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东林书院贴着对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苏州的苏家弄这条街里有一座小学校叫东林小学,这里原来是明朝末年东林党人讲学的地方东林书院。对联是东林党的领袖顾宪成写的 ,顾宪成看不惯朝廷里的坏事, 就站出来批评 。这就得罪了权力顶大的“九千岁 ” 、大太监魏忠贤,末了都被罢了官。
他俩回到了家乡,就在东林书院里讲学。东林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影响也越来越广 。他们还跟朝廷里的好些正直大臣特别要好。人们就把这些人叫做东林党。时候不长东林党的活动就被魏忠贤一伙知道了。魏忠贤恨得咬牙切齿,向东林党人开刀了 。
顾宪成在前几年已经死了,其他的一些东林党领袖象杨涟、左光斗、高攀龙这些人 ,全被害死了。东林书院也给拆了。书院里的那副对子,却到处流传 。人们都敬佩东林党人爱国家 、 敢斗争,不怕邪、不怕死的献身精神。
东林书院主要景点:
东林书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进入书院大门后,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石牌坊、东林精舍、丽泽堂 、依庸堂、燕局庙、三公祠 。
东路由北向南依次为东林庵旧址 、还经亭、道南祠、正心亭,西路由北向南依次为心鉴斋 、寻乐处、来复斋、晚翠山房;书院东西两侧都有池塘等景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的对联是什么?东林书院的创办人是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出自明末顾宪成之手。
这是顾宪成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风声 、雨声、读书声要听进心里 ,家事、国事 、天下事都要关心。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十分熟悉了 ,它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题写,以此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 。东林书院创建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上书院讲会的风气十分盛行 ,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曾在各地讲学,声名鹊起。
东林书院的首次大会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形成了书院讲学的高潮 ,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东林书院里的学人讲学活动仍十分频繁,并且逐渐渗透到了邻近的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创办的虞山书院是第一次被东林书院渗透的书院 ,由此形成了相当大的书院网络,包括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
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大都以儒家正统自居 ,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以顾宪成为例,他十分热衷于参与朝堂政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 。学术上 ,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政治上,它以?反阉党?闻名,对于前者 ,其实东林书院针对的是?王学末流?,而非王阳明本人,代表了向程朱理学回归的趋向;
对于后者 ,直接导致了东林书院的被毁,东林书院的发起者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朝堂,引起了魏忠贤的忌恨,天启五年(162年)八月 ,魏忠贤通过?中旨?下令削夺四位主要东林人士的官职诰命,并拆毁包括东林在内的全国书院,首先拆除了东林书院最重要的依庸堂。这一年的十二月 ,魏忠贤又发布《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公开通缉309名?东林党?人士,重挫了东林势力。
天启六年(1626年) ,东林书院遭到全毁,东林人士被迫转移到无锡东南鸿山相间,在祠宇道舍中继续坚持讲学 ,远离了政治生活,当年顾宪成所作的这幅对联也成为东林书院曾经的写照 。
关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凡]投稿,不代表吾尔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ino520.cn/jyan/202507-223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吾尔凌的签约作者“含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对联是哪个书院》内容很有帮助