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认信鸽

网上有关“如何辨认信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辨认信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佳答案一、 关于信鸽的归巢能力

首先,为了不使这个竞翔界最神秘的问题再度神秘化 ,我们应当将这个命题扩而大之 。建立在信鸽是鸟,我们在研究鸟类的归巢能力,或者 ,研究鸟类当中的一员,即鸽子的归巢能力这个层面上,思路才能比较客观 ,比较开阔。凡鸟类都有归巢能力 ,通常,鸟类的归巢能力极强。因为异地远距离归巢的前提是定向 、辩向(方位),所以我们可以说 ,鸟类的辩向能力极佳 。因为辩向归巢能力直接关系到生存,因此这种能力在鸟类身上作用极其重要,根本不可以“讨论 ” ,也无所谓有无强弱,这种能力是必须的,舍此不能生存 ,那么,这种能力通过学习得来亦是来不及的,这种能力与生俱来 ,它们是——本能。结论:信鸽的远距离定向归巢能力并不“神奇”,举凡鸟类都具备,不是经过学习和训练得来的 ,先天就有。

本能固然有用 ,也很重要,但是,本能也是遵循“用进废退”原理的 ,长期不用,本能也要退化 。野生的猫科犬科动物,都有叼起幼兽的脖颈软皮“搬家 ”的本能 ,生活中观察长期被人类驯养的家猫,有的还保存着这样的本能,但是有不少个体已经不具备这种“搬家”的能力了。岂止如此 ,就是小猫仅仅爬到了窝外,母猫也是束手无策,大呼小叫“报警” ,由主人来将小猫捉回窝中。鸟类通过孵蛋这种方式繁殖后代,不能设想这样的本能也可以退化,但是 ,现代的蛋鸡优良品种 ,都是在人类的干预下,利用长期的定向选育,使之失去了就巢性 ,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失去了产蛋后自己孵化的这项本能 。鸽子为人类驯养,已有数千年 ,在人们的干预下,它们的本能,也有变化 。比如家鸽的分支之一观赏鸽 ,这类鸽子的远距离定向归巢本领的高超与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能飞就行,长得让人赏心悦目就行 ,绕舍飞翔能识得家门即可,祖先遗传下来的定向归巢本能,长期不使用 ,趋于退化 ,实际上,许多观赏鸽品种本身,压根儿就是人们“制造 ”出来的。肉食鸽也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家禽新品种 ,因为身大肉肥,许多肉鸽品种失去或基本失去了飞行能力,变成了“落地”鸽 ,或者,终生被养在配对繁殖笼中,何谈远距离定向归巢?

信鸽的远距离归巢本能显然还保存着 。人类也“干预”了信鸽 ,培育出许多外观明显不同的信鸽品种和品系,信鸽的模样,也与野生鸽子有了明显的差别。虽然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信鸽的定向归巢能力 ,但是,“干预 ”的后果已经显露了出来。我们首先建立这样一种标准,即认为信鸽的远距离定向能力一点也没有退化 ,实际上 ,信鸽的异地定向能力,实践中检验,与距离巢地的路程远近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即使将信鸽运到很远的地方开笼放飞,信鸽依然可以轻易地测定出家巢所在的方向 。举个例子 ,1991年5000多羽上海信鸽从2720公里之外的新疆哈密市放出,鸽群“盘头 ”也不用打,照直往东方疾飞而去 ,近3000公里的距离,信鸽的定向感觉,仍然清晰。这说明三个问题:①家鸽当中的信鸽品种 ,定向能力仍然强劲;②信鸽的定向功能,不以距离的远近而出现明显的变化;③信鸽在竞翔过程中丢失,除了非自然的因素 ,与定向功能的关系不大 ,是别的方面的退化,导致了信鸽的不归。凡事没有绝对化的,如同有极个别的观赏鸽 ,放飞成绩并不比信鸽差,有的信鸽个体,定向能力和适应异地的心理素质极差 ,竞翔中飞错飞反了方向,也是事实 。个别例子,不能代表整体 ,也不具备讨论的价值。

二、 关于翔距

笼统看,信鸽竞翔的整体成绩,大致上与翔距呈反比。同样的天气 ,翔距近的,飞速和归巢率高,翔距越远 ,归巢率越低 。500公里 ,适翔地区好天气当天归巢率可达80%,700公里当天能有60%归巢,1000公里则显示超出了一般信鸽的竞翔能力和耐受力的承受范围 ,数据有明显变化,当日归极为罕见,两、三天内归巢率约在30—40% ,之后还将零星有归巢,已经超出了比

赛范围和性质。这个翔距规律不是万能的,按说距离越近 ,成绩将会更好,400公里好于500公里;300公里又好于400公里,事实证明不能这样简单推理。即使400好于500 ,快于500,300公里左右的距离却是违反这个“规律”的,整体上观察 ,300公里距离的放翔 ,分速和归巢率大打折扣,处于谷底状态,多少次的验证 ,事实就是这样 。信鸽的定向飞行有一个距离“盲点”现象,有一个使得定向能力难以正常发挥的“不应 ”距离位置,不受正常的 、我们通常认为的规律和定论的制约 。即是说 ,信鸽竞翔的定向功能方面,有一段干扰其正常发挥的“死穴”,认识到这一点 ,对我们设定信鸽训放与竞翔的站点距离,有重大影响,尤其对竞翔公棚 ,是一个重要课题和质的改变。竞翔人(尤其是竞翔决策人)平均素质的水平和多年养成的老习惯以及惰性,使得我们的固有弊病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但是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陋习的改变 ,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三、 关于训练

本文第一个命题已经涉及到这个方面的内容,远距离定向归巢既然是本能,道理上应该是不经训练信鸽也能归巢的 。事实上 ,鸽友棚中的老鸽,特别是曾经飞过路的老鸽,显示竞翔功能比较稳定和老到。第二年第三年龄 ,不经训放,直上500、700甚至1000公里,有时表现的比冲劲十足的幼鸽还可靠还优秀。随着年龄的增长 ,信鸽的定向本能日渐成熟,鸽子的心理素质也稳定了,不经过训练 ,也能顺利完成一定的竞翔任务 。尤其是超远程竞翔,谁曾经将参赛鸽送到1000 、1500甚至2000公里的距离上专门去“训放”了?只要鸽龄合适,自有成年鸽子凭借定向本能寻向寻路归巢。上海鸽友借给北京鸽友的种鸽 ,养了多年 ,繁殖了不少的幼鸽,一朝逃笼,不知去向 ,5天后电话询问,没见回来;10天后再打电话,曰回来啦 ,放心吧!一千公里呐,啥时“训练 ”的?那么,不用训练了?还得训!为什么?家化了。家养鸟类 ,不拿出去训放,信鸽自己已经没有自动长途飞行的欲望和习惯了,只是终生家飞 ,绕家盘旋而已,不拿出去训放,信鸽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的远距离定向寻巢功能 ,这项功能的“开关”都没有机会打开 。30、50公里外出觅食然后归巢的本能都得不到使用 ,都不必使用,纯粹是家化的鸟。幼鸽期间如果从不运出去短途训练,适时锻炼 ,信鸽连应付陌生环境的心理素质都不具备,何谈竞翔?时间方面,也不能等到鸽子都成了“老姜 ” ,本能和心理素质都炉火纯青了,才拿出来竞翔呵。训练要进行,要适时进行 ,主要是针对幼鸽而言,起两种作用:一为训练心理素质,入笼不慌 ,上路颠簸不慌,行车噪音不慌,笼中拥挤不慌 ,地磁感应不断的位移变化不慌 ,开笼后每一次见到的都是陌生地形也不慌,此时,你的家鸽、信鸽的身份 ,才变成名副其实的赛鸽 。一为训练身体素质,只要不放路,10年的家飞 ,也不如一次短距离的训放给信鸽的心理 、生理两方面造成的影响大。偶尔见到一羽训放返巢的过路鸽,划过鸽舍上空,你看那飞姿 ,那速度,那神情,那高度 ,那遇到大群势家飞鸽后视而不见的傲气,那临近己巢时拢翅从高空“杀”下来时的气势,还有那“砰”的一声砸到巢门踏板上后的架势和表情:翅膀微耸 ,脖颈略略后仰 ,眼睛半睁半闭,瞬膜半收半放地翻弄几下,眼砂跟着光芒四射 ,头猛的一昂,随着360度的急速旋转,穿透力极强的咕噜声也随之爆发┅┅还是那句话 ,你10年不放路的鸽子,能见到这般景象?该不该放,为什么放 ,放飞的道理和作用是什么?明白了其中奥妙,控制信鸽的训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从“必然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信鸽种质的潜能,也会在合理的训放之后 ,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 、 关于竞翔的方向

这个命题之下 ,我们应该建立两项新的认识 。其一是信鸽并非“训哪儿记哪儿”,根据当地赛线方向一条线式的训、赛,信鸽在运用定向本能的同时 ,也能借助多次经过的熟悉地标,更加顺利地归巢,这时 ,不应该认为,信鸽经过多次训放比赛,已经“记住了 ”这条线路 ,同时认为,信鸽此时只是可以辨认这一条道路,对另外的线路 ,是“路盲 ”,放不得的 。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同我们前面第一个命题是相矛盾的。异地定向归巢能力既然是本能 ,就应该不经训练也能够完成。实践中我们已经发现 ,信鸽围绕巢地在360度范围内,都可以归巢,有的地方多年来逢竞翔不利就改换赛线 ,改换方向,成绩当然会有明显差别,但各个方向都会有归巢鸽的 。四面八方放过之后有差别 ,涉及了本命题的第二项认识,竞翔的方向,是有适宜和不适宜之分的 ,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因为信鸽360度竞翔都有归巢,就随意设定赛线方向。然而 ,随意设定赛线方向的现象,目前仍然屡见不鲜。或者,仅仅是考虑到地形因素 ,其他一概不问 ,这也不符合竞翔科学的要求 。

从我国大陆数十年竞翔实践

的结果和数据来看,我们这块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适宜信鸽竞翔的地域不过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长期以来 ,放来放去,无非实验出两个走向的适宜赛线,一条是南北向的双向赛线 ,一条是西向东的单向赛线。其中,南北向的赛线季节性还相当突出,春季适宜由南放北 ,秋季适宜由北放南,越是赛距长的比赛,特性越明显 。中国大陆上近年有限的几次千公里当日归的比赛 ,或是出现在南北赛线上且顺应了季节性的方向性,或是出现在西向东的赛线上,而且均限于平原地区。笔者的研究结果 ,认为春南秋北是顺应了鸟类迁徙时 ,按季节定向飞行的本能;西向东局限在平原地区的好飞现象,原因在于信鸽祖先的趋海性,家鸽的祖先是一种适宜生活在海边的鸟类 ,依中国的地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信鸽竞翔,由西向东 ,即由内陆放海岸线方向是正向,反之是逆向,(大连市的千公里当日归 ,亦源自此种背景)。三次中国信鸽国家赛,无论一个司放点还是两个司放点,都在中原放出 ,普遍的规律和趋势,是北向和东向之间一个90度扇面区域内的信鸽成绩普遍较好,而且 ,郑州的成绩明显好于上海 。春季放飞的(包括初夏)国家赛 ,中原放出,由南往北飞的鸽子上了正向,往东北方向的赛鸽(飞往山东)方向也顺 ,还沾着由内陆飞海岸的有利因素,成绩往往比往正北天津 、北京方向的鸽子成绩还要好。郑州放出飞往东线的赛鸽,典型的由内陆飞沿海 ,江、浙和上海等地的赛鸽成绩是不会差的,事实也是这样。反向地区加上地形再不好,成绩自然没有可能优秀(个别特例是可能有的) ,这是360度放飞有中国特色的信鸽国家赛,成绩老是一面倒的原因所在,(时间和司放点若不换 ,再放还这样,老放老这样 。为说明问题做规律性预测,并非言郑州司放点不好——笔者注) 。上海司放点飞不过郑州司放点的道理十分地明晰:带入公式答案就出来了——上海司放点180度扇面由海边放内陆 ,大多数地区是逆向 ,效果可想而知。往北飞行的赛鸽虽然方向趋势正确,但迎头遇上世界第四大河长江的浩瀚入海口,这种景色壮观却极其不利于赛鸽归巢的自然天堑 ,人在地面上和地图上看不见(指不具备基本的综合竞翔知识的人),鸽群上了天还会看不见吗?水天一色,烟波浩淼 ,一大批从出生以来就未曾见过这等场面的赛鸽,本能地反应是“遇(大)水则闪避”,纷纷逃离 ,心慌意乱的,它能有好成绩(才怪呢!)?

五、 关于眼砂与赛绩的关系

传统的观点:信鸽竞翔的一切信息,都可以从眼睛里看出来 ,更准确一点说,是都能从眼砂中看出来。现在看起来,吃“眼砂论 ”的亏的人 ,比因“眼砂论”而得便宜的人 ,多得无法胜数 。应该注意到,超远程盛行的年代,远程归巢鸽与它们的后代 ,眼砂就是干老,给人一个直观的印象:眼砂的干老与否,与信鸽本身的竞翔性能或者说竞翔里程直接有关。笔者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认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眼砂构成的外观状况,而在于借助鸽眼体现出的,信鸽本身色素存有量的多寡。请大家回忆一下 ,凡属干老的眼砂,无论鸡黄还是桃花,必然是面砂颜色鲜艳类型的 ,即色素饱满,眼睛是反映信鸽精神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屏幕,色素饱满 ,既反映信鸽的体质好 ,也表示同等情况下,信鸽的竞翔耐力,更胜一筹 。远程超远程类型信鸽的羽色多数也是偏深的 ,这与眼砂色艳是同样道理,色素含量多。比如中国的李梅龄系,比如欧洲的杨阿腾 、万德维根、凡王路易、范内系 ,比如北美的戈登系和休曼系等等。信鸽品系能飞长程表面给人的印象好似偏重于定向能力出色,其实,性格坚韧 ,毅力坚强,体质强健,耐力绝佳更是决定性因素 ,有些翔历的鸽友都明白,远程超远程参赛鸽绝大多数不能归巢,但它们失落的地点和位置 ,大多都处于由司放地到巢地之间 ,直线路径的中段两侧狭窄的范围内,前前后后呈一条细细胡同状,而不是“天女散花” ,到处都是 。事实证明:定向本能没有问题,体力和意志坚持不下来了!最终能归巢的,都是体力和意志的最强者。而体质强健的一个明显外观标志 ,就是色素沉积浓厚,可以从眼色和羽色以及皮肤 、嘴喙的颜色上予以辨别。台湾信鸽(大多为欧洲信鸽的子一代),前些年羽色偏浅 ,征服岛内二、三百公里的竞翔里程并保持快速,没有问题 。近年来改行海翔,距离增加 ,没有落脚点,没有明显的归巢参照物,也没有使赛鸽保持情绪安定的地面效应 ,这要求信鸽有更好的心理素质和耐翔力 ,忽而,大量台鸽的羽色变深了,因为深色鸽色素沉积多 ,体质壮耐力好,海翔中归巢率高,自然 ,几年下来,深色鸽数量会迅速增加,这是被动式的增加。有识之士明白其中原理 ,主动引进深雨点、墨雨点羽色的美国老种戈登系,鼓吹适宜海翔,一时颇有市场 ,这是主动性增加。商业炒作只告诉你确实好翔,不告诉你为什么好翔,笔者秉性直爽 ,纵然是一家之言也憋不住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儿 。

眼砂与定向能力之间 ,没有直接关系,估计已经为大多数鸽友所注意甚至接受 。清汤寡水式眼砂的外

血鸽,一样飞得好 ,而且还飞得快呢!但中国的鸽友早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外血鸽飞得快是事实,但是普遍耐力差,耐磨性不好 ,多数品系不善飞远程。拿著名的詹森系为例,该系鸽的一致品系外观是羽色浅,灰色 ,浅雨点,出赛的名将眼睛色素多数不是浓艳的,比如“老白眼 ”就是典型例子。詹森鸽普遍尺码大 ,身大力不亏,爆发力好,飞速快 ,但持久力不行 ,不善飞长程 。詹森兄弟数十年来心知肚明,扬长避短,从不参加超过500公里的比赛!阿连栋克的这一小批单身养鸽圣手们 ,当然知道色素与鸽子竞翔力之间的关系,而且他们早就知道,那么执着的对待鸽子 ,他们不会不发现这一规律的,或许,这条经验也同他们的配鸽技巧一样 ,是秘不示人的。詹森兄弟留在家里从不出赛的母鸽和少量永远保留着的一系绛羽色鸽,都是具有浓浓眼色的部队。老白眼对上老白眼,后果不堪设想!詹森兄弟们 ,就用这样的色素浓集的种鸽,将色素偏淡的出赛绩优雄鸽的后代,体质上“拉”回来一些 ,保持整个品系的队伍 ,在正常的色素轨道上运行 。妙!台湾信鸽学者武高平先生,在其巨著《詹森育种原理》一书中,关于这一点说的很明白 ,比笔者说的还明白。因为笔者刚才的举例,是受了武高平先生的启发。但是,色素与信鸽竞翔力之间的关系理论 ,是笔者在祖国大陆独立研究完成的,笔者这个方面的论述发表之时,武先生的大作还远没有在市面上出售 。鸽友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见识 ,凡是幼鸽先天不足,喂僵了,出巢时往往眼砂色淡 ,目光呆滞,爪大胫细。没有什么竞翔价值的土鸽再加上体质差,眼砂色素往往呈清淡状 ,眼神也是定定的 ,两个指标:体质和精神都不好,那不是“杀才货”吗?两个指标,又都是从眼睛里看出来的 ,笔者什么时候讲过,坚决不要看眼砂来着?本文第一命题已经点到,定向能力与距离的远近(通常的竞翔范围)关系不大 ,眼砂清淡眼神呆滞的菜鸽,给它送到哈密 、疏勒河、清水堡等地“开笼 ”,它也不会因为“菜”而一头扎在地上等死或装死 ,它也会悲壮地、自然地凭本能测出家乡的方向,奋力往东方飞去,不过 ,因为体质太差导致意志品质也差,它飞不了多远就壮烈牺牲在戈壁滩或者早早就自己找个有人烟的地儿主动“天落”了,它决不敢攀比占出赛总数90%左右的那些带着“品系 ” 、飞出八百或一千来公里才“天落”的正牌信鸽 ,它更不敢攀比那些10%左右九死一生最终回到故乡的超远程参赛鸽。信鸽眼砂(眼色)与竞翔力(不是定向能力)之间的关系 ,落脚到笔者的观点,想必此时读者鸽友已经明白基本意思,提出一家之言供参考 ,供讨论,不是“点化”众人 。

六 、 关于信鸽竞翔活动本身的趋势

这个命题的地域范围是指中国而言。因为世界范围内的信鸽竞翔活动中心和领先地区在西欧,那里的竞翔活动就结构来说已经定型 ,赛距、赛线、赛向 、赛季、赛点多年来也已固定,惟有设法进一步提高赛鸽的飞速,将赛鸽的高飞速固定下来继而培育出在当前的各个赛距范围内 ,飞速更高的赛鸽新品系乃至新品种。一句话,欧洲的信鸽竞翔活动,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趋势了 。笔者认为中国不然 ,我们的信鸽竞翔活动历史应称悠久,目前开展的亦可称广泛,算得上是竞翔大国 ,然而我们的总体水平不能称已居世界前列 ,我们受综合国力、文化基础 、科技水平、思想意识的开放程度所限,在世界鸽坛的实际位置并不高,这是事实 ,我们在信鸽竞翔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大有发展和进步的余地 。具体到发展趋势 ,项目领域有很多,比方说育种(不是引种)意识的建立和育种水平的提高,我们就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获得成绩,对此 ,笔者在回顾了中国信鸽竞翔历史之后,连谨慎的乐观态度也不敢抱有。好在竞翔先进国家本着国际主义的高姿态和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将他们培育的优秀信鸽源源不断地支援我们 ,我们在鸽种更新方面 ,不会有后顾之忧的。当前最突出的,当务之急的发展趋势,是在赛制方面 ,寻求与国际通行的信鸽比赛制度迅速接轨 。

中国的鸽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欧美的信鸽竞翔赛距,近年来已经极少超过一千公里了。以国际著名巴塞罗那大赛为代表 ,最远赛程就是一千公里左右。国际流行赛制,绝大多数都限制在当天归巢的距程范围内,最多举行“隔日赛 ” ,两天内归巢的比赛,诸如以巴赛为首的欧洲五大长程赛 。不是欧洲地盘小,也不是欧洲的比赛次数太频 ,更不是欧洲人先天只对短程赛感兴趣,而是信鸽竞翔的历史长了,人工多年培育的各距程赛鸽的性能已经固定 ,人们对信鸽本身和信鸽竞翔的合理距程 ,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已经有了理性的认识。当代竞翔鸽按其性能,最佳的竞翔距离之上限,在一千公里上下 ,两日内回归,有正常的飞速和状态,比赛的各项数据也都合理与正常 ,说明赛程设置适宜。哪怕是再增加赛程少许,赛鸽的各项竞翔指标会全面急剧下降,连带的一切竞翔数据都没有说服力了 ,竞翔也难以称其为竞翔了 。

中国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信鸽竞翔总体发展水平的滞后,手中基本鸽种长期保守陈旧 ,缺乏与世界先进竞翔国家竞翔理念和信鸽品系的交流,加上长期诸如通讯报到手段的落后,甚而至于因远程竞翔更加不可知不可测的巨大变数 ,使得意图作弊者享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可乘之机等等 ,我们利用国土的辽阔,在世界上最长时间的坚持了远程超远程的信鸽竞翔活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信鸽竞翔分速要求的提高 ,信鸽竞翔活动频度的增加,报到手段的精确与方式的迅捷,我们的信鸽竞翔运动在改革开放 ,对外交流频繁的状态下,势必大受国际竞翔界现行信鸽品系特性和竞翔制度的影响,跟上世界竞翔运动发展的步伐和潮流 ,一千公里以内的竞翔活动,次数会明显增加,十不收一的超远程信鸽放飞活动形式 ,次数将明显减少(目前这种趋势已显见端倪),直至淡出中国信鸽竞翔活动的形式范围。

另外,笔者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表述过 ,随着信鸽家化程度的加深 ,它们对人类的依赖性日渐增强,离开人类为它们提供的优越生活条件,独立应付艰苦局面的生存能力已经很差了 ,这也是一种退化 。赛马奔跑速度很快,它们的形体外貌与野马相比,变化极大;赛鸽的飞速惊人 ,它们的模样,与野鸽也有巨大的差别,这两种人们培育出的竞速动物 ,人工雕琢的痕迹很重,是典型的家化畜禽,仅保留人类赋予它们的单一竞技功能 ,而且,这种功能必须在人类的全力支持、保护与训练状态下,才能得以发挥。许多信鸽理论上确实不止仅能飞行一千公里归巢 ,但放飞之后两天一夜的“流浪 ”状态 ,加上运输期间36—48小时的离巢禁闭隔绝,束缚行动自由的待遇,怕是已经到了这些家化鸟类公子哥儿们姐儿们的耐受极限了!实话实说吧 ,现代信鸽竞翔的上限,多种因素制约,使得国际上已经固定于一千公里 ,我国即将固定于一千公里,这是笔者对信鸽竞翔活动本身趋势的看法和展望。信鸽不会讲话,面对一千公里的赛距 ,它们怎么答复我们呢?即使是理想的放飞好季节好天气,即使使用理想的赛线,即使是我们认为有千公里归巢性能的 、鸽龄适宜的成年信鸽打比赛 ,千公里的归巢率老是徘徊在30—40%上下,这就是千公里参赛鸽们,屡次用实际行动给予我们的回答┅┅ 。

鸽子脚上有编号 ,其实是信鸽足环号 ,作用是:用来查询信鸽的国籍、地区、年份及环号等信息 。这可以从下列足环环标说明看出:

具体如下:

1 、简介

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 ,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人们培育,发展 ,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现在信鸽的主要用途是比赛 。

2、基本介绍

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 ,因为它们的恋家和归巢性被人们所发现,而培育,发展 ,利用来传递紧要信息。

3 、生活习性

首先,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鸽子性成熟后,对配偶具有选择性 ,一旦配对就感情专一 ,形影不离 。不象其他家禽那样滥交滥配。在同一鸽群中,若雌雄鸽数量不相等,还可能出现二公或二母的同性配偶。鸽子配对后 ,公母鸽都参加营巢 、孵化和哺育幼鸽活动 。鸽子在丧偶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重新配对。在生产中为了培育优良品种,提高鸽子的品种质量,避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 ,可有计划地人工选配。若雌雄鸽自由配对后,也可重新拆开再配,但非常费时费力 。因此 ,在育种时,要掌握鸽子的这一特性,尽早制定人工选配计划 ,以防自由配对。另外,成年鸽失去配偶后,在发情季节 ,因性欲强烈 ,也可能出现乱交乱配现象,这就可能会扰乱鸽群,为了保持鸽群的安静 ,可以将发情鸽及时配对,或者暂时将其隔离。

关于“如何辨认信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ylzx/202507-1781.html

(18)
kino520的头像kino520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kino520的头像
    kino520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 kino520
    kino520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辨认信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辨认信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最佳答案一、 关于信鸽的归...

  • kino520
    用户072501 2025年07月25日

    文章不错《如何辨认信鸽》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