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
注释
①罔:迷惘 ,没有收获。
②殆:疑惑。
翻译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
解读
学习与思考
孔子在本章中的观点十分明确,学习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能脱离学习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习的最基本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对学习的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那么 ,所学到的内容充其量只是一些文字堆积起来的符号而已。这种得自书本与老师的知识,如果长期不用,就不会加以思考 ,所以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很容易忘记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毕业几年以后,如果与所从事的工作无关 ,在高中和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几乎遗忘殆尽。从事文职工作的人,不要说微积分 ,就连高中阶段学习的函数都记不起来了。其次,所学知识如果不能思考其中道理,必将无法应用于生活 。许多人理论上一大套 ,但缺乏深入思考,以至于在实践中相当笨拙,就是缺乏思考的缘故。所有的纸上谈兵者 ,都是学而不思造就的。学习之后,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精华,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洞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见 ,学习知识虽然很重要,但若缺乏相对应的思考,学到的只是一些死板的知识 ,很难在生活中应用,更勿论创新和发展了。
光学习不思考不行,光思考不学习也不行 。思考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知识,需要以知识位作为思考的材料和对象,并以知识凝结作为思考的结果。倘若没有积累到足够丰富的知识 ,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就好比没有加油的发动机在空转,不仅收不到任何效果 ,还可能带来危险。这种没有一定知识做基础的空想和瞎琢磨,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既流不长远又长不大。不过思考也得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才能有所收获 。若是不经学习 ,只凭空思考,只是徒费精神。
在孔子看来,天下万物皆有其道理 ,只要用心体会,都能有所得。但在体会之前,必须先从这些事物中分辨出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东西 ,并对其加以学习,通过勤奋的实践,然后再从中有所悟道 ,这才叫学 。等学到了这些道理以后,若是经过反复琢磨和研究,彻底了解了其中的精妙之处 ,就是思。学与思这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只是埋头学习,而不去思索,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领会不到其精髓之所在,最终还是会迷惘不已。但是,若是每天都不去用心学习 ,只知道胡思乱想,最终只会落得个身心疲惫,终日惶恐不安 。由此可见 ,学习的时候必须借助于思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弄透彻;在思考之前得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思索出来的东西才有价值。这两样无论是偏废了哪一个 ,都很难获得真正的学问。
在现代社会,为政者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修养 ,走出故有的狭隘经验的盲区,避免成为故弄玄虚的空想家 。为政者只有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才能参悟为政之道,造福于一方的百姓。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
有奖励写回答共67个回答
WYP骆遥
聊聊关注成为第978位粉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 ,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 ,一无所得 。
1 、此内容出版孔子《论语·为政》,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即农历八月廿七~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 ,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扩展资料:
1、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 、礼”之德性与德行 。[30]?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为基础 ,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3、《论语》涉及哲学 、政治、经济 ,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 ,集章为篇,篇 、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 ,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百度百科_论语·为政?百度百科_孔子推荐于 2019-10-04
查看全部67个回答
零售-教辅书籍_正版授权
各类书籍正品爆款1折起!秒杀活动天天有书刊超低价格嗨到爽!新人下载领专属特惠!
lp.pinduoduo.com广告?
65条评论
热心网友231
回答的有点跑题
查看全部65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用现代汉语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劳神无所得 。即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理解性记忆。否则学习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 ,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扩展资料:
孔子提倡读书不要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而一味空想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 ,则终究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 ,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 百度百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2赞·20,873浏览2019-04-25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
只是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茫然无措;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253赞·3,940浏览
翻译:⒈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⒉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 ,凭借这一点,你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死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1赞·819浏览2016-12-0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注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罔,作蒙蔽,欺骗解; 殆 ,书指危险。 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 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笃行五者 ,废其一,非学也。 解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 ,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 ,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 ,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 。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
21赞·4,772浏览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论语?
关于学习的态度: 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 4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 。”(《里仁》)。 5、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6、孔子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的人(《述而》)。 7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关于学习的方法: 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 ”(《学而》) 2、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孔子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曰:“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 ” 关于学习的目的: 1 、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子路》) 2、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路》) 4 、孔子曰:“士志于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扩展资料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 ,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关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怜寒]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jyan/202508-1038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怜寒”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