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

网上有关“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史前生物

寒武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寒武 ”原是英国南威尔士的一座山脉名因地质学家研究了该处的地质而得名 。约开始于6亿年前,结束于5亿年前。寒武纪的生物群中 ,以绿藻 、红藻等海生藻类植物最为繁盛,无陆生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如三叶虫 、低等腕足类和单板类、腹足类等多种软体动物繁盛 。

奥陶史前生物

寒武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 ”原是英国南威尔士的一座山脉名因地质学家研究了该处的地质而得名。约开始于6亿年前 ,结束于5亿年前 。寒武纪的生物群中,以绿藻、红藻等海生藻类植物最为繁盛,无陆生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如三叶虫 、低等腕足类和单板类、腹足类等多种软体动物繁盛。

奥陶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二个纪 。“奥陶”原是英威尔士的一古代民族名,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约开始于5亿年前。结束于4.4亿年前 。当时气候温暖。全世界几乎都被浅海海水淹没。生物种类极多,已发现并能保存为化石的有海生藻类和多种海生动物 。其中有三叶虫、笔石 、腕足类动物中的海豆芽 ,软体动物中的鹦鹉螺类、腹足类、瓣鳃类等 。棘皮动物海林擒(现已绝灭,云南 、贵州、陕西等地有化石)。此外,还有海生节肢动物中的大型板足鲎和低等鱼类等。

志留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三个纪 。“志留”原是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古代民族名 ,被地质学家用作地质年代名。开始于4.4亿年前 ,结束于4.05亿年前。志留纪浅海海水中仍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为主,保存的化石主要有笔石、珊瑚 、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 、海百合 、三叶虫、鲎、海胆等 。脊椎动物鱼类繁盛。志留纪晚期,由于地壳运动剧烈 ,海水退缩,陆地扩大,低等陆生植物开始繁生。

泥盆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四个纪 。泥盆(Devonshire)为英国得文郡名 ,因地质学家研究了该地的地层而得名。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泥盆纪的无脊椎动物,除珊瑚 、腕足类和原始菊石外 ,昆虫开始出现,其他各门动物也有发展 。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甲胄鱼、总鳍鱼)大量出现。泥盆纪晚期,出现了原始两栖动物坚头类 ,原始陆生植物蔗类和棵子植物出现。

石炭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五个纪 。因研究英格兰地质时,发现一套富含煤炭的地层而得名 。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代,约开始于3.5亿年前 ,结束于2.85亿年前 ,石炭纪时不仅海生的一类体小、结构简单 、具有钙质壳体的原生动物纺锤虫类繁盛,而且珊瑚、腕足类、昆虫类也很多。两栖类发展,原始爬行类出现。木本陆生植物石松 、芦木、种子蕨、真蕨 、棵子植物科达树繁荣 。

二叠纪

地质年代古生代的第六个纪。“二叠 ”为德文Dyas的意译。地质学家研究德国地层时 ,发现石炭纪地层之上有两组明显地层,但大部分不含化石,而在苏联乌拉尔山脉西坡的彼尔姆地区同期的沉积中则含化石较多 ,可作标准地层 。约开始于2.85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本纪无脊椎动物以皱纹珊瑚、类、腕足类 、菊石为主,脊椎动物以两栖类繁盛。植物方面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继续繁盛 。

史前生物——中生代概况

地质年代的第四个代 ,约开始于2.3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按先后次序可分三叠纪 、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纪。中生代的生物演化最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 ,不仅陆上出现大型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动 ,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 ,而鸟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 。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中的菊石类最为繁盛,因此 ,中生代又被称为菊石时代。此外,箭石、腹足类和瓣鳃类等其他软体动物也颇发展,逐渐显示现代种类的初步面貌。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铁 、银杏为最繁盛 ,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后期已有被子植物出现,至白垩纪后期更为显著 。中生代后期的地壳运动 ,对生物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种类(特别是恐龙)趋于绝灭 。

三叠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德国地质学家研究了阿尔卑斯山的地层,发现这一日寸期的沉积物 ,明显地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本纪早 、中、晚三个世的时代,故称为三叠纪。约开始于2.3亿年前 ,结束于1.95亿年前 。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瓣鳃类为主 ,脊椎动物中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纪末期的地层中,曾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化石。裸子植物松柏 、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

侏罗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二个纪。“侏罗”一词来自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Jura Mt.)。开始于1.95亿年前,结束于1.37亿年前 。本纪陆上的真蕨、苏铁和棵子植物针叶树繁盛 ,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盛,故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鸟类发生,海中无脊椎动物和爬行动物鱼龙和蛇颈龙等也极为繁盛。

白垩纪:

地质年代中生代的第三个纪 ,也是中生代最后一纪 。白垩一词来自欧洲西海岸白垩沉积层。开始于1.37亿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物繁盛 。本纪末 ,恐龙等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束 。白垩纪晚期,被子植物大为增多 ,鸟类和高等哺乳类陆续出现。

寒武纪 、侏罗纪等是怎样划分的,有什么依据

1、寒武纪

寒武纪(Cambrian)是显生宙的开始,距今约5.42亿年前—4.85亿年。前一个纪是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纪 ,后一个纪是奥陶纪 。

在传统理论上它可区分为三个时期:早寒武纪(5.41-5.13亿年前)、中寒武纪(5.13-5.00亿年前) 、以及晚寒武纪(5.00-4.90亿年前)。2005年之后 ,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下寒武统拆分,使得寒武系(即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由原来的三分变为四分,起始年代也有进一步修正。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 ,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们在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

这种几乎是“同时”地 、“突然 ”地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这一事实 ,并大感迷惑 。他认为这一事实会被用做反对其进化论的有力证据。但他同时解释到,寒武纪的动物一定是来自前寒武纪动物的祖先,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产生的;寒武纪动物化石出现的“突然性 ”和前寒武纪动物化石的缺乏 ,是由于地质记录的不完全或是由于老地层淹没在海洋中的缘故。?

2 、志留纪

志留纪(SilurianPeriod)(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古生代第三个纪 。约开始于4.4亿年前 ,结束于4.1亿年前。日本学者音译(日语志留读作siru ,音近Silu),中文借用。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 。志留纪可分早、中、晚三个世 。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著。

一般说来 ,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 ,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 ,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 ,大陆面积显著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 。

志留纪的无脊椎动物 ,与奥陶纪生物关系密切 ,许多种类在经历奥陶纪末灭绝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复苏阶段。笔石是海洋漂浮生态域中引人注目的生物,笔石以单笔石类为主 ,如单笔石 、弓笔石、锯笔石、耙笔石等。笔石分布广,演化快,在地层对比中有独特的价值 。

在浅海底栖生物中 ,腕足动物的数量最多。壳长可超过80厘米,发育匙形台 、五房贝族是最具特征的一类,始于晚奥陶世 ,到志留纪鼎盛。无洞贝族、无窗贝族、石燕族,自奥陶纪之后,稳定发展 ,后来成为腕足动物的主要族群 。在奥陶纪大量繁殖的正形贝 、扭月贝,到志留纪明显衰落。

3、泥盆纪

泥盆纪(DevonianPeriod),符号是D ,是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 ,泥盆纪属于显生宙古生代,开始于同位素年龄416±2.8Ma,结束于359.2±2.5Ma。泥盆纪晚期 ,两栖动物出现 。

从泥盆纪开始,地球又开始发生了海西运动。因此,泥盆纪时许多地区升起 ,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与早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泥盆纪里蕨类植物繁盛,昆虫和两栖类兴起 。在泥盆纪与石炭纪中间隔着一次大规模物种大灭绝——超级地幔柱 。

在此次物种大灭绝中 ,75%的物种灭绝。是灭绝物种第二多的物种大灭绝,仅次于第一多的二叠纪物种大灭绝——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主要灭绝动物有:盾皮鱼类、艾登堡母鱼 。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鱼形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多 ,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泥盆纪是地球生物界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由海洋向陆地大规模进军是这一时期最突出 、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 。首先,脊椎动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 ,各种鱼类空前繁盛 ,有颌类 、甲胄鱼数量和种类增多,现代鱼类——硬骨鱼开始发展。因此,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在泥盆纪晚期 ,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登上陆地,标志着脊椎动物开始了脱离水体并最终征服陆地的演化历程 。

4、三叠纪

三叠纪(英语:Triassic),是公元前2.5亿至2亿年的一个地质时代 ,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

三叠纪时大多数地球上的大陆形成一块巨大的大陆:盘古大陆 。三叠纪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以及其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今天 ,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三叠纪时的气候炎热干燥,这形成了现在可以看到的当时留下来的典型的红色沙石 。当时季节分明,有强烈的雨季 。在两极比较潮湿温和。

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沙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 ,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当今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 。因为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 ,只有在西欧比较丰富。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来分的。

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 ,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 。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乌龟——原颚龟也出现在三叠纪晚期。第一批鱼龙出现了 。

5、白垩纪

白垩纪(英语:CretaceousPeriod)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1.45亿年前 ,结束于6600万年前,历经7900万年。是显生宙的最长一个阶段。

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 。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BC1亿450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 ,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

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 。陆地生存着恐龙,海洋生存着海生爬行动物 、菊石、以及厚壳蛤 。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 ,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

白垩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白垩系 ”,缩写记为K ,是德文的白垩纪缩写 。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6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4℃。

白垩纪是在1822年由比利时地质学家Jeand'Omaliusd'Halloy研究巴黎盆地时所提出。其名称在拉丁文意为“黏土” ,意指上白垩纪地层里常见的白垩 ,由海生非脊椎动物身上甲壳的碳酸钙沉积而成,尤其是球石粒 。这些白垩黏土层可在欧洲大陆与不列颠群岛发现。

这时期,大陆被海洋分开 ,地球变得温暖 、干旱。最大的恐龙出现时期,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 ,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 。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被子植物也出现于此时期。

百度百科-寒武纪

百度百科-志留纪

百度百科-泥盆纪

百度百科-三叠纪

百度百科-白垩纪

大家知道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我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 。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 ,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 ,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从6亿或5.7亿年以后到现在就被称做是显生宙 。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 。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 、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 ,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 ,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目前在5.7亿到6亿年前 。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 ,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 ,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现在为新生代 。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让我们从最古老的一个纪开始吧 。最古老的纪叫震旦纪 ,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 ,止于5.7亿年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 ,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 ,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 ,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 ,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 。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 ,中文翻译为“泥盆” 。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 ,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 ,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 ,这也是我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 。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 ,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 。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 ,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现在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 ,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 ,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 ,中生代为第二纪 ,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 ,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 ” ,一般是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代依次分为古新世、始新世 、渐新世 、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 、全新世等 。

关于“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恭金利]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10-30230.html

(53)
恭金利的头像恭金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恭金利的头像
    恭金利 2025年10月21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恭金利”

  • 恭金利
    恭金利 2025年10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恭金利
    用户102109 2025年10月21日

    文章不错《在恐龙时代总共有分几个时期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