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网上有关“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西宫春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通过写西宫深夜的静与花香,描绘出美景缺无人欣赏的凄凉景色,体现了失宠妃子的怨与愁 ,隐含着自己不受重用的伤感。

白话译文

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 ,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 。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王昌龄的两首宫怨绝句

在古典诗歌中,凡以描写皇宫内院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统称宫词。就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津津乐道宫中的游乐情事或秘谈艳闻,一般说来 ,是不可取的;一类寄同情于幽闭在深宫中的妇女 ,道出她们的不幸遭遇和苦闷心情,从而折射出封建制度的一个罪恶的侧面 。这后一类诗,可别称为宫怨诗。唐代有不少擅长写宫怨的诗人 ,而其中以王昌龄最为人所推重。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王昌龄的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 ,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 。 ”这主要指他的宫怨诗而言。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也说他的七绝宫词中“尽多极诣之作”。下面是他的《长信秋词五首》之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 ,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 、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一幕封建制度下的人间悲剧。只因享有无限特权的帝王要满足个人的声色之欲 ,就把数以千计的少女关闭在宫禁之内 ,使她们过着与骨肉分离、与人世隔绝的生活 。不难想见,在她们的一生中,苦海无边 ,度日如年,会有多少不眠之夜?这首诗只是从无数悲惨的生活画面中剪取下来的一个片断而已。

在这样一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 ,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 ,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 。可是 ,作者写诗时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 ,乍看似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 ,而在艺术效果上却更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就前三句诗而言,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 ,它们都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而写;就通首诗而言,前三句与后一句虽有写景 、写人之分,但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 ,都是为了托出怨情 。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诗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 。次句“珠帘不卷夜来霜 ” ,更以珠帘不卷 、夜寒霜浓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绘得更为凄凉。第三句“熏笼玉枕无颜色”,是把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 ,而作者只选中了熏笼、玉枕两件用具 。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 。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 ,又是虚写。实写 ,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暗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 ,炉火 、烛光都已微弱,周围的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 。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 ” ,而是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凄黯心情的反映。而且,熏笼、玉枕的“无颜色” ,还有其象征意义,是作为人的化身来写的。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殿以“卧听南宫清漏长”一句 ,使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 、倾听宫漏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再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 、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 ,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 ,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步步换景 ,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 。这样 ,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 ,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 ,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 。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焦点是漏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 ,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 、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 ”字 ,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才会感到漏声凄清;由于诗中人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的间距特别漫长 。白居易《宫词》“斜倚熏笼坐到明”句 ,是这位诗中人的客观写照;李益《官怨》诗中“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两句,则是这位诗中人的主观感受 。同时 ,王昌龄在这句诗里还有意指出,诗中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 ”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 。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 ,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终篇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这首《秋词》写的是秋怨,而宫人是长年都在愁怨中的 ,在秋季固然有秋怨,到春季也会有春怨。下面就再看一首王昌龄写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这里 ,以一个如王安石《夜直》诗中所说的“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位与《秋词》中的主角命运相同之人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 ,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并窥见到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明时间 ,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 。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这位诗中少女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 ,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句中,不写花的颜色 ,只写花的香气 ,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 ,更何况从下面一句诗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 。

照说 ,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位正在好动 、爱美年龄的少女 ,既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为什么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呢?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 ,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的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 ,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 ,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 ”,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 。这时,她无心出户 ,只想卷起珠帘,遥遥观赏 。而在“欲卷”之际,却“春恨”绵绵 ,看来,即使把帘卷起,也没有观赏的心情。帘外的春色 ,无非使愁人添愁而已。

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室内 ,又会感到时间难熬,愁恨难遣 。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 ”,就是诗中人百无聊赖之馀的举动和情态。此时 ,她拿起乐器 ,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辄止,并没有真个去弹奏 ,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着夜空独自出神。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 ,“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 。可以与这句诗合参的有崔国辅的《古意》“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 ,李白的《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以及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惟向深宫望明月 ,东西四五百回圆”。这些诗句,所写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月下 ,她凝望的是什么 ,又望到了什么呢?诗的末句“朦胧树色隐昭阳 ”,就是她望见的景色 。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 ,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临幸的昭阳宫。这与前面《长信秋词》之一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相同的 。它暗示诗中人凝望的是皇帝所在之处,而这正是她产生怨情 、寄托怨情的地方。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 ,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这在写法上是透过一层、深入一步,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 ,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悲 。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称赞王昌龄的《西宫春怨》是“婉娈中自矜风轨” 。胡应麟在《诗薮·内编》中说:“江宁《长信词》、《西宫曲》……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 ,风骨内含,精芒外隐。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认为:“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 ,俱是神品。 ”当然 ,王昌龄的宫怨诗也有写得一般的,就是他的《长信秋词五首》,也不是首首都好;至于他的全部诗作 ,更不能说“俱是神品” 。但他的《西宫春怨》和《长信秋词五首》之一,在唐人以绝句体裁写的大量宫怨诗中,应当视为上选;称之为“神品”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关于“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香凡]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08-11635.html

(18)
香凡的头像香凡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香凡的头像
    香凡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香凡”

  • 香凡
    香凡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 香凡
    用户081312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