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时间对应的脏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时间对应的脏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子时一胆经当令;丑时一肝经当令;寅时一肺经当令;卯时一大肠经当令;辰时一胃经当令;巳时一脾经当令;午时一心经当令;未时一小肠经当令;申时一膀胱经当令;酉时一肾经当令;戌时一心包经当令;亥时一三焦经当令。
1 、13-15点
正未时(13-15点),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 。
2、15-17点
正申时(15-17点),足太阳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
3、17-19点
酉时(17-19点),足少阴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 。’肾为先天之根。
4 、19-21点
戌时(19-21点) ,手厥阴心包经最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
5、21-23点
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在工作 ,三焦对照解剖学的定义,叫胸腔、腹腔,上腹 、下腹 ,中医叫三焦。
6、23-1点
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 ,胆汁推陈出新。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
正丑时(夜里1-3点),足厥阴肝经最旺。肝藏血,肝血推陈出新,必须休息,保障肝脏的正常功能。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
7、3-5点
经脉的循行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的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夜里3-5点)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8 、5-7点
卯时(早晨5-7点),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
9、7-9点
正辰时(上午7-9点),足阳明胃经最旺,是胃最活跃的时间。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会出现嘴唇干裂或生疮。?
10、9-11点
正巳时(9-11点),足太阴脾经最旺,是脾脏最活跃的时间 。"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所以吃早餐不会发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才是红润的。
11、11-13点
正午时(11-13点),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 、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
扩展资料:
脏腑是相互配合 ,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 ,都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兹分述如下:
(一)肝与胆
胆附于肝,相为表里 ,肝胆互济。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 、口苦、呕吐等症状 。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二)胃与脾
胃主腐熟 ,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
(三)心与小肠
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 ,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 ,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四)肺与大肠
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 ,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 。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 ,都是密切关联的。
(五)肾与膀胱
肾和膀胱互为表里。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 。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六)心包络与三焦
心包络是心的外卫 ,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 ,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 。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百度百科-身体各器官工作时间表
百度百科-脏腑
我们的五脏六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且每个脏腑都有它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和工作能力比较弱的时间。我们只有在它工作能力比较强的时间让它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身体才不容易出现问题 。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他们称之为子午流注 ,即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的12条经脉的运行。
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运行的关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观点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每个脏腑每条经络都有他运行的时间 ,而在这个时间是它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 。
各脏腑经络运行时间:
脏腑经络时间流注表
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更替,环环相扣,互补互济、十分有序。利用脏腑经络时间流注可以知道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也可以通过流注表的时间段来加强调理,也知道调理得是否正确有没有调理好,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来指导我们的养生。
子时: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23:00-1:00)
古人把子时之初的23点界定为新一天的开始,对应冬至 ,阴气至极而阳始生 。此刻亟须深睡,以养护初生的阳气。子时胆经当令,在子时前入眠 ,有利于胆汁代谢顺畅,推陈出新。
胆储藏胆汁,主决断 。中医称胆为清净之府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 ,胆方能完成代谢。此时睡好,才能胆清脑聪 。晨醒后头脑清新 、气色红润。反之,日久 ,子时不入睡者胆气一虚,各脏腑功能便纷纷下降。将会出现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 。
宜沉潜胆气
黄帝内经讲:“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行属木 ,为阳木。木有生发的一个功能,子时阳气开始生发了,此时重要的就是要睡觉 ,在11点前入睡,好好的休息才能阳气给生发起来,所以这个时候的养生要点就是要睡觉 ,睡得越深对咱们的身体健康就越有利!”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 、9点钟就昏昏欲睡 ,但一到11点又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因为,熬夜者感觉此时精神 ,实系阳气生发所致,长期如此透支会阴阳双损 。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零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时恰恰开始是阳气生发了 ,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
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养身体。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
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 ,经过一天的饮食和劳作,血液里面会有一些垃圾在体内,肝脏需要把血液里面的毒素代谢掉并储藏起来 ,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脏就没有办法好好工作,血液里的毒素也不会清理干净 。
宜熟睡保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卧(深度睡眠) ,血归于肝。 ”王冰注曰:“肝藏血,心行之,人动(未入睡)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可见丑时宜进入熟睡状态,让肝主藏血、酝酿新血等功能充分发挥 。如未入睡,肝此时段还在耗能支撑人体活动 ,就难以完成新陈代谢的任务。阴虚火旺者此时沉睡,则有补阴降火之效。滋阴潜阳,无扰乎阳 ,才能为阳气蓄养势能 。
丑时未入睡者,肝回不了血,血液中的毒素排不掉 ,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长此以往容易得胆结石、囊肿 、大三阳、小三阳等各种病症。同时还会面色青灰 ,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由于肝经循经面部 ,丑时不睡,你的脸就会变丑,想美容回来基本没可能 。
此时虽然阳气已生发,但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 ,所谓升中要有降。所以这个时辰的养生要点也是要熟睡!便于“肝藏血。”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
《素问》讲“肺朝百脉 ”,是指肺以气将肝在丑时推陈出新好的血液输送全身百脉,以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就跟园丁洒水似的 ,把身体的角角落落都用肝血滋润一遍。这使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肺经运行的时候,是人体处在深度睡眠的时候。因为肺主宣发肃降 ,此时人全身的气机升降,所以一般熬夜,3点之前都很精神 ,可是一过3点就扛不住了,好想睡觉 。
宜宣清降浊
寅时,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 ,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
肺朝百脉,即3时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这需要深度的睡眠 。正因为寅时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所以 ,3点到5点应该是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它得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此际人体需要吸入充足的氧气,宜吐故纳新 ,做深呼吸。
素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这时易咳嗽,因肺气在此时不能很好地宣发肃降,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因为咳嗽或者呼吸困难而醒来 ,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 。婴幼儿,也因为有肺热 ,此时会醒。这时,如果咳醒,可根据体质适量喝温开水能够缓解以祛肺燥。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
如果家里有肺衰竭病人 ,一定要特别注意观察他此时的反应和症状。很多肺癌病人,心脏病人都在寅时去世。
寅时,切忌悲怒,以免损肺伤肝 。
肺主宣发肃降
《黄帝内经》:“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气 ,包括主一身之气,也包括主呼吸之气,所以“肺主气 ,司呼吸”。
具体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是通过宣发(向上,向外) 、肃降(向内,向下)的功能来实现的 ,宣发肃降的对象是气,把人体的气向身体内外各个部位敷布,同时也包括水液 ,所以津液也在气的推动下敷布全身。
另外肺能朝百脉,是因为气帅血行,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 ,心主血脉也是在肺气辅助下完成的。实际上肺朝百脉还是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的具体体现 。
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及肌肉皮毛 ,无处不到,以滋养全身的脏腑组织,有向上、向外、散发的特点。肃降即清肃下降之意 ,有向下 、向内、收敛的特点。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呼出体内浊气 。
2 、协助中焦脾胃,将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它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和部分水谷精微(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头面和全身 。即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
3、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皮下脂肪)为白肉 ,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 。) ,充皮肤,肥腠理(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 ,即肌纤维间的空隙;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司开阖(主管打开闭合) ,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
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吸入自然界之清气 ,并将吸入之清气与水谷之气相融合而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气海,以资元气。
2 、协助“脾 ”把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用来濡润其他所有脏腑。
3、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 ,向下输送到肾或者膀胱,成为尿液,所以 ,小便的通利与否和肺关系密切。
卯时:大肠经当令(5:00-7:00)
5点对应惊蛰,“蛰”为潜伏之意 。每年惊蛰一至,冬眠的生物就开始苏醒。清晨的“惊蛰”时分,人体筋脉气血涌动 ,有人会浑身酸痛,起床活动有助缓解。此时,天基本亮了 ,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卯时大肠经活跃的最佳时段。此时起床,喝上一大杯温盐水 ,可以让你立刻感觉有便意。因为盐有“软坚泻下”,这个时候也该起床了,夏天时候要早一点起 ,冬天可以起得晚一点,起来后可以做一些锻炼,年纪大的要做比较慢的一些动作 。
最好是在快7点的时候吃早饭。
宜清肠排毒
中医认为 ,肺与大肠相表里,卯时正是大肠经“值班 ”的时间,此时大肠经最旺。肺将新鲜气血输布全身,同时也把血液输送给了大肠 ,促使大肠进入活跃状态,大肠满血复活蠕动,开始吸收完食物中剩余水分与营养 ,排出一天代谢积攒的渣滓 。此时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如果排便不畅 ,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大便才顺畅 。所以要注重自己的肺脏保养。
注意 ,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我们可以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此时若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 ,错过了大便的吉时,大肠经就下班了,便无法完成排浊功能,长此以往 ,对健康产生危害 。6点对应春分,若贪睡赖床,阳气受抑制 ,精气神就难以焕发,令人萎靡不振。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辰时:胃经当令(7:00-9:00)
辰时 ,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胃已苏醒过来,整整一晚 ,它早已准备好全力消化 。在这个时间段,胃需要接受和腐化胃里的食物,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开始我们新的一天。
宜早餐进补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吃早饭了。如果此时你已经排完便,就会感到浑身轻松,肚子好饿 。因为方便后腹胀感消失 ,胃经就会用饿来提醒我们吃饭,它好干活。
此时天地阳气最旺,胃的消化能力最强 ,吃早饭最容易消化。且早饭要吃饱,胃饿了一夜,我们要用早饭把胃填饱 ,它才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满满的能量,开始新的一天 。此时,为了配合胃里的食物消化 ,胃里胃酸分泌,胆囊开始向小肠输送胆汁,脾经和胃经都在运化 ,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因为吃得较多一点也很容易消化掉,多吃也不容易变胖。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
我们最好在8点之前吃完早餐。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胃溃疡 、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胆汁形成晶体)等胆囊和胃的一些疾病。
如久不进食,一直分泌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 ,造成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胆汁分泌最旺盛,胆囊分泌的胆汁无处释放,全部积存在胆囊里 ,时间一长就变成了结晶,就是所谓的胆结石。
如暴饮暴食,则会增加脾胃负担 ,并耗损 、压抑阳气的生发 。因此早餐一定要营养均衡全面,坚决避免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大吃大喝等对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
节假日时有人会睡至晌午,在此龙腾之象的时辰仍未起床 ,如同没有经历春天的萌动。无春就无夏,无动便无生,晚睡晚起会使体内缺少阳气支持而气血不畅 。天醒而入睡 ,犹如人与天地展开“拉锯战”,人力又岂能胜自然之力,故容易出现浑身酸懒无力等不适症状。所以为什么我们讲要早上起来吃早饭。
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 ,重则唇裂或生疮 。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经上的问题,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上的问题 ,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另外,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饭后一小时后按揉胃经可调节胃肠功能。有胃病者最好在卯时吃饭。
巳时:脾经当令(9:00-11:00)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 ,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得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 ,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忙忙碌碌的小丫鬟病了 ,脾出问题,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如糖尿病等。
易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 ,脾统血。”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是消化 、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它把胃中的水谷精微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所以胃里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和食物 ,脾经才能好好工作。要是胃里啥也没有,脾经就成了无米之炊的巧妇,没有办法输送能量了 。
巳时又名隅中、日禺 ,此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这时脾运化吸收的能力最佳,若还没进餐 ,则气血乏源,损脾伤胃,易患中气下陷诸疾 。长此以往 ,就会头晕 、浑身乏力,造成脾虚。
脾又主统血,“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其华在唇 ,脾胃系统好,消化吸收好,血质就好 ,嘴唇红润,否则暗淡、唇白或发紫,唇白标志血气不足 ,唇暗、唇紫标志寒人脾经 。这也是推测脾经运化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志之一。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 、流口水、湿气、水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此时,要多喝水 ,慢慢饮水,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如此,身体会开始整个白天的“水循环” ,进入比较良性的新陈代谢。我们不能等口渴了喝水,必须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代表你的身体已缺水,这时补充就略显迟了。
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 ,脾虚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 。这段时间是人脾经开穴运行的时间,也是护脾最好的时间段,已经要吃中午饭了。
有条件的建议在家做饭多选择牛肉、羊肉 、猪肉、扁豆、番薯 、马铃薯、豆腐、芹菜 、玉米、大米等。
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橘子 、柠檬、柳橙等 。茶水可以选择绿茶、花茶 、蜂蜜水等。
午时:心经当令(11:00-13:00)
午时是心经开穴运行的时间。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 ,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此时别搅动它,我们也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怎么办?歇着 ,以不变应万变。这时可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宜小憩养心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 ,其华在面 。”心经主要负责给心脏补充血液,然后让心脏更好地推动周身的血液运行。午时,心经最旺 ,这段时间,最好能睡一会儿,让心血得到充分的补给。所以,人在午时能小睡片刻 ,颇益于安神、养精气、养心神,推动血液循环,还能起到补火生土(补法之一 。五行中的火 ,对应人体的心,土对应脾胃。脾土弱,补心火 ,符合《内经》讲的“虚则补其母 ”的治疗原则。)、有助消化的作用,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由于汗为心之液,所以午时运动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此时流汗对心的伤害很大 。此时要睡觉 、要安静,使心绪宁静,适当休息 ,养心、静心。但午睡不宜时间过久,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因为时间很短也不用担心会发胖,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减少负担。否则易夺觉 ,引起夜间失眠 。午睡起床后要适量活动,以唤醒和疏通周身气血。中国人很讲究睡子午觉,夜里11点前开始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午觉 ,睡不着闭目养神都有好处。
另外在饮食上也可以选择对我心脏有益的食物,如饭前吃个番茄,水果可选苹果葡萄 ,茶水可选红茶、绿茶 、花茶,其他还有红豆、番薯、金针 、红枣、鸡肉等 。
未时:小肠经当令(13:00-15:00)
小肠主分清泌浊,主吸收 ,它的功能是对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营养和糟粕进行整理和分送,把精华挑出来输送给脾,供脾运送给全身各个脏器;把液体归入膀胱 ,渣滓送到大肠。
宜分清泌浊
未时,小肠经最旺。小肠主分清泌浊,使水液归膀胱,糟粕入大肠 ,精华输进脾,并对营养进行调整和吸收 。故午餐应在13点前吃完,这样小肠经当令时 ,才能在小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充分分离食物并把营养物质都吸收进人体。不然,食物再好也会因未被有效利用而浪费 ,这不仅是物质的巨大浪费,甚至还会成为身体的负担。佛教“过午不食”的戒律,就是为了让肠胃得到充分休息 ,身心轻安,易入静定 。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 ,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 ,有可能就是心脏问题的一个前兆 。这是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可能也会出现问题。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 。如小肠有热 ,人会咳而排气。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小肠经在运行的时间段,小肠亚健康多表现为:腹泻 、吸收功能下降、易颈部疼痛、头部头痛 、耳鸣、风湿等、如出现下腹部胀气或疼痛、易出汗和便秘 、严重风湿病等现象那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
饭后两肋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膀胱经当令(15:00-17:00)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经络,从头到脚通贯全身。小肠经已经把液体的部分拨给了膀胱 ,膀胱贮藏着水液和津液的混合物 。膀胱经要把这两种液体区分开。分开后,津液部分继续在身体内循环,水液部分也就是尿液 ,则从尿道里排出体外。
宜利水清瘀
申时,膀胱经最旺、最活跃,人体津液最充足 ,这个时候适合多喝水排毒 。要想尿尿,一定不要总是憋尿,否则久了,就会有“尿潴留”等情况发生。即说膀胱括约肌出现没有弹性的状况。
这个时间段 ,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皆佳,是工作 、学习的第二黄金时段,故古人云“朝授业 ,夕习复 ”。
申时,人体体温较高,阴虚者尤为突出 。此时 ,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排泄出小肠过滤后的代谢产物。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 ,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 ,膀胱经又是一条阳经,所以还可能有阳虚的问题;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 ,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也是阳虚的毛病。
癫痫、头痛 、目疾、鼻病、遗尿 、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病症,都和膀胱经有关 。
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 ,即咳而遗尿。
关于“时间对应的脏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蹉康佳]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zhis/202507-342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蹉康佳”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时间对应的脏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时间对应的脏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子时一胆经当令;丑...
文章不错《时间对应的脏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