 ,山腰有石泉 ,俗称麻蓝水碗,传说山脚下留有三仙女的足迹 。古时民风淳朴,上山打柴的樵夫唱着吴川山歌自娱自乐 ,歌声悠扬飘渺,悠然自得,俨然世外桃园 ,因此丽山樵唱成了吴川八景之一 。

从沙角漩出发,沿芷寮到325国道的乡道经过黄坡墟,再沿着黄坡东线公路到板桥。问傲雪 ,地名板桥和古人郑板桥有啥关系?傲雪说没有关系,以前板桥叫板埠,后来才改名为桥板。

在桥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道路崎岖 ,邻近丽山岭这一段完全是山路,摩托车开起来相当不容易 。勉强将车子开到山脚,就发现实在没有办法再开上去了。爬上山岭 ,有点喘气。看到了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个由大石头砌成的天然井 ,但井已干涸 。山岭上有很多石头,大概是八角亭的遗址?但怎么也找不到石椅、石凳、石砧板 、石菜刀、石碗和石脚印,也找不到石泉。

站在山顶上 ,视野开阔,所有景色尽纳眼底。远远的是吴川境内最高的山峰——天子岭 。山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纵横交错。

秋天了 ,收割的季节。

凌晨5时出发,傍晚6时回到梅录,整整13个小时的旅程 。虽然身体疲惫 ,但丝毫掩盖不止心中的兴奋和满足。这次活动相当的尽兴,更多的内心体验实在无法用毛墨来形容。我愿意用小凤姐的这一首歌的歌词来完结这篇游程: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

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

风中赏雪

雾里赏花快乐回旋

毋庸计较

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

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金秋寻访吴川古八景 这一次我们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吴川的古八景 。因为东海朝阳景观只能在早上观看 ,所以凌晨五点钟,我们就已经从市区出发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沿途也有其他人在赶路 ,开车的 ,或走路的。秋天的风很凉爽,开着摩托车感觉有点凉 。

大概六点钟,我们到了金海岸。天还是灰朦朦的 ,岸上依稀看到有人影在走动。锁好车,步下海滩,听着海浪声 ,吹着海风,心旷神怡 。过了不久,海上的天空慢慢亮起来 ,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景物。但是,不见太阳。难道天气不好,我们与日出无缘吗?

海滩上的人慢慢多了起来 ,三三两两的,或跑步,或打拳 。沙滩上开来一辆推土机 ,有渔民在拉绳子 ,然后将粗粗的绳子绞在铲土机后面的转轴上——渔民在利用铲土机的动力来拉网呢。

正当我们看得入神时,傲雪突然叫了一声:“看,日出了!”我们放眼远眺 ,海天相接的天上已经呈现一轮红日。颜色鲜艳,但不刺眼 。我们抓紧时间用手上的DV拍摄这令人激动的景色。

沙滩上的人越来越多,岸上走下来三位** ,其中两个挺着大肚子。新鲜的空气,温柔的海浪声大概是给小生命最好的礼物吧 。我们退回到岸边,海滩上的人和物都背光 ,和黄昏的景色有点相似 。

大概早上七点,肚子饿了,到农村信用社约五十米(即麦可基对面)的一个小档口吃及第粥。花费不多 ,只用了二十元就让三个人填饱了肚子。

吃过早餐,我们来到吴阳工商行政管理所附近的几个小山丘上 。这里树木茂盛,杂草丛生。古时这里树木不多 ,视线较好 ,远处望过来,这里的景色象一个老渔翁正在撤着一张网。故名渔翁撤网 。但现在,无论从哪个角度 ,我们都看不出老渔翁的形象。我们爬了两个山丘,亲身去体验这种寻访的乐趣,并且在一个小树林里稍为休息。

我觉得部落组织的活动 ,最大的乐趣在于亲身探访,而不是走马看花的来到景点,口里道一声“噢 ,原来是这里! ”就匆忙离开 。

离开金海岸旅游度假区,我们来到塘尾的邱屋村,看到了通驷垂虹遗址。我们略微有点失望 ,因为据资料介绍,古时,此处有鉴江支流经过 ,小河弯曲蜿蜒 ,河上有石拱桥一座,此石拱桥犹如垂虹横跨两岸。如今再也领略不到那种景色了,只见破烂的小石桥 。

告别通驷垂虹 ,我们折回吴阳,进入吴阳中学。古时吴川城内东门正对文庙后有个相对较高的小山丘,登山凭望 ,吴川城内景物尽收眼底,好比在越秀山上眺望广州城一样,故称一览凭高。当然 ,如今小山丘已经消失,好在还有座水塔 。我们爬到了第二层,视野开阔了许多 。无奈高楼阻碍 ,依然找不到“尽收眼底”的感觉。

意外的收获是看到了吴川学宫,但这座文物已经破烂不堪,急切需要维修。

离开吴阳中学 ,我们到城里村寻找延华井 。碰巧有个阿婆 ,家里就住在延华井旁,坐上我们的顺风车为我们指路。资料介绍,此井不是太深 ,水位较高,春秋二季月满之时,月影于井里水中 ,微风吹拂,井中泛起涟漪,水中之月亦随之荡漾 ,加之周边人文环境,此处为吴川一景实不过分,故称此景为延华弄月。而我们所看到的延华井 ,确实不深,但水位很低 。正好有阿姨在打水,看到井水还是比较清的。延华井旁边有个延华池 ,以前井水满的时候会溢出来流到池里。可惜的是 ,延华池里浮着一只死老鼠,让人实在无法想像延华弄月的神韵 。

带着略微的失望,我们来到附近的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破旧不堪 ,而且楼梯已经拆掉,没有办法到上面探个究竟。门口有几个侬儿(小孩子)在玩耍 。

离开中山纪念堂,我们来到极浦亭。极浦亭前有个水塘 ,走到九曲十八弯的小桥尽头是一座小亭。我一直以为那就是极浦亭,其实错了,岸边貌似祠宇的那座建筑才是极浦亭 。

资料介绍 ,极浦渔归遗址位于现在吴阳镇中街村,极浦亭始建于南宋淳佑(1241-1252),为解元李凌云隐居讲学处 ,极浦亭原构为亭制,经明、清多次重修,外貌变成祠宇 。极浦亭前原是鉴江支流入海处 ,每当夕阳西下 ,归帆点点,渔歌晚唱,景色怡人。古代文人墨客咏为极浦渔归。

极浦亭还没有重修 ,雕梁画柱都是古色古香的 。但据称不久后,这里将建设一座极浦公园。

临近中午十二点,我们到沙角璇一处叫做土生海鲜店吃饭。叫了腊鱼汤 、金枪鱼 、鸡杂炒丝瓜、青菜、炒河粉 、啤酒 。花费也不贵 ,只了55元。

八景中保存得最完整的,行程中最令人感到难忘的和最有意境的,恐怕就是限门飞雪景点了。我们都认为 ,限门飞雪是最值得去发掘的一个景色 。

旧吴川八景之限门飞雪遗址位于吴阳镇沙角漩的鉴江出海口处,古时,鉴江下游特别是鉴江出海口处江面宽广 ,风浪较大,当时往来在鉴江出海口的船只都不大,浪花打在船蓬上 ,浪花四溅 ,远远望去犹如雪花分飞,故称限门飞雪。

大概已经有许多人来过看过景点,未经多说船家便知道我们的意图 ,很快带我们去看限门飞雪。坐船的感觉很奇妙,因为船是有篷的,热日之下 ,迎面吹来的却是凉爽的江风 。伴随着轻微的摇晃,人的感觉很愉快,“像神仙一样”。船行驶在江中 ,只见江面上金光闪闪,还可以不时见到有鱼从水中跳出来。

大概二十多分钟,我们便到达观赏的位置 。这边是江 ,那边是海 。远远望去,海天交际的地方,一道道数不清的白色浪花在游动。这 ,就是限门飞雪了吧?

不远处有一道长长的白色的线 ,大概是一个岛吧?叫船家开过去,果然是一个沙岛。船家说他小时候就来过这里,但没有岛 。十年前这座小岛才慢慢出现 ,并且不断的上升,现在已经初具雏形。

这个小岛应该是由鉴江冲积下来的沙所屯积而成,岛的中间有一堆树枝等杂物。船家说水面最高的时候也没有浸没这个岛 。**的沙 ,白色的云,蓝色的天,站在上面环顾四周 ,360度的水天一色。

回航途中问船家:这座小岛有名字了吗?船家说没有。于是我们决定为小岛起一个名字——飞雪岛 。希望通过部落组织的这次活动,将飞雪岛介绍给更多的人认识。

在飞雪岛可以看到对面是坡头,上面有一个灯塔。

依依不舍的告别飞雪岛 ,我们开始整个旅程中最为艰苦的一站——骊山樵唱 。

古吴川八景之丽山樵唱遗址位于现在塘缀镇丰六洞村西面的丽山岭,丽山岭山高56米,山上林木葱翠 ,风景秀丽 ,山顶有口天然井,俗称山尤窍。井内之水冷热各半,井旁有八角亭遗址。并有石椅、石凳、石砧板 、石菜刀、石碗和石脚印 ,山腰有石泉,俗称麻蓝水碗,传说山脚下留有三仙女的足迹 。古时民风淳朴 ,上山打柴的樵夫唱着吴川山歌自娱自乐,歌声悠扬飘渺,悠然自得 ,俨然世外桃园,因此丽山樵唱成了吴川八景之一 。

从沙角漩出发,沿芷寮到325国道的乡道经过黄坡墟 ,再沿着黄坡东线公路到板桥。问傲雪,地名板桥和古人郑板桥有啥关系?傲雪说没有关系,以前板桥叫板埠 ,后来才改名为桥板。

在桥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道路崎岖 ,邻近丽山岭这一段完全是山路,摩托车开起来相当不容易 。勉强将车子开到山脚,就发现实在没有办法再开上去了。爬上山岭 ,有点喘气。看到了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个由大石头砌成的天然井,但井已干涸 。山岭上有很多石头,大概是八角亭的遗址?但怎么也找不到石椅、石凳 、石砧板、石菜刀、石碗和石脚印 ,也找不到石泉。

站在山顶上,视野开阔,所有景色尽纳眼底。远远的是吴川境内最高的山峰——天子岭 。山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稻田 ,纵横交错。

秋天了,收割的季节。

凌晨5时出发,傍晚6时回到梅录 ,整整13个小时的旅程 。虽然身体疲惫,但丝毫掩盖不止心中的兴奋和满足。这次活动相当的尽兴,更多的内心体验实在无法用毛墨来形容。我愿意用小凤姐的这一首歌的歌词来完结这篇游程: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

愉快悲哀在身边转又转

风中赏雪

雾里赏花快乐回旋

毋庸计较

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

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

关于“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又亦]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08-8298.html

(22)
又亦的头像又亦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又亦的头像
    又亦 2025年08月04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又亦”

  • 又亦
    又亦 2025年08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好像没怎么听过...

  • 又亦
    用户080409 2025年08月04日

    文章不错《吴川市梅录四楼八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