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陶居仁
陶居仁(?--1275年),号菊存 ,芜湖人,绍定进士,宋末以行义闻州里 ,官为南宋镇江录事参军。元军攻镇江,守臣洪起畏逃跑,统制官石祖忠举城投降。陶居仁为元军缚 ,劝降不屈,凛然道:“吾固知历数穷而世运更也,讵可失忠义求苟生耶?得以死报朝廷,夫年(1287) ,封显忠灵应侯 。至正二年(1342)9月,敕赐庙额曰“昭佑”。明洪熙元年(1425),朝廷诏太平府芜湖县建忠臣祠。元修《宋史》为陶居仁立传 。
2.沈士柱
沈士柱(?--1659) ,字 铜,号惕庵,芜湖人。其父沈希韶 ,明朝御史,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沈士柱少时,“读书明敏 ,下笔千言”,明崇祯年间“入贡 ”,淡泊功名 ,广交名士。崇祯二年(1629),复社成立,继东林党抨击朝政,士柱以“芜湖读书社”名义加入复社 ,反对阉党阮大铖 。崇祯六年(1633),“钩党狱兴”,士柱离芜 ,“流寓西湖楼外楼 ”与黄宗羲等浙东名士诗词酬和,“东林名士毕集,湖舫为之增价。”崇祯十一年(1638) ,士柱与陈慧贞 、吴应箕、沈寿民、黄宗羲 、顾果等复社成员140余人作《留都防乱揭》,讨伐阴谋为魏忠贤翻案的阮大铖。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 ,福王在南京即位,阮大铖任兵部尚书,大兴文字狱 ,诬蔑东林党人为“蝗”,复社成员为“蝻 ”,编成《蝗蝻录》进行残酷镇压,周镳被杀 ,顾杲、黄宗羲被捕,陈慧贞死狱。士柱“适避楚幕,获免” ,流离江楚,比及三载 。南明灭后,士住“归寓南湖 ,自号寓公”,隐居芜湖,“阔视尘埃金玉 ,食客不遗屠钓”,并广散家财,支持反清义军 ,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蓄髦不剃,古冠大服,以示不忘明朝。书约黄宗羲来芜共商反清大计 ,黄致力著述,未应邀。黄在《思旧录》中述:“寻常有约在芜湖,再上高楼一醉呼 。及到芜湖君已死 ,伸头舱底望浮图 ”。士柱隐居芜湖时,曾率反清义士去北川前“海公祠”祭祀,说:“明朝官吏 ,都如海瑞忠诚,何至忘国!”清顺治十四年(1657),审讯李大生时 ,发现沈土柱在芜湖反清活动,旋被浦。芜湖知县李浚与游击刘世贤会审时称:“本朝大局已定,为何仍着古冠大服? ”士柱曰:“我是故国人 ,应着故国鬼 。”李浚道:“本朝法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上柱道:“生为故国人,死为故国儿! ”“你食大明禄 ,背叛大明国,可知罪,可知耻么?!”李浚赧颜退堂。士柱被押解南京 ,在严刑威协利诱下,坚贞不屈。在狱中,日吟“雨隔对床尘易满 ,风吹长枕梦多寒”之句不辍,全不以死为念 。顺治十六年(1659),清明日 ,士柱在南京凤台门外,从容就义。葬于雨花台后西首“平岗之麓 ”。其妻方氏,妾汪氏、鲍氏同时在芜殉难 ,葬于范罗山前,后观察使张士范,为三妇坟墓“垒试封垄建丰碑, 士柱著有《土窨集》,在狱中写《故宫词》24首 。
3.肖云从
肖云从(1596--1673)字尺木 ,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芜湖人 ,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其父肖慎余,为明乡饮大宾 ,懂绘画。云从幼而好学,“笃志绘事,寒暑不废” ,科考多次不第,四十四岁才中己卯科副榜第一准贡。明末....腐败,不愿出仕 。
1638年云从与弟云倩 ,加入复社,与东林党相呼应,同魏忠贤阉党马士英 、阮大铖等斗争。1644年,明廷灭亡。1645年清兵攻占扬州 ,三月占领芜湖;忧愤国破家亡,前既不仕明,今更不愿与清合作 ,或闭门读书赋诗作画,或遨游名山大川,诗画才华 ,成就日著 。诗继承杜甫,多即事忧时之作,雄浑奔放 ,音韵铿锵,著有《易存》、《韵通》、《杜律细》等。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配上俊逸满洒,散朗秀健的书法,达到诗书画三者统一和谐的境界,被誉为“神品”。
云从国画 ,师法古人而创新,师造化而独特 。山水画,融宋元诸家笔墨 、丘壑于一体 ,“以黄公望的瘦树、山石为之纵横,润以马远泼墨之法 ”,而能随意成卷丈余。其间丘壑布置 ,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使人观之不厌;岩石林木的表现 ,深厚坚实,穿插有致;不论水墨着色,皴擦喧染 ,都苍劲秀润,呈现出空间深度;点景人物,自然生动,屋宇、舟车、驮马安排得体。早期作《秋山行游图卷》 ,显露才华,清乾隆阅后题诗“几点萧萧树,疏皴淡淡山 。由来以意胜 ,无不寓神间。秋景宜寥廓,客人自往还。粗中具工细,识语破天悭” 。后应万选之请 ,为《太平三书》绘制《太平山水图》,将太平州所属地区山水,绘图43幅 ,其中:太平山水图一幅,当涂风景15幅,芜湖风景14幅 ,繁昌风景13幅,每幅题古诗一首,说明仿某古人之画幅,没有雷同 ,各具特色。还有《闭门拒客图》 、《西门恸哭图》、《秋山访友图》、《江山览胜图卷》 、《归寓一元图卷》、《磵谷幽深卷》、《崔华诗意卷》等。人物画,继承发扬李公麟的白描技法,代表作为《离骚图》 ,人物造型准确,神态动人,点缀景物 ,赋有生命,云从对《离骚》感触甚深,作《天问》插图 ,绘制《九歌图》,清高宗得尺木《离骚图》后,命侍臣补绘重刻 ,并题《山水图卷》云“四库呈览《离骚图》,始识云从其人也,……览观长卷四丈余,观之不厌意不舍”。
云从深恶官僚 ,清初,拘节守志,不肯臣事 ,不结权贵 。顺治十七年(1660),太平知府胡季瀛,求画不与。1662年 ,重修大自楼,故强其绘太白楼壁画。出于对大自的热爱,“画匡庐 、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 ,凡七日而就,遂绝笔 。”志行高洁,为人敬慕。新安画派大师渐江 ,曾师其下,后代临摹者愈众。顺治五年戊子(1648),《太平山水图》刻本,顺治二年乙酉(1645) ,《离骚图》刻本,曾流传日本 。《太平山水图》为大坂兼葭堂收藏,《离骚图》为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收入《图本丛书》刊行。《秋山游图卷》 ,为东京帝室博物馆所藏,对日本南画勃兴起着促进作用。云从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天池以铁作画 ,创制铁画 。
1673年,云从“执诸同志手,曰:‘道在六经 ,行本五伦,无事外求之,仍衍其旨。’赋诗毕 ,瞑去 ”,享年七十八岁,葬于芜湖城西严家山。其诗由后学编成《梅花堂遗稿》,继后 ,黄钺将云从和汤燕生之诗编成《肖 、汤二老遗诗合编》 。其画为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所珍藏。1986年,芜湖市人民**,在镜湖之畔筑“尺木亭” ,并以紫铜铸其全身坐像于亭畔,供人瞻仰
关于“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ylzx/202507-14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陶居仁陶居...
文章不错《芜湖籍历史文化名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