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海虞镇的著名人物”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海虞镇的著名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代人物
曹南金:海虞镇福山人 。初仕为敦武校尉 、海道运粮千户 ,后迁嘉定等地运粮副千户。元至大三年(1310年)授武略将军、海道漕运都万户、府副万户。至元皇庆间,他曾捐钱物修葺常熟县学屋宇 。富甲一邑,人称“曹百万 ”。
曹善诚: 海虞镇鹿庄庵(新肖桥村)人。曾献粮万石 ,朝廷钦令追授浙东道宣慰副使 。元至顺二年(1331年),在常熟城中建文学书院,先后捐田2600亩,以赡书院。闻张士诚将渡江 ,恐祸及家门,便发江船百余艘,击牛酾酒犒师 ,并迎士诚于家,献出金银珠宝 、锦绣罗缎无数,然亦未免纵掠 ,家私什物、粮黍谷类被散分,其宅亦毁。族子曹贞,字无度 ,因元亡而家破,便出游湖海,寄意诗酒。传说所作十洲三岛诗甚工 。
褚不华: 字君实 ,海虞镇福山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任淮东廉访使,守淮安。至正十六年十月,河南刘福通遣部将李武、崔德团团包围 ,孤城无援,城陷被执,次子伴哥(1320~1356) ,亦同日被杀 。墓在虞山拂水岩。同年,里人建庙祭祀。越年,元赐褚公不华卫国公 ,谥忠肃,伴哥晋封为太尉,因名太尉庙 。其庙在海虞镇小花村北隅。
张礼:(1370~1432) 字克文 ,海虞镇北花庄村人。明代处士,早年为官,在职时处理政务坚持原则 ,从不含糊 。后为陪伴母亲而弃官归家。每当邻里发生纠纷,请其论理,均能以理服人,处事公道而无一不服。其教育子女甚严 ,要子女当家立业,切勿堕落 。殁后葬于花庄沙岗南。1995年拓浚望虞河时出土的墓碑上,记有其生平。
黄钺:字叔扬 ,海虞镇北花庄村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2甲33名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 。殁后葬于北花庄村双燕庄。
褚祚 :海虞镇福山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进士3甲19名,官至监察御史 。褚 圻 海虞镇福山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2甲87名 ,官至江西按察副使。
陈必谦 :字益吾,海虞镇福山人,东林党人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3甲49名进士 ,知辉县。因其浚河有功而升任南京御史,又因抗疏论梃击 、红丸二案,削职归田。崇祯初复出为御史 ,后晋都御史,巡抚河南,战功卓著 。复因其执政有门户之见,以其“坐失战机、见敌不杀”为由再被解职归里。以后再度起用 ,任工部侍郎,继升工部尚书。京师陷落时被擒,后其伺机逃回福山 。一说其年迈病逝 ,一说其被清兵杀害。
曹仁伯:(1767~1834) 原名存心,号乐山,字仁伯 ,海虞镇福山东湾街人。幼年师从同里许廷诰先生,矢志攻读。后因不愿科举应试,遂从吴门薛性天习医 。其学成之际 ,邑境血吸虫病流行。曹氏用健脾化湿,分利三焦法治疗晚期患者,得心应手 ,疗效显著。其集多年临床经验,著有《继志堂医案》,经江阴名医柳宝诒加按语评价后,在国内广为传播 。道光四年(1824年) ,琉球国吕凤仪登门拜谒,请求收为弟子,随学三年 ,回国后还将临床所遇疑难病症,写成书翰求教,曹氏逐条解答 ,前后共答103问,涉及内、外、妇 、儿、针炙、及药理诸科,后经汇编成《琉球百问》一书 ,于咸丰九年(1959年)问世。
近代人物
汪昌显:(1864~1935) 字凤书,祖籍安徽歙县,后迁海虞镇王市集镇。他继承父业 ,先在王市开设汪繁茂布庄,后在常熟大东门外开设汪裕茂米行 。经营有方,生意兴隆,累资巨万。他乐于施舍。民国13年(1924年) ,江浙发生战争时,慨然捐款万金赈济 。时江苏省长陈陶遗闻其事,书题“见义勇为”匾额一块赠之。平时也常以“施粥 ” 、“施衣”济贫。民国14年 ,被推为常熟商会董事,后任常务董事 。民国18年,任通益银行董事长。1935年夏中风 ,经医治无效而终。
丁祖荫:(1871~1930) 原名祖德,字芝孙,号初我 ,祖籍海虞镇丁市村。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庠生 。光绪二十二年,与曾朴、张鸿、徐念慈 、殷崇亮等成立中西学社。翌年,创办中西蒙学堂 ,首开县内新学。曾任《好世界》月刊主编,常昭劝学所总董、海虞市自治公所总董,江苏省咨议局议员等职 。辛亥革命后,任常熟县民政长。民国2年(1913年) ,调任吴江县知事,亦以“严治”而著称。他对两县水利、教育 、漕赋、司法等,多有兴革 ,当局颁发给金鹤奖章,保升道尹后,因病辞归 。丁素擅文翰 ,酷爱图书,其藏书名“缃素楼 ”。民国6年,丁领衔总纂重修《常昭合志》 ,未竟而殁。著有《丁芝孙日记》、《一行小集》 、《松陵文牍》,辑《虞山丛刻》、《虞阳说苑》等 。
陈端友:(1892~1959) 名介,字介持 ,海虞镇王市人,著名刻砚家。13岁入王市私塾读书,1953年6月,他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7月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工艺研究员。那方“荷池九龟”砚就是他长期精心制作而成的,曾在1953年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展出 。陈端友一生生活简朴,他把精力都倾注于刻砚上 ,终身未娶,唯有其弟陈端士自幼随他刻砚,成为他的助手。他一生制砚约计50方 ,其主要作品已由上海博物馆收藏。除刻砚外,他所从事的扇骨、印纽的雕刻,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汪云涵:(1895~1977) 字冠宇 ,海虞镇王市东街人 。1919年毕业于北京北洋大学矿冶系。先后在开滦煤矿、山东博山煤矿 、湖北大冶铁矿、奉天大石桥石矿任工程师。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后,受聘上海德商喜望公司工程师 。抗战爆发 ,任唐家庄煤矿高级工程师。抗战胜利后,任山东淄博洪山煤矿矿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河煤矿工程师,1951年出任山东省煤炭管理局计划处处长;1960年调华东煤炭基建处任主任工程师;1973年退休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
就在这时,事先埋伏在宁海桥的张谏、叶大正 、金科、曹南金等部1600人,听到战鼓声赶来会战 ,前后夹击,倭寇受挫,才退回巢中 ,戚家军终于冲过河去。
敌寇营盘离水很近,街道狭窄又不通畅,长兵器施展不开。于是双方短兵相接 ,刀来枪往,倭寇大败,相互践踏 ,有一千多人落水而亡,余寇匆忙往黄石方向败退 。
戚家军英勇追击,一直追至窑兜,胁从分子四散奔逃 ,戚继光放过他们,独自率军紧追一股真倭寇。
倭寇被追急了,逃进一家窑灶厂死守 ,明军爬上屋顶,用草木夹杂火药火烧敌人,倭寇大乱。倭寇们四散而逃 ,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 。倭巢很快被攻下,戚继光指挥军队追杀,追到黄石一带。
戚家军乘势攻入 ,一举歼灭了残寇。这一仗,生擒倭寇26人,杀敌960人 ,还有数千倭寇被烧死、淹死,救出被俘百姓2120人,戚家军的哨官周能等69名壮士英勇就义。
关于“海虞镇的著名人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kino520]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life/202507-172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kino520”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海虞镇的著名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海虞镇的著名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代人物曹南金:海...
文章不错《海虞镇的著名人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