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公元263年 ,司马昭派十八万兵马分三路伐蜀,主力军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的十余万兵马走大道,从斜谷出发 ,经子午谷,取汉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多兵马从祁山进攻武都 、阴平;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多兵马从狄道进攻沓中。
司马昭
三路大军势如破竹,钟会很快就攻占了汉中,邓艾也占领了沓中 ,诸葛绪则前往钟会处与之会合。之所以这么快进入汉中,是由于当时蜀国国君刘禅不听姜维建议积极布防,而且姜维采用“敛兵聚谷、坚壁清野”的战略 ,就是把汉中的兵力收缩,采用诱敌深入,关门打狗集中优势兵力攻打魏军 。
这使得汉中等地轻而易举的落入魏军之手 ,当时蜀国大将姜维的兵马都驻扎在剑阁,剑阁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钟会等虽然攻占了汉中 ,当时剑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著称,姜维固守此地 ,钟会等也是无计可施。就在此时,邓艾向钟会建议绕过剑阁,偷渡阴平,直取涪城 ,这样剑阁守军必定回救涪城,大军可以直接攻取剑阁,如果剑阁不来救兵 ,那么涪城守军空虚,可以直接攻占,之后沿着大道进攻绵竹 ,直攻成都。
钟会立即采纳此建议,命邓艾偷渡阴平 。然而阴平此地并不是好度过的。阴平此道方圆七百余里都没有人烟,而且山高谷深 ,异常险峻,粮食都无法运行,而且此偷渡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是如果被蜀军发现 ,那么因为道路狭窄无法躲藏,就会面临全军覆灭,况且此道险峻非常,多年来无人行走 ,能不能走出去还不一定;二是由于是偷袭,那么自己带的兵士必定少,多说也就几千精锐 ,那么到达涪城后,面临涪城守军、后面的绵竹 、成都蜀国中央军,能否打得过?如果蜀军固守 ,那么邓艾面对前有高城坚守,后有剑阁蜀军回援,而且兵少粮绝就不一定支撑住。
这在邓艾看来确实是很大的难题 ,但是,邓艾还是坚定信心,要赌一把 ,他率领将士凿山通道,搭建浮桥,绝壁攀崖,面对险峻之处 ,身先士卒,尤其到达最险要的摩天岭,已无路可走 ,邓艾裹毡滚到山下,将士纷纷效仿 。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终于到达涪城城下。但是邓艾手下将士已经筋疲力尽。
然而上天是眷顾邓艾的 ,蜀国官军已经腐朽不堪,涪城守将马邈见邓艾魏军从天而降,大吃一惊 ,自知不是邓艾对手,竟然不发一兵一卒也不抵抗,直接开城投降了 。邓艾军进入涪城 ,军队得到充分的休整,当时剑阁姜维被钟会牵制,无法回援,邓艾顺势直接攻占绵竹 ,这时,大军直逼成都,蜀后主自知不是邓艾对手 ,又听信谯周等人建议,开城投降邓艾,蜀国灭亡。
邓艾采用的“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的策略,攻占了蜀国,蜀国君臣由于自身腐败 ,不积极备战导致失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写作风格,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清谈点点滴滴” ,每天为您送上一篇不一样的历史 。
邓艾偷渡阴平到底带了多少兵?
三国后期,邓艾偷渡阴平避开姜维主力,使蜀国瞬间灭亡。其胆略之勇猛可谓是千古绝唱,使邓艾直接被后世评为古今名将之列。
公元263年 ,魏军三路出兵攻蜀,第一路由钟会率领,兵力10万 ,分三路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而出欲先取汉中,再攻成都 。第二路为邓艾率领,兵力3万 ,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而出,第三路由诸葛绪率领,兵力3万 ,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面对三路大军的进攻,蜀国大将军姜维紧守剑阁,阻挡钟会等人。
有人曾向姜维进言:“剑阁虽然可以把守 ,但成都无人,如果有人偷袭后方,大势去矣!”但姜维却不以为意,认为成都崇山峻岭 ,地势险要,不必在意 。
事实是这样的吗,从剑阁到汉中的阴平地势到底有多险要?它又是现在的哪里?
话说姜维用计骗过诸葛绪后 ,来到剑阁把守。诸葛绪率军攻打剑阁,姜维率军出战。诸葛绪哪里是姜维的对手,被杀得大败而回。钟会大怒 ,认为诸葛绪不听号令,致使大败,理应斩首 。但众人告免 ,认为诸葛绪是邓艾的部下,不应该随意斩杀。钟会便将诸葛绪发配到洛阳,听候晋公司马昭处置。
邓艾知道此事后 ,十分愤怒,认为钟会刚到此地领兵,就要给自己下马威实在可恨 。于是率领十数骑来到钟会营寨。邓艾强压怒火,与钟会见面施礼后 ,询问进兵之事。钟会问邓艾可有良策,邓艾说道:“我引一军从阴平小路出发,用奇兵直取成都 ,将军趁姜维回救之时,夺取剑阁,可成大功 。 ”
钟会听到后 ,虽然十分吹捧邓艾,谁知邓艾走后,钟会却说邓艾是庸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阴平小路到处是崇山峻岭,基本无法通过,如果再有蜀军埋伏阻击 ,邓艾全军必定死于群山之中。钟会所说是否属实呢?其实一点不虚,阴平小路确实难以通过 。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郡(今甘肃陇南文县的鹄衣坝),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 ,经唐家河 、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乡),全长约265公里。虽然古代的尺寸与现代有所差异 ,但基本上与演义中描述的“行七百余里,皆是无人之地”大体相符。
邓艾从阴平进兵,可以说率领的是敢死队 ,都是不怕死的勇士 。因为一旦失守,基本上就会全军覆没,钟会所说的“阴平小路 ,皆高山峻岭,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路 ,则邓艾之兵皆饿死矣”确实一点都不夸张,邓艾此行可谓绝地偷生。
当年十月,邓艾率军从阴平进军,先让其子邓忠选五千精兵 ,不穿盔甲,只带斧凿器具,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为大军提前铺路。邓艾率领三万大军,带干粮绳索出发。邓艾每过百余里 ,就留下三千军士扎营留守 。邓艾进军二十余日,下寨十余处,等到了最险峻的摩天岭时 ,只还有二千人。不想到了摩天岭后,众人尽皆哭泣,认为此处绝对过不去了 ,后面的路也白走了,真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摩天岭到底如何险峻呢,为何堂堂入川大军竟会一筹莫展,尽皆哭泣 。因为摩天岭是阴山最险峻之处 ,到处是峻壁巅崖,十分险峻,直上直下 ,无法开凿,哪里会有路可走!众人一筹莫展,欲哭无泪 ,何等的无奈。面对如此情景,邓艾先令军士将军器扔下山去,然后用毡子裹住身体 ,纵身一跃跳下山崖。其他军士也效仿邓艾跳下,没有毡布的就用绳子绑住身体,攀爬树木慢慢下山 。克服无法想象的困难之后的魏军成功绕过剑阁到达江油。
正因为阴平小路如此险峻 ,所以蜀军也没有设防,诸葛亮曾经布下的营寨也已经荒废。江油守将以为邓艾是神兵天降,所以不战而降 。邓艾乘机收拢军士,径取成都。邓艾宛若一把尖刀 ,直插蜀国心脏。连克涪县(四川绵阳东)、绵竹 、广汉、直逼成都 。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西川易守难攻,崇山峻岭 ,本应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可惜后主无道,大失人心。邓艾从十月出兵阴平,到十一月后主投降 ,蜀国短短三个月就被魏军灭亡,不得不说邓艾确实胆略过人,其迂回偷袭穿插径取成都之计确实高明 ,此役也让邓艾成为灭蜀第一功臣!
邓艾偷渡阴平带的兵力有两万左右 。
邓艾,他的本名叫邓范,字士载 ,是义阳棘阳人。他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历史上邓艾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此人深谙兵法,并且对国家内政也是颇有建树的 。邓艾自从当兵作为将领之后,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范着蜀汉姜维。在263年 ,他与钟会分别带兵攻打蜀汉,最后是他带着兵马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但是他的后期还是过得很不幸 ,他遭到了钟会的污蔑和陷害,受到司马昭的猜忌最后被收押起来 。最终他还是没有逃出受害,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杀害。在273年的时候 ,他才被平反昭雪。
在魏国灭亡蜀汉的这一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邓艾带兵偷渡阴平这一关节 。我们都听说过我国古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一篇文章全述蜀道的艰难险阻 ,想要跨过去比登天还难,正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就是这么一个危险的地段 ,邓艾却带着两万左右的兵力登上了,还成功的拿下来成都,灭掉蜀汉。据史料记载,蜀地属于易守难攻形的地界 ,蜀国曾派出十八万的兵力兵分三路进攻蜀汉,在这里面钟会率领着主要的兵力十万余人,诸葛绪和邓艾则各自率领着三万多的兵马 。在前方钟会带领的主力军队受到了蜀军的阻拦 ,无法向前行走,这时候邓艾想出了偷渡的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偷渡成功 ,必然会让一部分蜀汉的兵力被调回,这时候前方的主力军队就可以继续前行。
邓艾提出的这个想法受到大家的赞同,但是难题就在蜀道十分艰难难走 ,地形崎岖,他们随时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而对于这次战争,偷渡蜀道上的阴平是最好的选择 ,也是最好的突破口 。对于邓艾他们来说,一方面可以从后方攻打姜维的军队,一但姜维调动前方兵力,他们就会夺下剑阁这一要地;另一方面如果姜维不调动军队 ,那么邓艾就可以率领偷渡过来的军队占领都城。只有占领了都城,蜀国就相当于被打开了一道口子,这时候在攻打蜀汉就非常的容易。就这样 ,邓艾带着两万左右的兵力偷渡阴平,最终偷渡成功,为灭掉蜀汉立下大功 。
关于“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向彤]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08-885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向彤”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公元263...
文章不错《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