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因为时代在不停地发展 。当时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的校徽 ,太具有时代特点,在当时用来表达特殊的含义。
但是用在现在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才会将上面一些部分去掉,即使在有文化底蕴 ,对于学校来说,也敌不过当时张学良所写的四个字。
设计理念
北京大学校徽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 。凝聚了鲁迅对北京大学的希望 ,对青年人的生命自由发展的希望。
北大两个字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京大学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 ,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北京大学校徽以古色古香的篆书字体构成校徽图案,透出一种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展现出中国第一学府的深厚底蕴 ,以及对传统中华文明的敬仰 。校徽用哭脸时刻提醒着所有北京大学学子,作为一个生长在苦难深重的国家中的知识分子,永远不要失去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
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五四前夜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对人的价值、尊严 、个性与创造精神进行肯定与张扬的表现。以大气、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京大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
北大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
北京大学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 ,下部的“大 ”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 。徽章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笔锋圆润,笔画安排均匀合理 ,排列整齐统一,线条流畅规整,整个造型结构紧凑 、明快有力、蕴含丰富、简洁大气。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1917年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出面请鲁迅设计北京大学校徽。20世纪80年代,在鲁迅设计的标志的基础上,出现了蓝、红 、黄等不同颜色 ,以及差别细微的不同版式 。北京大学校徽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气、简洁的形式诠释着北京大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设计理念:
对北大校徽意义的解释,大概有三说:一是“三人成众” ,二是“民族脊梁”,三是“师生关系 ”。
①“三人成众”说:校徽上“北大”二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 ”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形 ,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有如一个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意象 。
②“民族脊梁 ”说:鲁迅用“北大”两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 ,希望北大学生成为国家民族复兴的脊梁。
③“师生关系”说:校徽由篆文‘北大’二字组成三个人形,‘大’字可作为老师的象征,弯着两腿 ,吃力然而坚定地支撑着肩膀上的两个学生。
关于“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来源:https://www.xjgoibb.cn/yz/14.html 来源:https://www.xjgoibb.cn/yz/16.html 来源:https://www.sdtzcl.com/tz/269.html 来源:https://www.xjgoibb.cn/yz/13.html
本文来自作者[师子源]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10-2541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师子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北...
文章不错《北大校徽弃用原因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