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实验研究法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验研究法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实验研究法是什么
实验研究法是什么,人们在做研究的时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阔,实验研究法就是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什么1实验法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 ,它有一套严格的操作程序。下面介绍一下实验法的操作要领。
1 、实验的准备
开展一项教育实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实验前的准备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提出理论假设
所谓理论假设,就是陈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主要是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它是研究者在实验之前所作的一种尚待验证的假定的理论上的猜想 ,“理论假设 ”因此而得名。“理论假设”也叫“理论假说” 。例如,苏州中学开展主动学习教育模式实验研究,就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学生一旦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其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 ”后面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检验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如果假设成立,就叫做证实;如果假设不成立,就叫做证伪。理论假设 ,既是实验的出发点,又是实验的归宿,它是实验的灵魂 。
理论假设有两种常见的表达形式:一种是顺叙式 ,即前因后果式。先陈述自变量,后陈述因变量,如前例。另一种是倒叙式 ,即前果后因式 。先陈述因变量,后陈述自变量。例如,杭州市拱墅区实验小学“整体、合作、优化实验”的假设是:“为使小学生乐学 、善学,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必须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和人际关系的人道化,搞好师生合作,选择课程结构改革为突破口。”
理论假设必须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如果缺少自变量 ,或者缺少因变量,均不能构成假说。在中小学教改实验中,有的在实验方案里没有提出假设 ,严格地说,这不能叫教育实验;有的虽然提出了假设,但十分模糊 ,内容太空,没有可操作性,这不能算合格的假设。
设计实验变量与控制方法
在设计教育实验研究方案时 ,必须说明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介绍自变量的操作方法 、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
在一项实验中,自变量必须是具体的、可以操纵的,因变量应当是可以观测的。
在一项实验中 ,必须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如果没有控制,就无法分清因变量(实验结果)究竟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还是由无关变量的混入造成的 ,内在效度低,这样就无法验证实验的理论假设 。可以说,控制是实验研究最本质的特征 ,没有控制就没有实验。
在教育实验中,除了需要对实验对象(年龄、性别、性格 、意志、智能发展水平、学业成绩状况等)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对实验教师(学识水平 、教学能力、敬业精神等)进行控制 ,对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进行控制。控制的方法主要有:消除法(即让干扰实验的那些无关变量从实验情景中消失)、恒定法(即让无关变量效应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 、平衡法(就是让实验组中无关变量的影响的总和与控制组相等)。
当然,教育实验主要采用的是自然实验法,它是在现实的自然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进行的' ,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要想完全控制无关变量是做不到的 。
确定实验对象与编组方法
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必须确定实验对象。由于实验对象(被试)的年龄、性别、性格 、意志、智能发展水平、学业成绩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的好坏,因此实验组与控制组要匹配 ,这样才能把最后的差异归结为实验的结果。
除了确定实验对象外,还要对实验对象进行合理的编组 。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随机抽样法,即在实验前 ,按照学生的年龄 、性别、智能、成绩等情况在总体范围内作个大致相等的编组,教师随意抽取一个组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作为控制组。二是测验编组法 ,即将被试进行一次前测,然后根据测验成绩配对编组,这样能保证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成绩上起点相同。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前测
实验前 ,要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试 。前测的内容是因变量,因变量应当是可测的。比如,林崇德曾进行过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实验前 ,在北京某小学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其中一个班确定为实验组,一个班确定为控制组,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了智力测验和数学运算能力测验 。
2、实验的实施
在实验的实施阶段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因子,即自变量。比如,林崇德主持的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班施加的实验因子有:在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方面,在狠抓计算正确率的基础上训练计算的速度,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速算要领和方法;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方面 ,抓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引导学生发散式思考,进行“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的训练 ,等等。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对实验组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 。比如,林崇德主持的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就要求实验组教师:不准增加练习量,课后不留一道作业题,也不用给学生补课来提高实验班的成绩(个别智力残缺者除外)。
不对控制组施加实验因子,但要对控制组实施控制。林崇德主持的小学生运算思维品质培养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者有时也深入到控制组课堂,作一般性观察,以便发现对照班的控制情况 ,但原则上不提意见。
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验,以便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 ,评价实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前测和后测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是一致的,这样才便于评价实验效果。
实验研究法是什么2实验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 ,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是各类研究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实验
首先了解实验研究法的类型,第一点要按照实验研究的目的,可以分为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第二点要根据对实验的控制程度,可以分为前实验 ,准时性和真实性。第三点是根据实验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第四点是根据分配方法,可以分为等组实验 ,单组实验和轮组实验。第五点是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研究
然后我们还要了解实验研究法的步骤,第一点是要提出实验的假说 ,第二点是设置变量,第三点是选择适当的实验组织形式,第四点是对实验组实施干预,同时严密控制无关变量 ,第五点是实验进行一个轮次或一个阶段,对因变量进行后效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第六点是检验课题假说能否成立 。
真实验设计 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来进行实验研究是检验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类实验设计时 ,实验者可以有效地操纵实验变量,能有效的控制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能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 ,从而更能客观的反映实验处理的作用。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也称简单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 。 1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O1 X O2 R O3 O4 (2)设计的评价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优点:①采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 ②安排实验组和控制组。 缺点:使用前测的反作用 。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对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有两类方法可以使用。 A、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 B、协方差分析法 2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 O1 R O2 (2)设计的评价①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 ②采用随机化原则 ③无前测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参数:t-检验 非参数: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1 O1 R X2 O2 R X3 O3 (2)实验结果的检验 ①单因素方差分析 ②纽曼-丘尔斯(N-K)检验或其他成对比较方法。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 ,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 1、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类型 因素:对应大写字母 A B 因素水平:对应小写字母 a b (*):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 A*B a1a2 b1b2b3 2*3 A*B*C 2*3*4 2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是指研究者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若干组(分组的个数等于实验处理的个数),同时用随机的方法分配每一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模式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R a3b1 O5 R a3b2 O6 3、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主效应:指由每个单独因素(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 交互效应:指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1)2x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2)2x2完全随机化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解释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 随机化区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区组内被试差异尽量缩小 ,而对区组之间的差异依据设计要求而定。 首先把被试按某些特质分到不同的区组内,使区组内的被试比区组间的被试更接近同质,将被试分好区组后 ,再将各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到各不同的实验处理或实验组、控制组内,因此称作随机化区组设计 。 原则: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尽量“同质” 人数分配有三种情况:①一名被试作为一个区组。 ②每个区组内的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目的整数倍。 ③区组的单位是一个团体 。 总之,每一个区组应该接受全部实验处理 ,每一种实验处理在不同的区组中重复的次数应该完全相同。 优点:考虑到个别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把实验单元(被试)划分为几个区组,并在统计计算上将这种影响从组内误差中分离出来 ,从而进一步反应出实验处理的作用。 1 、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2、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关于“实验研究法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掬月亭]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09-2476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掬月亭”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实验研究法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验研究法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实验研究法是什么...
文章不错《实验研究法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