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

网上有关“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制造柳条湖事件

1931年春,关东军制定了“处理满蒙问题方案 ”,原则上规定了“在满洲采取军事行动时关东军必须集中于一地 ” ,而沈阳是东北四省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是东北军主力的驻地 。因此,日本决定选定沈阳为采取“军事行动”的爆发地 ,并认为“应使关东军主力迅速集中于奉天,以便先发制人,将敌之最精锐的奉天附近的军队 ,加以击破”,“即能控制东北四省之中枢 ”。关东军内主张武力侵占东北的激进人物板垣征四郎 、石原莹尔和花谷正等人精心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日本武藏大学教授岛田俊彦在他编著的《满洲事变》一书中对此有详细记述:

六月底(1931年),在策划参谋旅行时 ,石原和板垣对关东军的部分人员说,九月下旬,要在柳条沟(湖)开始战斗行动 ,要求他们协助这一计划 。花谷和今田新太郎大尉(张学良顾问柴山的助理官)首先参与商谈。不久 ,又要求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中佐予以合作。奉天独立守备队第一中队长小野正雄大尉来到驻奉天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长川岛正大尉(虎石台)处,摸川岛的底细,问他:‘关东军如果动手的话你打算跟着于吗?’川岛也是河本大作在第十连队(小仓)时的部下 。川岛和小野一到花谷那里 ,花谷就说:‘不想于的人干脆回中央’,接着对北大营占领计划作了说明。最后在特务机关二楼召开会议,今田也参加了这次会议。经两、三次聚会后”终于炮制了在柳条湖炸毁铁路的计划 。

板垣与石原等人制定的柳条湖事件具体计划 ,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爆破地点选择在距沈阳2.5 公里处的柳条湖,这里比较偏僻,便于行事 ,更重要的是距北大营只有几百米远,便于攻击;二是时间安排在9月28日,那时庄稼已经割倒 ,大地裸露,便于作战;三是以铁路爆炸声为暗号,开始炮轰北大营 ,发起全面攻击 ,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城。

为实施这一计划,他们慎重地物色人选。“因为在超越必要的人物中泄露秘密很危险,所以在人选上是颇费一番苦心的 。爆破工作如果交给一般非军事人员去做 ,无论如何容易暴露,因此只有使用军人才是上策。”板垣和石原将爆破任务交给了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少佐和今田新太郎大尉,让他俩负责组成爆炸铁路的秘密班子。不久 ,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也参与其事 。今田把工兵出身、熟悉爆破技术的河本末守中尉,从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3中队调到柳条湖分遣队,并当面向他下达了密令 。花谷正考虑“既然在爆破后 ,必须立刻集合部队开始行动,那么,无论如何需要向驻奉天部队的骨干分子 ,透露秘密。……然后向志同道合的人,讲明计划,巩固团结。 ”他这里所指的“志同道合”的人即川岛正大尉(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3中队长) 、小野正雄大尉(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1中队长)、川上精一大尉(独立守备队第2大队第2中队长)、儿岛少佐(驻奉天第29联队附) 、名仓少佐(驻奉天第29联队大队长)、三谷少佐(奉天宪兵队)等、使他们知道并支持计划 ,以便届时向北大营和沈阳城进攻 。

9月14日 ,抚顺独立守备队中队长川上精一召开了一个非常时期的紧急碰头会,参加的有抚顺警察署长 、车站站长及在乡军人分会长,川上在会上透露说:“抚顺中队在万一的情况下 ,担负着奇袭奉天机场的任务。”这一情报传到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耳里。翌日,林久治郎便给外相币原喜重郎发一密电:“关东军集结军队,携出物资弹药 ,最近有采取军事行动之势, ”9月初,日本国内就有关东军少壮军官要在东北动武的传闻 ,曾引起内阁乃至天皇的注意 。尽管陆军省、参谋本部和贵族院等在“满蒙问题”上热衷于强硬主张,但内阁的多数成员还是支持币原外交的。接到奉天总领事的电报后,币原在内阁会议上向陆相提出质询。南次郎等考虑到“除安达内相以外的大部分阁员都还缺乏认识的今天 ,还得要忍耐”,“于是乃派参谋本 部第二部长建川美次少将前往东北,并给本庄带去一封信 ,信中说:“希望暂时不行使武力 。 ”建川美次是板垣等人的积极支持者 ,他赞成尽早发动“事变”。因此,他在从东京出发之前,曾示意桥本欣五郎拍密电给关东军板垣等人 ,要其提前行动。……九月十五日,板垣接连收到9月14日晚桥本拍来的三份电报 。夜幕降临后,在奉天特务机关进行了最后磋商(出席的人有石原、板垣 、三谷、今田、川岛 、小野 、花谷、儿岛和名仓梁少佐)。花谷宣读了桥本的来电 ,内称:‘败露,建川去前动手。’结果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就此罢手太遗憾 ,还是采取断然行动(今田);有的主张既然参谋本部反对,动了手也没有用,还是作罢 ,另找时机(花谷) 。双方争执不下 。”到十六日早晨,住在沈阳馆的石原给三谷打电话,三谷急忙赶去 ,石原重又对他说:如果守备队想干就干吧!立即把今田叫来 ,让川岛中队长负责执行任务。板垣只说了一句‘是吗?还是要干吧,’于是终于决定动手。十六日凌晨二时,特务机关的会议结束后 ,花谷说过:‘等看到建川后再决定吧 。’今田当时反对这一意见,坚持说:‘务必要在看到建川以前,锐气未减之际动手。’令田这次被石原叫来 ,听说要动手,高兴得跳了起来,赶忙把川岛叫来 ,要求他在十六日以前动手,越快越好。但因来不及准备,最后决定十八日动手 。 ”

爆破铁路

9月18日 ,板垣在完成了有关柳条湖爆炸计划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又进行了一遍检查后,才去迎接从东京赶来的建川美次。他安排花谷和建川一起在“菊文饭馆 ”饮酒交谈 ,便匆匆地赶回特务机关 ,等待着他谋划的那个时刻的到来。具体执行者今田,已经准备好了42个**方形炸药包,并告诉他中队里的中尉军官河本、野田耕夫和田村正 ,说“今晚动手” 。川岛中队立刻检查装备,摆好了全副武装演习的架势,其他部队亦整装待发。入夜 ,“川岛率领一百零五名部下向文宫屯以南地区出动,在距柳条沟爆炸地点三里的地方进行前哨指挥。其他部队也分散在文官屯前面一带 。具体进行爆炸活动;河本,他属于柳条沟分遣队。河本带领松冈军曹等七八名部下去现场 ,把今田准备的**方形炸药包放在西侧铁轨接口处的两侧,并将它点燃起来。这时正值晚上10时20分左右,即距预定于晚10时40分到达奉天的快车即将通过之前没有多少时间 。”对这天晚上的情形 ,花谷正在1956年发表的回忆录中有更为详尽地描述:

九月十八日夜里,一弯明月落进高粱地里,天色顿时昏暗下来 。疏星点点 ,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 ,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沟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兵营 ,一边选了个距北大营约八百米的地点 。在那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装置在铁轨旁,并亲自点火。时间是十点钟刚过。轰然一声爆炸 ,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向四处飞散 。

不管怎么说,也没炸张作霖时那么大的规模。这一次,不仅没有必要把火车炸翻 ,而且还必须使在满铁线路上驰骋着的列车免受损害。因此事先让工兵作了计算,直线单面铁轨即使炸断一小段,遇上正在高速行驶的火车 ,也只要它暂时地倾斜一下,还能够通过 。根据计算所得的这个安全系数,规定了所需的炸药数量。

制造舆论

在炸毁铁路的同时 ,河本一面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 ,一面向北大营开枪射击,并传令一等兵令野去向川岛报告:“北大营的中国兵炸毁铁路,正在战斗。 ”这时呆在爆破地点以北文宫屯的川岛中队长 ,立即率兵南下,进攻北大营,在现场附近直接监督实施爆破任务的今田 ,此时也挥舞军刀,杀向北大营 。其他各部队也都按计划进入各自地点,担负起警戒 、联络和进攻任务。事件发生后约1小时 ,即9月18 日夜11时18分,关东军参谋、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宫花谷正,以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当时不在沈阳)的名义 ,给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和陆军大臣南次郎发出了第一封电报:

十八日晚时半许,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奉天北面的北大营以西,破坏满铁线 ,袭击我守备兵 ,与我前来之一部守备队发生冲突。据报告,奉天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正向现场出动(奉第205号) 。

接着又发出第二封电报,编造说:

北大营之中国军队炸毁满铁线 ,其兵力有三四个中队,随即逃入兵营 。我虎石台中队,十一时过后正在与北大营之五六百敌军交战 ,并占领其一角。但敌军正在不断增加机枪和野炮。我中队正在进行苦战 。野田中尉身负重伤(奉第208号)。

事变爆发后,关东军除向军部谎报军情外,急忙大造舆论 ,谎称“华兵爆破铁路,引起中日两军大冲突”。9月19日上午9时,便在沈阳城中张贴出早已准备好的石印大布告 ,诡称 。“华军之破坏铁路,攻击守备队”。9月20日,日人主办的《盛京时报》以显赫的大字 标题 ,报导“北大营兵炸毁南满路 ,寻致南满各地成战场 ”。20日,日本外务省和陆军当局协议结果认为:“本事件之真相,虽未判明 ,但日军军事行动,为自卫权之发动,必为国际法上当然容许之处置 。”同日 ,东京各报纷纷就所谓“奉天事件”发表评论,认定“此次事件之发端,由于破坏满铁 ” ,因而“日军此次行动,系属正当”。关东军怕败露破绽,便制造假现场 ,他们在现场放置了三具穿着中国士兵服装的尸体,伪装成被击毙的爆炸铁路“凶犯”。对此,事变当时中国方面已明确指出 ,所谓中国士兵尸体 ,为日军“枪杀十七日雇用之华丐十数人,衣以中国军人服制,复用刺刀刺破军衣 ,拍摄照片 ” 。曾于9月19日,到沈阳调查过事变的记者乔·毕·巴鲁在战后出席远东国际法庭作证时,谈到了柳条湖现场的情况:“我在本庄司令部会见了旧友上肥原。见到在司令部前广场上堆积着铁路被破坏了的部分物品 ,还把拍下来的照片给我们看。越过高粱地来到现场,只见现场已经完全清扫完毕,换上了新路轨和两根新的枕木;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离路轨约五十码到一百码的地方 ,用铁板围起来 。他们的头部冲着爆破地点的方向 。同行中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他见到的是一个没有血迹 ,被放置了相当长时间的尸体。”当时的奉天省日本邮政局长歧部与平在参观了现场后也认为日本的这种作法大愚蠢了,人们一看就明白现场是伪造的,尸体是在人死后扔到现场的。台湾东北问题研究会编辑的《“九·一八”事变》一书中 ,在“九·一八事变之责任者 ”一节中有一段记述:

吉野作造(日本法学博士)系前日本中央公论主笔 ,为日本名士,记者友人,曾于事变后 ,访问于其东京私邸 。即以事变真相,并历陈证据,证明铁路爆破确系日本守备队之行为时 ,被答,此中内幕,确如贵谈 ,然内田满铁总裁,已照实报告政府,同时外务省接各方外交官之报告 ,亦知事变为日军计划的行为也。

历史见证

尽管日本关东军如何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假象,并向世界广造舆论,但历史不容篡改。日本战犯们也不得不交待事实真相 。

曾在1940年任伪满洲国总务长官的武部六藏 ,于1946年8月在伯力写的笔供中供认:

昭和六年爆发了满洲事变。事变爆发的契机 ,是由九月十八日爆炸奉天北大营附近的铁道而揭开序幕。炸毁铁路虽然是基于关东军的计划而实行的,可是关东军却说是中国军队所破坏的 。以此为借口,采取了立刻占领满洲的行动(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是本庄大将(中将) ,参谋长三宅大佐,参谋板垣少佐(大佐),还有其他青年将校)。侵略满洲是日本多年来的大陆政策的一环。结果是日本政府及军部都支持了满洲事变 。

曾经亲手炸死张作霖 ,并积极主张制造“满洲事变 ”,建立一个受“日本控制的‘满洲国’”关东军高级幕僚河本大作,于1953年写的笔供中说:

……热中于军国主义的少壮军官们 ,对于满蒙这一‘国防生命线’的被侵犯,忍无可忍,甚至有人认为如伺机侵略满蒙 ,将其纳入我国的势力范围,以树国家的百年大计。而持有上述思想者,多是日本国内参谋本部第二部(处理情报事务)的少壮军官。其中有重藤千秋(大佐)、桥本欣五郎(中佐) 、根本博(少佐)、和知鹰次(大尉)、长勇(大尉)等人 。在满洲则有以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 、石原莞尔(中佐)为首 ,包括奉天特务机关长花谷正(少佐) ,以及所属独立守备队的大部分青年军官 。而其中最有力者为板垣与石原二人,他们早已志同道合。首先,为了做好准备 ,他们指责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菱刘隆(中将)对满洲问题态度冷淡,鼓动东京中央军部以本庄繁取而代之,然后一心等待时机的到来。由于万宝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的发生 ,导致日本国内舆论沸腾,他们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在此之前,位于奉天北郊邻近北大营的柳条沟道口 ,多次由北大营的奉天军士兵或堆石块,或拔道钉,屡屡制造破坏南满铁路运行的事故。因此便选中了这一地点。于九月十八日夜 ,派虎石台(奉天以北八公里)守备中队破坏柳条沟的桥梁(铁路),就如同奉天军士兵干的一样 。另外,还计划利用中国人的密探炸毁太子河铁桥 ,但被日本军哨兵赶走 ,未能达到目的。结果,只破坏了柳条沟的一座小桥。然而它却成为“九·一八”的直接导火线,使事变发展扩大 。

1946年 ,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参加诉讼的各大国的联合公诉代表达西先生在对日本战犯的起诉发言中说: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七(原文如此)日夜,被告人蓄意在南满铁路奉天以北的路段上制造爆炸事件并把此事归罪于中国人。损坏程度根本不那么严重 ,甚至没妨碍从长春向南开来的快车正点到达。

二战后日本的第一任首相是币原喜重郎 。

币原喜重郎是日本政治家、外交家,第44任首相(内阁总理大臣),历任日本驻荷兰大使、外务次官 、外务大臣、众议院议长等职。

币原喜重郎出身于大阪府门真一番村(今门真市)的富农家庭 ,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毕业后进入日本外务省任职,陆续服务于日本驻英大使馆、驻美大使馆及驻安特卫普领馆,后出使荷兰 。

1924年起任加藤高明 、若槻礼次郎 、浜口雄幸等内阁的外相 ,历经五次内阁变更、故有“币原时代 ”之称 。因其主张同英美协调,“尊重”中国的合理要求,受到军部和大多数枢密院顾问的责难 ,被称其为“软弱外交”。

1945年10月组阁 ,任内按二战同盟国盟军总司令部指令,实行确保人权的五大改革,给妇女以参政权 ,鼓励组织工会,改革教育制度,废除秘密警察 ,实现经济机构的民主化等。

扩展资料

币原喜重郎为侵略辩护

1931年“九一八事变 ”发生后,负责处理外交纠纷的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一时间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人们关注他的表态 ,关注他处理紧急事务的方式、风格,乃至待人接物和家世传承,寄希望于中日冲突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按照当年的报道 ,币原以及外务省虽属于日本内阁里的“鸽派”,但币原的职责就是向全世界掩盖真相:“作为外相,币原尽力在掩盖战争大臣南将军在满洲的‘分离运动’中的责任。

币原喜重郎向中国政府和世界各媒体提供一份声明 ,他说:“日本政府已经禁止所有公民支持分离运动 ,可以确信无任何日本人参与此类运动 。”日本的币原全力进行外交努力,运用各种手段来营造出一种庄严气氛。这样,不管在满洲的军事局势发生什么变化 ,日本都能够充分从中获利。

精明的 、喜欢大笑的、声称内阁和天皇对关东军的行动事先毫不知情的币原,曾经一度使国联中各西方列强的外交家们感到可亲而可信,但是对中国外交家提出的抗议置之不理 。

关于“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乐瑶]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07-6039.html

(21)
乐瑶的头像乐瑶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乐瑶的头像
    乐瑶 2025年07月31日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乐瑶”

  • 乐瑶
    乐瑶 2025年07月3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乐瑶
    用户073102 2025年07月31日

    文章不错《求九一八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