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

网上有关“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1、生存环境不同

牦牛是高寒地区 ,能适应高寒气候,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除人类外)哺乳动物,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上地区。黄牛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

2 、作用不同

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耗牛 ,它既可用于农耕 ,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 、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 ,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 。黄牛在农区主要作役用,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 ,草食性反刍家畜。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主要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 、雪山沼泽 ,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 。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 ,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牦牛还有识途的本领 ,善走险路和沼泽地 ,并能避开陷阱择路而行,可作旅游者的前导。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其在中国的饲养头数在大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 。在农区主要作役用 ,半农半牧区役乳兼用,牧区则乳肉兼用。其体形和性能上因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3大类型,北方黄牛 、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黄牛被毛以**为最多 ,品种可能因此而得名、但也有红棕色和黑色等 。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体质粗壮 ,结构紧凑,肌肉发达,四肢强健 ,蹄质坚实。中国的黄牛大约有25种,排在前五名的有:南阳牛、秦川牛 、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合称为中国五大良种黄牛 。

区别:环境不同:牦牛是高寒地区 ,黄牛饲养地区几乎遍布全国 。作用不同: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耗牛 ,还有识途的本领。黄牛主要作役用。

牦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m,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分压14505.43~11679.01Pa ,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 。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 ,肺指数为0.96~1.40。 寒冷季节,牦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 、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 ,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 。在牧草缺乏季节 ,利用其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 、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极耐艰苦 ,并具有宜于爬山的四肢和似马蹄铁样硬质蹄壳 ,随处都可攀登自如。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 ,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 ,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 ,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 ,呼吸 、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 ,善走陡坡、沼泽 、雪山 、激流;性情温顺 ,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 、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关于“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孤蓝]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10-30635.html

(53)
孤蓝的头像孤蓝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孤蓝的头像
    孤蓝 2025年10月25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孤蓝”

  • 孤蓝
    孤蓝 2025年10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 孤蓝
    用户102508 2025年10月25日

    文章不错《生活在平原的人为什么分不清黄牛和牦牛的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