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制定奋斗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2、严格纪律造成正确优良班风
3 、培养骨干,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
有了这个核心 ,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集体核心不能自发形成,需要班主任认真挑选、精心培养。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组成一批能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办事认真、能代表集体意志的班委会去领导班集体工作 ,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4、千方百计转化后进生
在转化中要对后进生充满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 。赏识后进生的优点,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转化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之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为那里有机构 、有职能、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也没有的话 ,也就没有集体了,所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群人罢了。 ”①把一个学生群体转化为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只有在集体中才可以有个人自由。”②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试从融洽师生关系;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实行班级管理量化;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这七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来。 关键词:组建 班集体 班级管理 一 、融洽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 ,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并且迁移到他的同伴关系 ,使他与社会与他人形成积极的交往关系,从而影响他整个的人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 ,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 ,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 ,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 融洽师生关系就要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信任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宽视野 ,鼓励学生批判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 ,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二、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就是全班同学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是班级各项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总概括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 ,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 、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 ,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 ,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两年前我接手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班内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差生。一接手这个班,刚开始的一星期 ,我发现这些学生表现特别散漫 。班内学生上课铃响了还在外面疯跑,上课不听,吵吵闹闹 ,下课打追,作业不交 、卫生不做,教室一片狼籍。学生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 ,这个班的教师更换太勤,在我之前,班上一学期就陆陆续续换了三四位老师。有时语文课上成体育课 ,学生在外面放羊 。学生处于迷路混乱状态,没有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专门召开班会 ,明确要求 。找同学了解情况,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 ,确定第一个目标。改掉散漫作风,改头换面,塑造一个新的我。一切从新开始 。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 ,班集体的风貌有了很大改观。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 、熏陶、激励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 。在扶正压邪 ,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 、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就我现在接手的班级而言,班内学风较浓 ,凝聚力强,学生“士气高涨 ”,可是“傲”气很重 ,只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 。如:放学后窗户、门没关就走了 ,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教室地面经常有垃圾,还有不倒垃圾的现象等等。针对这种情况 ,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 ,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 ,定期为班级 、学校甚至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 。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四、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 ,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 。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 ,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 ,管理能力得到增强。两年来,我借鉴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 ”。一级管理:六名班干部,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 。二级管理:学习组长和卫生小警察 ,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 职责长 ,如“灯长”“门长”“窗长”等,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 ,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 五 、实行班级管理量化。 班级管理量化就是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实行评分量化 ,直接与期末学生评优挂钩。具体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制定评分标准,如帮助别人一次加一分 ,作业五次得优加一分,上课积极发言加一分,担任班干部加一分,不完成作业一次减一分 ,不守纪律一次减一分等等 。第二,及时统计小结,如一周一小结或一月一小结。第三 ,奖惩分明。小学生都有一颗好胜心,在班级你追我赶的氛围下,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班级风貌也是越来越好。 六、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 班干部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助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 ,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在第四点中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 ,如“学习委员 ”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老师也轻松不少,可谓一举两得。 七、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 、育人的功能 ,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 ,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等等。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则需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 。就我所在的四年级,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 ,还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写字比赛 、阅读比赛、公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总之 ,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只有在有心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班集体的这条小船才会行驶得又好又稳。 参考文献:①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第403页 。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4页。
关于“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度浩宇]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08-1203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度浩宇”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制定...
文章不错《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