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茄子比较耐热,性喜高温,苗期抗寒力很低 。茄子种子是比较难发芽的种子 ,最好在催芽前用药剂处理一下种子。方法是用50~55℃温汤浸种2小时,然后漂洗取出风干,再放入赤霉素(九二〇)500微升/升溶液中浸泡24小时 ,取出后即可进行催芽,5~7天出芽。用药剂处理可以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播种后气温控制在25~28℃ ,地温20~25℃ 。待70%出苗后,要降低温度和湿度,气温保持在25℃左右 ,夜间15℃,阴天温度可稍低,不要浇水 ,让小苗充分见光,以防幼苗徒长。当心叶开始生长到2叶1心时,床土不能积水,土温不可过低 ,最好不要低于15℃,防止小苗沤根,白天保持充足的光照 ,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7℃。茄子苗花芽分化在2叶1心时开始,所以在2叶1心前要移苗 。移苗后温度适当升高有利缓苗 ,白天28℃左右,夜间20℃左右,缓苗后即降温降湿。茄子因根易木栓化而不耐移植 ,所以一般只移苗一次。
当苗子进入花芽分化期时,温度必须掌握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促进长柱花的形成 。茄子花为两性花 ,长柱花的花柱高出花药,中柱花的花柱和花药齐平,均能正常授粉,为健全花 ,可以结果;而短柱花的花柱低于花药,或退化,花小 ,不能正常授粉,为不健全花,落花率高 ,坐果率低。短柱花越多,产量越低。如果花芽分化期间白天30℃,夜间25℃ ,可以促进花芽分化,这一时期提供低温则花芽分化迟缓,但是长柱花多 ,所以白天温度要相应提高,夜间适当低温管理,白天保持25~30℃,夜间16~18℃ ,地温18~20℃ 。茄子苗的营养条件也影响花芽分化,健壮的苗子碳水化合物及氮素含量越多,花芽发育好 ,短柱花发生率低,所以茄苗的床土一定要肥沃。小苗长至4叶期,花芽分化结束 ,温湿度恢复正常。
茄子需肥量大,除床土要肥沃外,到成苗期为了防止脱肥 ,可随着浇水适当追施速效化肥 。在成苗阶段,土壤水分供应要充足,促进幼苗生长。茄子叶面积大 ,蒸腾量大,根系又易木栓化,若干旱加上土温低,易形成老化苗 ,表现为植株矮小,茎叶细而黄绿,根发锈。
在定植前一周 ,小苗长至8~9片叶时,进行降温降湿锻炼幼苗,白天保持20℃左右 ,夜间10~12℃,加大通风量,夜间去掉草苫。若遇霜冻夜间还应覆盖 ,以防冻害发生 。控制浇水,定植前需进行杀虫剂的喷施,消灭蚜虫和红蜘蛛。
下面对某些品种的品种特性进行简要的说明:
长春密刺:生长势强 ,茎粗,节间短,不易徒长。主蔓结瓜,根瓜着生在4~5节上 。瓜码密 ,纵棱不甚明显,刺瘤小而密,瓜皮深绿色 ,单瓜重250~350克。早熟,抗寒性及抗枯萎病能力强,品质中上 ,适于保护地栽培。
新泰密刺:植株蔓生,长势强壮,主蔓3~4节出现第一雌花 ,瓜条深绿无黄筋,刺小而密;瓜长35厘米左右,单瓜重250克 ,具有早熟 、高产、抗病性强、耐高温、品质好等特点,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0~75000千克 。
北京10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黄瓜冬春温室栽培专用一代杂种。耐低温 、弱光,叶片大,节间较短 ,长势强,苗期生长速度快,苗龄以1个月左右为宜。第一雌花节位为4~5节 ,以后每隔1~2节出现一雌花,单性结实力强,坐瓜率高 ,回头瓜多,为丰产型品种 。产量高,抗霜霉 ,白粉病能力强于密刺类型黄瓜,瓜长25~28厘米,瓜色绿 ,无黄线条,瓜把短,刺瘤明显,较稀 ,白色。瓜质脆,味甘甜,香味浓 ,品质好,每公顷产量112500千克左右。
北京102: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黄瓜冬春温室栽培专用一代杂种 。耐低温、弱光,叶片大 ,节间较短,长势强,苗期生长速度快 ,苗龄以1个月左右为宜。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为3~4节,单性结实力强 ,坐果率高,回头瓜多,产量高,为丰产型品种。抗霜霉、白粉病能力强于密刺类型黄瓜 ,瓜长25~30厘米,瓜色绿,无黄线条 ,瓜把短,刺瘤适中,白色。瓜质脆 ,味甘甜,香味浓,外观及食用品质均好 ,每公顷产量112500千克左右 。
北京20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黄瓜优良一代杂种。适于春大棚栽培,植株生长势较强,苗龄30~35天为宜。叶片较大 ,叶色深绿,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为4~5节,以后每隔2节左右出现一雌花 。单性结实能力强 ,发育速度快,早熟性优于密刺型黄瓜品种,前期产量比密刺型黄瓜品种高30%左右 ,总产量高20%以上。抗霜霉 、白粉和枯萎病能力强。瓜长30~35厘米,瓜色绿,刺瘤明显 ,白刺,瓜把长度适中,质脆 ,味甘甜,香味浓 。外观和食用品质均好:一般栽培密度每公顷6万~6.75万株,每公顷产112500千克左右。
北京202: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黄瓜优良一代杂交种。适于春秋大棚及秋延后大棚 ,春秋露地栽培 。植株生长势强,苗龄30~35天为宜,叶色深绿,叶片较大 ,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为3~4节,以后每隔2~3节出现一雌花。单性结实能力强,春大棚栽培早熟性好 ,秋大棚栽培从播种到收获约需40天左右 。该品种抗霜霉、白粉及枯萎病能力强,产量高,适于肥水较好的条件下种植。瓜长30~35厘米 ,深绿色,刺瘤及瓜把适中,刺白色 ,质脆,味甘甜,香味浓 ,外观和食用品质均好。每公顷种植6万~6.75万株。每公顷产量112500千克左右 。
北京40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黄瓜优良一代杂交种。适于春秋露地栽培。植株生长势中等,节间较短,主蔓结瓜为主,抗霜霉 ,白粉病能力强,早春栽培,主蔓4~5节出现第一雌花 ,以后每隔2~3片叶出现一雌花,夏秋播种后40天左右开始采收商品瓜,商品性好 ,瓜长30~35厘米,深绿色有光泽,棱和刺瘤不明显 ,白刺,外观和品质均好 。一般栽培密度为每公顷6万~6.75万株,每公顷产量112500千克左右。
中农5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雌型一代杂交早熟品种。主蔓3~4节见瓜 ,比长春密刺早3~5天,前期产量高于长春密刺 。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1~3个。生长势旺盛,抗病性较强 ,要求肥水条件高。适于春保护地栽培 。
中农7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耐低温,弱光,早熟。高抗枯萎病、黑星病 ,抗霜霉病等3种以上病害 。丰产,每公顷产量93000~156450千克。品质及商品性佳,瓜色深绿 ,瓜条顺直略长,富有光泽,无棱 、无纹 ,瘤适中,刺密,质脆味甜。
中农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丼研究所育成。为优质、多抗、丰产一代杂种 ,适宜春露地栽培 。商品性及品质好,瓜色深绿,均匀一致,瓜条顺直 ,富有光泽,质脆味甜。高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枯萎病等多种病害。丰产 ,每公顷产75000千克以上 。适应性强,可鲜食也可腌渍加工,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津春3号: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杂种一代 ,耐低温弱光,商品性较优良,瓜条棒状 、绿色 ,抗霜霉、白粉、黑星等多种病害 。丰产性好,每公顷产75000千克左右。适应性强,适合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光温室越冬栽培。
关于“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位静依]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jyan/202509-1829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位静依”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茄子苗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