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网上有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大崇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崇兴村村民委员会 、大花村村民委员会、大兴村村民委员会、小田坝村村民委员会 、半山村村民委员会、四家村村民委员会、黑嘎村村民委员会 、纸厂村村民委员会。

人口:约23万人

人口密度:85人/km2

“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这是许多外地人的感慨 。此话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昭觉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民古朴神秘、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这里汇聚、展现;因为昭觉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兄弟在这里和睦共处 ,谱写着改革 、发展 、稳定的大业 。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使昭觉成为了解凉山的窗口。

昭觉位于凉山州中部偏东,北端普雄火车站,南临布拖县 ,东接美姑县,西连州府西昌。是凉山东部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资集散地 。全县幅员面积2699平方公里,下辖7个工委 ,41个乡镇 ,总人口20_5万人 。其中彝族19.89万人,占总人口的97%,依洛 、什扎、所地三大方言区的彝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 ,也为昭觉孕育了众多的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 主要有铜、铁 、煤等。已探明的和发现露头铜矿点42处,铜金属储量达100余万吨,被人 誉为未来的铜都。现已有十多家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

水能资源储量极大。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3_37万千瓦 ,可供开发20.61万千瓦。已建成 水电站16处/30台,装机容量达14880千瓦,电力十分充裕 。目前正在兴建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竹核梯级电站 ,不久的将来,全县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0千瓦/时,成为电力输出大县。

苦荞麦资源独具特色。全县年产19000吨 ,是全国最大的苦荞麦(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主产区 。每至夏季, 满目尽翠,清香扑鼻 ,誉为“苦荞麦之乡”。为开发保健食品、酿酒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畜牧资源得天独厚 。全县共有天然草场206万亩 ,年四畜存栏达70万头只,出栏32_11万头(只) 。 肉类总产量达14507吨,羊毛产量672吨 ,皮张流量约达100万余张,被列为全国半细毛羊生产基地县。还建成了专业皮张市场、肉联厂 、羊毛加工等流通和加工企业,形成了支柱产业。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有66个科、133个品种,野生药蕴藏量1875725公斤 。昭觉又是一个文物大县,拥有博什瓦黑古崖画、好谷军屯遗址 、汉代石表等众多受重点保护的文物。此外 ,还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飞播林区、富有传奇的狮子山、远近闻名的竹核温泉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点。沉醉于浩瀚的古文明,感受古朴的彝家风情,沐浴温软的温泉水 ,畅游在昭觉的碧草蓝天中,莫不令人神往 、飘然而醉之事 。

昭觉建县于公元1910年,1950年4月和平解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 ,昭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 了千年历史的飞跨。改革开放以来,昭觉人民在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完善了“1456 ”发展战略 ,着力加快发展步伐 。即:强化农业基础,开发铜矿、畜牧、苦荞和水电资源,建立烤烟 、畜产品、林果、铜资源 、建材六大支柱 ,抓好扶贫、财政、科技教育 、城市经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六个重点。使全县上下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昭觉,自古就有着凉山彝族历史文化中心的美誉 。库依出美女、金曲出骏马、比尔出英雄;还有美丽富饶的尼木竹核,饱蘸历史典故的日哈洛木 ,雄浑犷达的九拉特口昭觉的每一土寸土地无不积淀着厚重的彝族历史文化,无不绽放着灿烂的彝族文明。

昭觉城,彝语意为山鹰的坝子。传奇而神秘 ,美丽而富饶;昭觉人民有着雄鹰般的坚强性格 。迈入新世纪,他们将展开有力的羽翼奋飞 、翱翔 。

自然地理

昭觉县位于四川西南部,北纬27°45′—28°21′ ,东经102°22′—103°19′之间。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 ,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东邻美姑 、雷波县,南连金阳、布拖、普格县,西接西昌市 、喜德县 ,北靠越西县 。县境东西长95.28公里,南北宽66.15公里,面积2699平方公里 ,全县有耕地60万亩(常耕地34万亩),林地100万亩,草山草坡209万亩。总人口有213484人。全县辖7区 ,1镇,46乡,267个村 ,835个村民小组 。其中彝族占97.3%,其余少量的为汉、回、藏 、蒙古等族,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县之一。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

境内地形西高东低 ,有低山、低中山、中山 、山间盆地、阶地、河漫滩地 、洪积扇等地形 。以山原为主 ,约占总面积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 ,平均海拔2170米。

矿产资源

昭觉县属四川省西南部高原山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门类齐全 ,矿产储量大、品种多。矿石种类有:铜、铁 、铅 、锌、银、铜 、煤 。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石膏、水晶石 、玛瑙、地热水、河道砂石 、粘土页岩等,其中铜矿资源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

现已探明和发现的露天铜矿点42处,铜金属储量达105万吨 ,其中三比洛呷铜金属C+D级储量5.13万吨,古里矿区、砂岩铜矿金属为48万吨,矿石品位1—2% ,玄武岩型铜金属量为50万吨,矿石品位3—8%。煤储量1104.17万吨,其中探明煤保有储量106万吨 ,发热量4000——5000大卡 ,均符合工业开采价值 。

铁矿已发现5处,探明的瓦卡木铁矿,保有铁金属储量103万吨 ,铁矿石品位48—50%以上,现已发现大型赤铁矿床,估计有铁金属量1000余万吨待探明 ,石灰石储量8045万吨,地热水资源5处,流量每日5000余立方米 。

森林资源

昭觉县有林业用地139196公顷 ,占幅员面积的51.6%,其中有林地42529.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0.55% ,灌木林地30971.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2.25%,未成林造林3285.7公顷 ,占林业用地的2.36% ,苗圃6公顷,宜林荒山和灌丛62403.1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4.84% ,森林覆盖率27.25%(包括灌木林地)。

昭觉县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799281立方米,其中林区蓄积量为1723339立方米,四旁树蓄积66605立方米 ,散生木蓄积为9337立方米。

水利资源

昭觉县境内河流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11条 。年径流总量,水资源总量为26.65亿立方米。目前 ,全县水蓄、引 、提总量仅为3243万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2%。电力蕴藏量64.4万KW,可开发量为20.4万KW ,仅开发14845KW,占可开发总量的7.3% 。

地貌气候

境内地形西高东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 、山间盆地 、阶地、河漫滩地、洪积扇等地形。以山原为主 ,约占总面积的89%左右 ,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常年平均气温10.9℃ ,降雨量1021毫米,日照1865小时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为昭觉孕育了众多的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主要有铜 、铁、煤等 。已探明的和发现露头铜矿点42处 ,铜金属储量达100余万吨,被人 誉为未来的铜都。现已有十多家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昭觉水草丰茂,宜农宜牧;矿场资源丰富 ,主要有铜、铁 、石灰石等,已发现和探明的铜矿点达42处,被人们誉为未来的铜都 。

水能资源储量极大 。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达63_37万千瓦 ,可供开发20.61万千瓦。已建成 水电站16处/30台,装机容量达14880千瓦,电力十分充裕。目前正在兴建具有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竹核梯级电站 ,不久的将来 ,全县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0千瓦/时,成为电力输出大县 。

苦荞麦资源独具特色。全县年产19000吨,是全国最大的苦荞麦(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主产区。每至夏季 , 满目尽翠,清香扑鼻,誉为“苦荞麦之乡” 。为开发保健食品、酿酒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畜牧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共有天然草场206万亩 ,年四畜存栏达70万头只,出栏32_11万头(只) 。 肉类总产量达14507吨,羊毛产量672吨 ,皮张流量约达100万余张,被列为全国半细毛羊生产基地县。还建成了专业皮张市场、肉联厂 、羊毛加工等流通和加工企业,形成了支柱产业。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有66个科、133个品种,野生药蕴藏量1875725公斤 。昭觉又是一个文物大县,拥有博什瓦黑古崖画、好谷军屯遗址 、汉代石表等众多受重点保护的文物。此外 ,还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飞播林区、富有传奇的狮子山、远近闻名的竹核温泉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点。沉醉于浩瀚的古文明 ,感受古朴的彝家风情,沐浴温软的温泉水,畅游在昭觉的碧草蓝天中 ,莫不令人神往 、飘然而醉之事 。

历史文化

彝族居于昭觉县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后期就有先民在此居住 。昭觉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 ,是四川通往云南古驿道的必经之区,东汉时即被视为“冲要”之地。境内有不少古遗址和古岩画,如附城 、竹核、四开、俄尔觉等区有春秋战国时期石板墓和汉代砖室墓;好谷乡有东汉石表;位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碗厂乡境内的博什瓦黑岩画 ,为唐代南诏和宋朝大理时期所营造的大型密宗摩崖造像;昭觉县城西南部的大坝乡科且村,还有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历史上,昭觉曾是凉山州的古州府所在地 。昭觉极富文化底蕴。世代居住的昭觉人们 ,勤劳智慧,热情豪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里是中国彝族文学文化的发祥地 ,史诗《勒俄特依》气势磅礴 、语言铿锵,《玛木特依》委婉动人,《阿莫尼惹》凄楚哀怨 ,说唱“克哲 ”、“尔比尔吉”琅琅上口,漆绘独富民族特色,“会唱歌”的口弦、月琴广为流行。

昭觉还是有名的文物大县 ,唐宋遗物博什瓦黑古崖画(阴文),面积达440平方米,造型优美 、栩栩如生;好谷军屯遗址、东汉石阙和兽雕石 ,其铭文之多,内容之丰富,堪称国家宝贵文物 ,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

旅游资源

昭觉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 ,西境有全国最早成功的飞机播种林区。县城东北15公里有竹核温泉 ,泉眼水温50℃,建有游泳池、浴室 、凉亭、可烤食热带罗非鱼,为旅游胜地。附城、竹核 、四开、俄尔觉等区有春秋战国时期石板墓和汉代砖室墓 。好谷乡东汉石表 ,高1.7米,刻有400余字的汉隶铭文,为全国罕有的较完整石表。碗厂乡博什瓦黑有唐宋时期大型佛教支提岩画 ,为省级保护文物。 昭觉县为彝族聚居区,世居有操行汉藏语系彝缅语族彝语支什扎、依诺 、所地话的人们 。昭觉是彝族聚居的主要代表县,有“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 ”一说 ,服饰绚丽多彩,上装窄袖大襟左衽,下装男子着裤 ,女子着百褶裙,披擦尔瓦 、羊毛毡。砣砣肉、荞麦烙饼、酸菜汤风味独特。火把节 、彝族年为传统节日,常举行赛马、斗牛、斗羊 、摔跤、选美等活动 。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史诗《勒俄特依》、《玛木特依》 、《阿莫尼惹》等广为流传 ,漆绘独富民族特色,“会唱歌 ”的口弦、月琴等动人心弦 。昭觉旅游业蕴藏着较大的开发前景,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昭觉山川秀丽 ,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独特的高原湿地生态环境和神奇的彝文化使得昭觉成为度假休闲和旅游观光的胜地。昭觉素有“彝族服饰之乡”、“彝族文化走廊” 、“骏马之乡 ”、“彝族民间文化宝库”之美称 。

历史沿革

昭觉城 ,彝语意为山鹰的坝子。

昭觉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年)司马相如通邛_,现辖区域属邛都;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分属越西郡邛都、卑水县 ,隋唐属越西县,唐属南诏 、大理国建昌府;

元明置北社(碧舍)县,东部地属中州(县) ,清属西昌县;

宣统二年(1910年),昭觉正式设县;

民国时期昭觉属四川省,民国27年后属西康省;

1951年4月22日 ,成立昭觉县彝族自治区 ,属西康省西昌区专员公署;

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同意西康省将西昌专区一部分地区划设为凉山彝族自治区;

1952年10月7日,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区 ,正式划属;

1955年10月1日,撤销西康省,昭觉归属四川省 。

风土人情

彝族选美标准 ,民间有一套口诀:女子眉毛弯而细长的好,睫毛直而长的好,眼皮成双的好 ,眼角上翘的好,鼻梁高而直的好,眼珠大而亮的好 ,牙齿雪白的好,嘴皮薄薄的好,下巴不长也不短的好 ,笑时有对酒窝的好;手指细长的好 ,颈长的好,腰像蜜蜂一样的好,面颊金黄的好 ,男子眼睛越有神越好,鼻梁越高越好,头发卷曲的好 ,四肢越长越好,身材越高大的越好。

彝族婚姻的习俗惯制,在婚姻的构成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各地彝族的婚俗来看 ,主要有以下一些婚姻形式 。

“尼查玛”婚习俗

“尼查玛 ”婚是以母系为主招夫而男不过门,仅到女家偶居为 特点的一种古老婚俗遗风,过去仅存于云南永胜县的彝族支系他鲁人中。解放前 ,他鲁支彝族社会虽早已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但其婚俗中的原始形态却非常突出。他鲁人婚姻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非正式婚姻关系即为“尼查玛”。一般他鲁人女子到十五 、六岁,便开始与氏族以外钟情于她的男子缔结“尼查玛”关系过自由的性生活。这时 ,姑娘要住进一间家中专为未婚女子过自由性生活而设的被称为“诺马锡格 ”(意为姑娘的小屋)的房子里 ,这种小房子多建于正盲文以外,如家中住房系四合院,则建于院落之外 。他鲁青年男女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结成“尼查玛”关系 。其一是一男一女互相追求 ,求爱方式多为唱情歌,到解放初已不行对歌,而代之以一套隐语。如男方说:“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你。”女方回答:“从这样远的地方来 ,不是找我还能找谁?这里站处没有坐处没有,很对不起你 ”(意即允诺) 。这样便结成“尼查玛”关系,男子就可以不时来姑娘居住的诺马锡格中偶居。

其二是一群小伙子到一个姑娘居住的诺马格中去玩耍 ,最后由姑娘来决定留下愿意与之缔结“尼查玛”关系的那个小伙子。“尼查玛 ”关系维持多久,要由男女青年的意愿决定,少则一两天 ,多则十几年 。这种“尼查玛 ”婚所生子女尽管大都“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但与正式结婚所生子女一样,丝毫不受社会歧视 ,姑娘未嫁而生子女与携女抱子而嫁都是极为普遍的 ,男家以这些子女也视若己出,将来同样分给财产。这种婚俗形式实际是原始群婚习俗在一夫一妻制中的一种遗存。

抢婚习俗

在彝族社会中,抢婚这种婚俗尚留有古代掠夺婚姻的遗形 。过去凉山彝区这一婚姻形式有两种情形。一为强行抢婚。同一等级可以通婚的男女由认识而相爱 ,进而有了完婚的要求,但因经济状况、社会性地位的某些差异等原因而被拒绝,以致不能不采取非和平手段来达到结婚的目的 。也有强霸者 ,得知某女美艳,业已许人而自己欲据为己有,遂约同八九个强汉 ,于女家不知不觉中骤然实行抢劫。彝族习惯法是承认掠夺婚姻有效的。二是假抢婚 。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男女双方都嫌婚礼程序繁杂,花钱太多,经过协商 ,决定以抢亲的形式举行婚礼;二是男方或女方已经结过婚,配偶死亡,为了变凶为吉进行抢婚 。假抢婚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

在滇东北彝区 ,抢婚以与凉山不尽相同。一般抢亲没有太多的顾忌 ,而常常是明确目张胆地纠合亲友,持械支到平素渴慕的女子家中,或伺机于途中 ,把女子捆起来,挟上马,任凭女子嚎哭叫骂 ,抢亲者无不以胜利为荣,沿途高歌,戏弄被俘女子 ,凯旋而归 。若情敌从后边袭击追来,则免不了一场争夺战。胜者掳回顾女子,遣人送其回娘家。然后男方派人向女方正式提婚 ,然后择吉日迎娶 。

配婚习俗

这种婚俗是凉山奴隶制社会中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一般呷西、阿加成年以后,主子为了稳定他们的情绪或获得娃子就要为之配婚,彝语称之为“鄂错” ,即配成双之意 ,配婚之权力由主子操纵。如未婚的男性阿加,一般由主子配与自己所属的女呷西或所属的阿加女儿为婚 。未婚的阿加女儿由主子配婚,但也可由其父母在征得主了的同意后嫁与其他阿加 ,但其身价银子应全部归于主子。此外,阿加在向主子赎取自己婚权后也可自婚。阿加与呷西之间不存在等级间的婚姻限制,但依然有血缘的界限 。

服务婚习俗

这种婚姻俗是彝族男子在幼年时即至女家 ,替其服劳役,时间大约二年至十年不等,在此期间 ,男女同食同寝,同劳动,共嬉玩。如两方感情相投 ,然后由女家择定吉日,通知男方准备婚礼。届时女家预备牛羊布花毡若干物件,男家兄弟骑马 、担酒、背猪至女家将一对青年夫妇迎回 。在男家住三日之后 ,新娘即返回娘家 ,居住半年或一年,叫做“承孕期 ”,至女子怀孕后 ,始返回夫家 。

交换婚习俗

这种婚俗是或两男子彼此交换其姐妹为妻;或妻妾相应更易;或两家互换女儿为媳。换婚时,双方须宴请宾客,并举行跳神及跳舞等活动 ,女家还需备牛羊若干,随女归男家,名曰“陪嫁”。婚日男女须披花衣 ,车马一至,即互抱而跳,名曰:“成礼” 。此时若一方举止稍不亲热 ,另一发现即认为无意,当即撤销婚仪,严重的还会就此酿成冤家战祸。

转房习俗

这是过去彝族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婚姻惯制 ,但各地彝区实行情况又不尽相同。凉山彝族谓之为“喜玛石 ” ,凡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无子女或子女未成年者,在丈夫死亡或兄弟或远亲 。再嫁对象,由亲及疏 ,乃至本家支近亲属;一般先考虑平辈,在特殊情况下亦可转予长辈或晚辈,但上下以不超过三代为限。转房是家支内部的事 ,一般由亡夫的父亲或兄弟与家支头人共同商议确定人选,多不征求妇女本人同意。最后以头人的名义作出决定 。如男方找不到适当人选为寡妇转房或不愿意承担孤儿寡母的抚养责任致使寡妇不能在本家支内再嫁的,男方家应允许寡妇回娘家另行改嫁 ,不得索回聘金;若寡妇本人坚决不愿意在其原夫家支内转房而回娘家者,女家须退回原夫家所给的全部身价,若此妇女再嫁 ,则后夫通过岳家退还前夫家的身价钱。转房时采取从妇居或从夫居。

入赘习俗

这种婚俗在广西那坡彝族中比较流行 。在这一地区的招男为婿的家庭中,岳父与女婿的关系似如父子关系一样密切;云南昆明官渡区子君村的彝族撒马都人,西山区龙洞彝族以及西山车家壁的彝族都有人有招婿入赘的习俗。撒马都人规定:如无子或虽有子但缺乏劳动力都可以招婿入赘。入赘仪式同于一般娶妻 ,新娘要躲至亲友家 ,然后由赘婿到该家迎娶接回,举行婚礼,入赘女婿要由女方家族中的老人送一个名字 ,一般是在自己姓前加上女方的姓 。西山龙洞彝族招上门女婿却是由姑娘到男家接,上门女婿要改女方姓方能继承家业 。而车家壁彝族的招婿仪式却很复杂,先女娶男 ,然后再由男娶女。

逃婚习俗

云贵许多彝区在过去都存有逃婚的形式。青年男女情投意合,私订终身,若遭家庭或家支的阻挠 ,或因某一方由父母包办订有婚约,他们便会为着终身幸福而暗地约定时间地点,共同出逃 。待有儿女 ,再设法请人向双方的父母告罪请求如得到允许,便可回到故乡,否则只好永远流浪他乡。逃婚相当危险 ,如被女方父母捉到 ,唯有死路一条。所以往往有逃婚不成的青年殉情.

经济概况

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352万元(90价,下同) ,比1992年的14271万元增长29.2%,年均递增5.26%,其中第三产业达到4826万元 ,增长98.76%,年均递增14.73%;工农业总产值20988万元,年均递增4.22%;财政收入达到1218万元 ,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年均递增26.43%,年末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3823万元 ,增长239%,年均递增27.7%;贷款余额达到11073万元,增长14.3% ,年均递增8.7% 。

1997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987吨 ,比1992年增长18.26%,年均增长3.41%;四畜存栏数基本稳定在54万头(只)左右;畜牧业产值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2%;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占45%;羊毛总产量420吨,增长20.6%。

以“百乡千村”工程为重点突破口 ,使整个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县15万贫困人口已下降到7.4万人,累计形象扶贫11230户。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达到63488万元 ,年均递增8.0%;工农业总产值(90价)达到34004万元,年均递增4.74%,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9467万元 ,年均递增4.7%,工业总产值达到4537万元,年均递增5.0%;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648万元 ,年均递增14.0%;财政收入达到1948万元,年均递增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0元,年均递增7.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28万元 ,年均递增9.0%;粮食总产量达到93534吨 ,年均递增0.6%;年末四畜存栏达到83.15万头(只),年均递增2.7%;年末四畜出栏达到48万头(只),年均递增7.0%;肉类总产量达到21784吨 ,年均递增7.0% 。

行政区划

昭觉位于凉山州中部偏东,北端普雄火车站,南临布拖县 ,东接美姑县,西连州府西昌。

Zhaojue Xian

513431

616150

县人民政府驻新城镇

2004年,昭觉县辖1个镇(新城)、46个乡(谷曲 、波洛、龙恩、达洛 、四开、地莫、博洛 、解放、普诗、竹核 、庆恒 、补约、库依、比尔 、则普、金曲、日哈 、且莫、哈甘、塘且 、城北、树坪、美甘 、柳且、大坝、库莫  、三岗 、尼地、碗厂、革吾 、色底、永洛、龙沟 、三岔河、支尔莫、特布洛 、拉一木、央摩租、宜牧地 、马增依乌、甘多洛古、特口甲谷 、洒拉地坡 、齿可波西、阿并洛古、久特洛古)。

2021年1月 ,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昭觉县位列第3名 。

2020年12月,昭觉县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87名。

2018年9月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昭觉县在列。

关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寻云]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11-34737.html

(19)
寻云的头像寻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寻云的头像
    寻云 2025年11月20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寻云”

  • 寻云
    寻云 2025年11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寻云
    用户112001 2025年11月20日

    文章不错《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崇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